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智慧少年 > 第2章 智慧少年: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第2章 智慧少年:讀萬卷書行萬裡路(1 / 1)

推荐阅读:

陽光灑滿了公園的每一個角落,微風輕拂,嫩綠的柳枝隨風搖曳,像是大自然舞動的精靈。公園裡的花朵爭奇鬥豔,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散發出陣陣迷人的芬芳。

在公園的草地上,雨萱和茉芯正開心地玩著紙飛機。五顏六色的紙飛機在天空中飛舞,如同一隻隻自由的小鳥。雨萱穿著一身粉色的運動服,紮著兩個俏皮的馬尾辮,每跑一步,辮子就歡快地跳動一下。茉芯則穿著藍色的休閒裝,她那靈動的大眼睛緊緊盯著飛起的紙飛機,眼神裡滿是喜悅。

不遠處的公園角落,煜翔和茁熠正有說有笑地走著。煜翔穿著一件白色的t恤,上麵印著他喜歡的卡通圖案,下身搭配著一條藍色牛仔褲,顯得活力滿滿。茁熠身著黑色運動套裝,一頂棒球帽斜戴在頭上,看起來十分帥氣。他們看到雨萱和茉芯玩紙飛機玩得不亦樂乎,心裡癢癢的。煜翔眼睛一亮,興奮地說:“嘿,茁熠,你看他們玩得多開心,我們也來玩!”說著,他毫不猶豫地從書包裡拿出課本書籍,“嘶啦”一聲撕下幾頁。

茁熠也跟著照做,邊撕邊笑著回應:“好呀,看我的飛機肯定飛得更遠!”兩人專注地折疊著紙飛機,不一會兒,幾架簡易的紙飛機就誕生了。

雨萱眼尖,一下子就看到了他們的舉動,她皺起眉頭,急忙拉著茉芯的手說:“茉芯你快看,他們怎麼將課本書都撕壞了呢?”茉芯順著雨萱指的方向看去,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她快步走到煜翔和茁熠麵前,嚴肅地說:“你們怎麼把課本書給撕壞了,這樣還怎麼學習呢,老師和家長該生氣了。”

煜翔滿不在乎地揮揮手,說:“玩的高興就好了,這算什麼,看,我還給李白旁邊畫過唐僧呢。”說完還得意地笑了起來。

茁熠也跟著附和:“我還給杜甫畫過眼鏡呢,可有意思啦!”

茉芯聽了,更加著急地說:“書,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讓我們有智慧,我們應該尊重它們。 ”

這時,子涵和禹傲正好經過公園小路。子涵紮著高高的馬尾,穿著一條淡藍色的連衣裙,清新又大方。禹傲穿著白色的短袖襯衫和黑色短褲,顯得乾淨利落。禹傲眼尖,看到了這邊的情況,他小聲對子涵說:“他們一直喜歡在書本上亂塗亂畫,還喜歡撕毀破壞書籍。”

子涵微微皺眉,輕輕點點頭說:“嗯,了解了,走,過去看看。”兩人來到眾人身邊。

子涵麵帶微笑,溫和地問:“你們在玩什麼呢?”

雨萱拿著紙飛機跑了過來,開心地說:“子涵、禹傲你們好,看我的紙飛機,漂亮麼?”說著,還將紙飛機舉到子涵麵前晃了晃。

茉芯也走了過來,熱情地說:“這兩個紙飛機是送給你們的,我們一起玩。”

子涵接過紙飛機,感激地說:“謝謝,對了,歡迎你們這個周末來我家聚會,我安排了好多玩具,遊戲,還有好吃的。”

雨萱一聽,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興奮地問:“真的麼,太好了,有音響麼,我最喜歡唱歌了。”

子涵笑著回答:“有的,讓你充分展示你的才藝。”

雨萱用力地點點頭:“嗯嗯,我一定去你家裡參加聚會的。”

茉芯也連忙說:“我也去參加聚會,我可以跳舞。”

子涵高興地說:“太好了,非常歡迎。”說完,她看向煜翔、茁熠二人,真誠地說:“歡迎你們來參加聚會,不見不散。”

煜翔拍拍胸脯,自信地說:“好嘞,放心吧,有好吃的,我們就保證準時參加。”

茁熠也笑著說:“不見不散,多準備些玩具,最好有雞翅。”

子涵點點頭:“放心吧,都給你們準備充分了。”

禹傲微笑著說:“我們周末再見。”

幾個小夥伴揮手再見,齊聲說道:“再見……”子涵和禹傲轉身,朝著遠方走去,陽光將他們的影子拉得長長的。

周末,陽光透過窗戶,輕柔地灑在子涵家的客廳裡。客廳被布置得溫馨又熱鬨,彩色的氣球掛滿了牆壁,桌子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水果、零食小吃,還有一本本擺放整齊的圖書。

眾人在子涵家裡麵儘情玩耍著。梓宸和梓熙正趴在地上,專注地玩著玩具汽車,他們的小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雨萱站在一旁,拿著彩色紙,認真地折著紙飛機,時不時還哼著小曲。茉芯則隨著音樂的節奏,翩翩起舞,她的舞姿輕盈優美,如同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煜翔和茁熠一邊吃著零食,一邊討論著遊戲的玩法,時不時還爆發出一陣笑聲。

這時,楊娜走了過來,她穿著一件優雅的連衣裙,臉上帶著親切的笑容。她拿著麥克風走到中間位置,清了清嗓子,說道:“歡迎親愛的同學們,各位小朋友們,子涵的小夥伴們,大家下午好。”

子涵接著站起來,落落大方地說:“伏爾泰曾說,拜讀名家大作,可造就雄辯之才。”

楊娜微笑著點頭,繼續說道:“高爾基也曾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子涵環顧了一下四周,認真地說:“無論是縱觀中國曆史,還是橫看世界發展。站在在時代最前沿的偉人、領袖都無一不好讀書,讀好書。”

楊娜補充道:“為了讀書,年少的魯迅嚼辣驅寒,西漢匡衡更是鑿壁偷光。”

子涵接著說:“同樣是為了讀書,餘秋雨餓著肚子飽讀書,諸葛亮喂雞求學。”

楊娜感慨地說:“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專注書籍呢?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子涵點點頭,說道:“當我們讀的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

楊娜語重心長地說:“知識無涯,而生命有限。作為合格的學生既要博古,又要通今,時間實在不夠用。所以,用功讀書開始要早。我們現在不努力,更待何時?”

子涵接過話茬:“就讓我們借此契機培養熱愛閱讀的好習慣,用知識的鑰匙去打開真理的殿堂。”

楊娜笑著說:“在活動開始之前,讓我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出席本次活動的小夥伴們。”

子涵熱情地說:“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今天到來的小夥伴們表示熱烈的歡迎!”眾人紛紛鼓掌,掌聲在客廳裡回蕩。

楊娜接著宣布:“下麵我宣布智慧少年讀書會正式開始。”眾人再次鼓掌,臉上都洋溢著期待的神情。

楊娜微笑著說:“我們今天讀書會的主題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子涵率先分享:“因為各具特色的人類存在,世界變得五彩繽紛,每個人都有自己獨具一格的一麵,我喜歡閱讀和旅行。讀書是我驅散生活中不愉快的忘憂水,而旅行是探索世界的天眼,所以我想去看看。”

禹傲微微閉上眼睛,仿佛沉浸在書中的世界裡,緩緩說道:“閱讀書本好似聆聽琴聲,少了敲擊屏幕產生的亂耳的聲音;多了無絲竹之亂耳的自然,我聆聽到了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若有所思的低語。”

茉芯站起身來,眼神中閃爍著光芒,說道:“如果世界是一本書,那麼從不旅行的人,就等於隻看了這本書的一頁而已。在旅行的途中,我們會看見有生以來不一樣的風景。這些風景會引發我們不同的思考,改變我們的心境與心性,可以讓我們疲憊不堪的身軀得以放鬆,讓我們千瘡百孔的心靈,得以治愈;如果不去旅行,不去放空自我,不去思考和想象。也許我們就不會發現我們渴望翱翔的天空,也不會發現承載萬物的大地,更不會發現最初孕育生命的海洋。”

雨萱眨著大眼睛,清脆地說:“讀杜甫的詩,讓我看見了‘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放。”

梓熙興奮地揮舞著小手,說:“我在文字營造的廣闊的天地中放飛想象的翅膀,汲取知識的營養。尋找更好的自我。”

梓宸奶聲奶氣地說:“麵朝書海,春暖花開,閱讀書本,品味墨香,毛爺爺的詩讓我感受到了‘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遠大誌向。”

茁熠認真地說:“讀魯迅的文章,讓我看見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選擇。”

煜翔站起身,挺直了腰板,大聲說:“我聆聽到了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放聲大笑。”

子涵接著說:“那墨色的文字如一個個音符一樣,在紙上跳躍,譜寫出一段段讓我百感交集的樂章,同時他塑造了我的靈魂,當《簡愛》說我們是平等的,我們不是感情的機器,我懂得了,作為女性的自尊。”

煜翔激動地說:“當裴多菲說‘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我懂得了作為人的價值;當魯迅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我懂得了,作為人應具有的反抗精神,正是閱讀將我塑造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讓我學會了獨立思考。”

茁熠感慨地說:“流光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行走不止,生活姿色不減。我們在路上,生活和驚喜也都在路上。”

煜翔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以前的我,總覺得要是一個月不回家,那該多好啊。回了家又不積極學習,倒不如一直在學校,和小夥伴們愉快的玩耍。我更喜歡去很多地方旅遊。”

子涵耐心地說:“古人有雲:‘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書籍是知識的海洋,‘讀萬卷書’,充分吸收書中的精華,必能獲取豐富的知識。博覽群書固然重要,可要真正切身領悟所學知識的內涵,必要‘行萬裡路’。書中的內容是死的,可世界卻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要把讀與行充分地結合,方能真正增長知識,充實自己。旅行讓我們能了解當今社會的變化多端,能感受秀麗山河的千姿百態,能開闊眼界。讀與行是互補的。讀書讓我們能了解古代世界的風雲變遷,能感受文人墨客的憂喜情懷,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讀與行相結合才能博古通今,才能更好地理解遷客騷人抒發於山水間的情感。隻‘讀’不‘行’,就隻能像趙括那樣紙上談兵,最終隻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讀萬卷書,就好比從窗中看到豐富多彩的世界,可終究要走出去,才能領略真正的世界。”

雨萱用力地點點頭,說:“冰心奶奶曾言:‘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說明了讀書的益處了。”

茁熠接著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人的一生,無法經曆各種各樣的事情,因此也缺乏很多經驗,經驗是一個人的閱曆,是一個人的思想深度。”

禹傲也說道:“讀書萬卷,如同行路萬裡。書中的世界就如萬花筒一般,豐富多彩。當我沉浸在書中,就如同和高尚的人在交談,感受到古人的智慧,領略到祖國的大好河山,每一次閱讀就好像經曆了一次奇妙之旅。”

煜翔眼睛放光,興奮地說:“翻開三國演義,品讀這些經典曆史,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空城計’。當諸葛亮和馬謖戰敗,麵對司馬懿大兵壓境,諸葛亮使出了‘空城計’這個絕妙的計策,讓人將城門大開,他安坐城樓,輕輕地撥動琴弦,眼神中透出的是鎮靜,臉上沒有透出一絲慌張,胡須在秋風中輕輕地飄動。琴弦微振,悠揚沉穩的旋律在空蕩蕩的城內回響,隨著秋風飄到了城外。當司馬懿趕到城前時,看見城門敞開,幾個百姓手持掃帚,悠閒自若地掃地,司馬懿看到諸葛亮鎮定自若地在城樓上彈著古琴,不禁感到慌張,害怕進入城中受到埋伏,立刻倉皇而逃。諸葛亮多麼冷靜啊!諸葛亮多麼智慧啊!你在生死攸關之時,居然能想出‘空城計’,這個絕妙的計策,硬是將司馬懿嚇得慌忙撤退了,這樣的智慧與魄力,誰能做得到?誰能比得上?”

子涵也分享道:“翻開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看到這樣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老人駕著小船,在海麵上釣魚,突然,一條大魚上鉤了。那條大魚不停地擺動,濺起一陣陣水花與波浪,想擺脫掉老人的魚鉤,但是老人仍堅定地持著魚杆,目光如燃燒的火焰,頭上早已冒出豆大的汗珠,緊咬著牙,似乎要咬碎世間所有的困難。蒼老的手掌脹得通紅,如同裡麵流淌著岩漿,本顯無力的胳膊,卻突然那麼剛勁有力,讓人不禁聯想到一個成語——鋼筋鐵骨。老人立在船頭,朝著大魚大喊一聲:‘你永遠彆想打敗我’!這位老人的意誌是何等堅定啊!這位老人的信念是多麼頑強啊!這位老人的勇氣是多麼令人敬佩啊!大海是遼闊的,但是老人心中頑強的精神比大海更為遼闊,海中的鯊魚固然是可怕的,但是老人這種敢於與鯊魚不斷周旋的勇氣,更令人敬畏呀!在《老人與海》中旅行,我感受到了勇敢、頑強以及麵對困難、永不屈服的精神品質。這種精神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就如同一盞盞明燈,即使在漆黑的道路上,我的心中仍有前進的方向!”

梓熙聽得入了迷,感慨地說:“當我聽到同學們講述的一個個精彩的故事,猶如在我的眼前湧現,身臨其境。這時,我仿佛沉浸在了文字的世界中,在書的世界裡旅行,為我的人生增添了無窮的智慧與力量。”

子涵接著說:“當我在紅色文化基地裡,我領略了許多曆史人物的風采,有開創新中國的毛爺爺,曆史上偉大的改革家,以及有著英雄情懷的現任領導人。曆史人物的偉大事跡,讓我們折服,十分敬佩。難忘的青少年研學旅行讓我感到了快樂,受益匪淺。書本上可以讓你了解一些事物,但親身經曆又會有不同的感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世界在進步,科學在進步,我們更要進步!”

梓宸奶聲奶氣地說:“書籍是前人智慧的結晶。通過閱讀書籍,我們可以學習並積累人類幾千年沉澱的知識。”

雨萱認真地說:“讀書是一件美好的事,既要好讀書,又要讀好書。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應該多讀書,讀一些對自己有益的書。”

子涵想了想,說道:“或許你想去世界走走,但是現在沒那時間,也沒那經濟實力,那就讀一些記錄各國風情的書吧,讓作者帶著你遨遊世界。”

煜翔若有所思地說:“讀書與走路本來是兩件互不相乾的事,卻被古人的一句‘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聯係在了一起。細想起來,讀書與走路的確有著相似之處。”

子涵點點頭,說道:“一本好書可能讓你有‘山窮水儘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頓悟,從此改變你的命運。”

雨萱開心地說:“一本好書會陶冶人的情操,心靈仿佛被聖潔的光芒照耀,豁然開朗,往日的煩惱也隨之煙消雲散。”

茁熠也說道:“一本好書也會讓人的心境得到升華,人生的目標更加高遠。”

禹傲補充道:“一本好書可能會引導你走向致富的道路,可能給你帶來健康幸福。”

子涵認真地說:“書的更深層意義在於,書是人們獲取知識的寶庫,是進步與成功的階梯,是前人經驗的總結,是少走彎路的捷徑。而旅行帶給我們的不僅是身心愉悅的享受,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真情交流。欣賞到大自然的奇妙神工,領略到各地不同的美景和風情,豐富你對世界認知,旅行也像讀書一樣 ,讀山山水水,讀人生百態,讀風土人情。而讀書則是心靈的旅行,是在淡墨飄香的字裡行間裡遊走,獲取的是一把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

梓熙堅定地說:“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經常出去走走,隻有這樣才會豐富我們的知識和閱曆。”

子涵興致勃勃地說:“我國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中國地理名著《徐霞客遊記》的作者徐霞客,被稱為‘千古奇人’。其一生誌在四方,不避風雨虎狼,與長風雲霧為伴,以野果充饑,以清泉解渴。足跡遍曆北京、河北、山東、河南、江蘇、浙江等16省,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遊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對各地名勝古跡、風土人情,都有記載。徐霞客在跋涉一天之後,無論多麼疲勞,無論是露宿街頭還是住在破廟,他都堅持把自己考察的收獲記錄下來。他寫下的二百四十多萬字的遊記,成為了中國地理研究的無價之寶。為我國的地理科學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旅行家,國家已把徐霞客遊記開篇之日(5月19日)定為中國的旅遊日。”

煜翔回憶起往事,臉上浮現出一絲不好意思的神情:“以前,做老師的媽媽告訴我,書本裡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秘密,有很多我們不清楚的知識,我半信半疑。媽媽帶我去圖書館看書,我隨手拿了一本《知識大全》,上麵寫道:水是自然界最熟悉、最常見的自然物。水有時流動,有時結成堅硬的冰,當溫度變成零度時,水會變成冰,當溫度慢慢升高時,冰就會融化成水。看到這段話,我想:每天都在用的、喝的水是這麼的神奇。放寒假了,凜冽的寒風呼呼地吹來,凍得我直打哆嗦,地裡都結冰了。傍晚,我們走在去水庫的路上,遠遠望去,整塊冰地在太陽的照射下像一麵大鏡子。走近了一看,好厚的冰呀!我瞪大眼睛,張大嘴巴,激動得都說不出話來了。我找到一塊薄點的冰,一下子就用力地跳了上去。‘哢’的一聲,冰塊就碎了,仔細看,這些碎片就像鑽石一樣,晶瑩剔透,閃閃發光,好看極了!我想帶一個‘鑽石’回去,誰知捧在手心裡的‘鑽石’,不到1分鐘就化成水了。媽媽說‘我們的體溫在36度左右,所以這一小塊冰就會融化成水。’這時我的手是冰冷的,但心裡是暖暖的,快樂的。後來,我又把果汁倒在一個杯子裡,放在室外麵,第二天一早跑去一看,都結成冰了,這就是我的自製冰激淩!後來拿到家裡過了一段時間,‘冰激淩’又慢慢的化開來了……”

雨萱眼睛亮晶晶的,連忙說道:“是啊,讀了書,再去真實的體驗一下,這樣會覺得更加有趣和神奇,也會有更多的發現和收獲哦!”

子涵微笑著點點頭:“作為一名學生,不僅需要讀書,還要多走多看,增長見聞,增加閱曆,這就是所謂的‘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茁熠想起了自己的經曆,說道:“去年春天,媽媽帶我去農村的農田。來到農田邊,映入我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韭菜地’,滿地的‘韭菜’綠油油的,仿佛是勤勞的農民們在田野裡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綠地毯。一眼望去,猶如一大片綠色的海洋,令人心曠神怡。我不禁感歎:‘這些‘韭菜’長得可真旺盛啊!’媽媽聽了,笑著對我說:‘孩子,你可真是城裡長大的孩子,這可不是什麼韭菜,這是糧食農作物小麥的幼苗——麥苗。’我的臉‘唰’地紅了起來,心想:會不會班裡有的同學也像我一樣對農村生活不了解,錯把麥苗當韭菜呢?他們會不會把狗尾巴草當做穀穗或是把鴨子當做大白鵝呢?我不由地擔心起來,果然,多讀書是好的,但一路上的風景更需要親身體會。”

禹傲認真地說:“作為學生,學習是我們的首要任務,但也不能隻是學習教科書上的知識,而是要將書本上學到的知識用到實踐中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從而不斷地在社會中學會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這樣才能得到真才實學。正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告訴我們的道理一樣,沒有親身實踐,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書本上的知識,要適當地將學習和生活結合在一起,才能學‘活’知識。”

梓宸奶聲奶氣地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古訓,這應該成為我們學習的準則之一。”

煜翔一臉敬佩地說:“偉大的革命家周恩來先生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從小就勵誌要發奮讀書,將來報效祖國。在周恩來上學的時候,他的老師問過一個問題:‘你們為了什麼而讀書?’有的人說:‘為了過上好日子!’有的人說:‘為了在社會上立足!’隻有周恩來顯得與眾不同,他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多麼振奮人心的話啊!他的老師當即就說:‘好,你將來一定要為中華之崛起去奮鬥,相信你將來一定能成大器’!聽了老師的一番話,周恩來更加心情澎湃,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將中國從黑暗統治中解脫出來。在這以後,周恩來把全部的心血與精力都放在了中國的革命事業上。周恩來說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並不是空話,他將這句話付諸了行動,所以,他最後成功了。”

子涵神情莊重地說:“這是周恩來爺爺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我們應該把它傳承下去。我們在讀書的時候,也應該定下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可以不那麼大,但一定要有,在這同時還要去實踐,才能真正的學到書本中的知識。我們也許不能做到像周恩來爺爺那麼大的成就,也許暫時不能領會讀書的真諦,但我們可以試著一步步地去實現,去積累,隻要這樣,我們總有一天會實現‘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煜翔若有所思地說:“一個人如果隻是讀過許許多多的書,但從未走出家門,看看遠方的世界。那麼,他雖然知道許多知識,但從未親眼見過,隻能說他‘知道’相關的傳說。但如果一個人隻是走出家門,看過遠方的世界,但是從不讀書,並不了解那個世界的一草一木,隻能說他‘見過’遠方。”

茁熠接著說:“我國古代的名將嶽飛,小時候家鄉洪水,家道中落,隻能在王員外家借住,卻沒有經濟來源。但是他勤奮好學,從小以沙土為紙,以棍棒為筆,從母親那裡學來知識。後來遇上了周侗師傅,又教他習武。長大後成了一名精英,並走向各地去參加武藝比試,最終才能‘精忠報國’。這就是讀書和實踐相結合的力量。”

子涵總結道:“有的同學,老師問任何課外問題,幾乎都能對答如流,但卻不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當問起如此博學的原因時,答案很簡單:看書。但我認為,這不足以表達出這類同學的學識淵博。隻能被稱為:聽說過。但從未身臨其境,從未親身感受,所以無法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無法用自己的感情來表達。還有的同學,總是喜歡說去過這兒,去過那兒,但卻從說不出遊覽之地的任何曆史典故、風土人情、美食美味,所有的讚歎就是一個詞:好玩!如此鮮明的對比,將‘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句話體現得淋漓儘致!沒有知識的支撐,萬裡路隻是一路順風;沒有萬裡路的支撐,知識隻是紙上談兵。而知行結合,知識是良師,萬裡路是益友,有了良師益友,人生處處坦途!一個真正學識淵博的人,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人。隻有這樣的人才能把知與行相融合,才能用廣博的知識,獨到的見解哺育心靈,充實自身,回報社會,報效祖國!”

煜翔感慨地說:“閱讀是一個通過共鳴、共振來自我證明的過程。當你在書中找到與自己內心契合的觀點、情感時,那種感覺真的很奇妙。”

雨萱開心地說:“閱讀,是一個陶冶情操、豐富想象的一個好方法。每次讀故事書的時候,我都感覺自己像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和故事裡的人物一起冒險。”

茁熠接著說:“閱讀,在你孤獨的時候是一個良好的伴侶;在你身處黑暗的時候是一盞明燈。有一次我考試沒考好,心情特彆低落,是一本勵誌的書鼓勵了我,讓我重新振作起來。”

茉芯也分享道:“閱讀,能完善人格,塑造良好的性格。它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能夠讓我們理性的去看待每一件事,去對待每一件事;它讓我們吸取了祖祖輩輩的教訓以及接收到了他們的經驗。正是在祖祖輩輩們留下的書籍中,我們減少了許許多多的麻煩。就像我讀了《論語》後,明白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

禹傲說道:“閱讀,它能夠給我們帶來最直觀的好處就是,寫作能力提升。寫作對於當下的我們來說十分重要,光是考試就能夠占掉不少分值。失去了寫作的分值就相當於失去了得高分的機會。自從我多讀了一些優秀的作文書後,我的作文分數提高了不少呢。”

子涵思考了一下,說道:“但是,並沒有什麼東西是絕對的好與絕對的壞,閱讀也是一把雙刃劍。就像陸遊曾在《冬夜讀書示子聿》中這樣寫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紙上得來的東西終究是膚淺的,要透徹的了解某事物就一定要親身參加實踐。眾所周知有一個成語叫做‘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的典故是在戰國時期有一位將軍叫趙括,他年輕時學習兵法,十分精通,談起兵法來連他的父親戰國名將趙奢都不如他。後來在長平之戰中,隻知道根據兵書辦,而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打敗,數十萬趙軍投降秦國,秦國將軍白起下令將他們全部活埋。所以我們不能隻讀書,還要注重實踐。”

梓熙點點頭,說道:“在書中了解到的東西會跟現實中有一些差彆,而這些小小的差彆恰恰就能夠決定你的成功與否。我曾經在書裡看到一種植物的介紹,以為很容易種植,結果自己種的時候才發現和書上說的不太一樣。”

子涵接著說:“人人都說開卷有益,我不敢說它是不對的,但至少,在當下它的的確確存在缺陷。喜愛看書的人在精神領域上十分充實,但是在行動領域上十分空虛。喜愛閱讀的人一旦接觸到自己喜愛的書籍往往就會癡迷一整天。讀的書越多,與社會接觸的時間就越少,隻會空想的幾率就會越來越大。”

雨萱連忙說道:“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在豐富知識的同時,也要不忘實踐。我們既要在書的海洋裡遨遊,也要在生活的大舞台上鍛煉自己。”

子涵笑著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千古流傳的一句話。小時候,媽媽就給我買許多書,每天早晨,睜開眼睛,便叫我過去,教我寫日記,每天早晨寫一個。我大量的閱讀,有時在車上看,有時躺著看,有時上衛生間看,還有時在飯桌上看,這下可讓媽媽生氣了,她說:你看書也得挑時間,不能什麼時候都看,躺著看書對眼睛不好,燈光暗時也不能看,看書雖是個好習慣,必須分時間段來看。然後,我就做了一個讀書計劃表,有了這個表,我再也不用讓媽媽說我了。”

茉芯說道:“書,有好書,也有對我們不益的書。我們可以看一些曆史書,比如:《三國演義》《西遊記》等也可以看一些科技書、作文書。這幾天,我讀了《三國演義》和《三國誌》,我發現:《三國演義》隻是一部個人小說,有些並不是曆史的真正演繹,而《三國誌》是一部根據曆史寫的。比如《三國演義》的周瑜,心胸狹窄、小肚雞腸,可《三國誌》裡的周瑜能詩能武、文武雙全、心胸廣闊,讓我認識了一個新的周瑜。所以我們要學會選擇好書來讀。”

子涵微笑著說:“我最喜歡讀《居裡夫人自傳》,這本書寫了居裡夫人一生的情況。從小,她失去了姐姐素希雅和母親,她是波蘭人,她的學校是反抗波蘭人的,校長不準學生們說波蘭話,隻能打毛線,做手工等。儘管她生活在這種情況下,小瑪麗(居裡夫人)依舊學習好。長大,她和丈夫比埃爾一起發明了鐳,(鐳是一種放射性元素),她們欣喜萬分,但是,他們為了工作,不得不把價值連城的鐳賣出去,他們為了一家四口人,每天起早貪黑的工作。在小女兒芙蓉出生兩年時丈夫比埃爾在車禍中去世了。瑪麗(居裡夫人)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但她並沒有就此放棄,而且兩次獲得了她和丈夫做夢都夢到的諾貝爾獎。最後,她因白血病去世。讀完這本書後,我受到的感觸很多。居裡夫人堅強的走過了她坎坷的一生,她把自己獻給了科學,人人仰慕她、敬愛這個偉大的科學家。她的故事讓我明白,隻要有堅定的信念,就能克服困難,實現自己的價值。”

雨萱用力地點點頭:“‘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開卷有益,走路亦有益。我們要在讀書中學習知識,在實踐中積累經驗。”

茉芯感慨地說:“讀書如同走路。有平坦的地方,有坎坷的地方,也有那可以使人禁不住叫痛的荊棘……但隻要我們堅持下去,就能收獲成長。”

子涵堅定地說:“‘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如今的我們,如那溫室裡的花朵,看不見外麵複雜的世界,總是在否定自己。這天我終於可以百分之百自信地對自己說:‘是的,我行我一定行’,像那暴風雨中的歪脖棗樹,像那冬日裡,淩寒獨立的紅梅,像那山崖邊,挺拔直立的青鬆,隻要有堅定的信念,成功也許就像那雨後的春筍,定會拔地而起。在學習中遇到難題,毫不退縮,勇敢地去麵對,去思考。總會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時刻。”

煜翔目光堅定地說:“讓我們停止張望麵前的事物,遠方的美景在向我們招手,抬起腳遠行,讓那萬卷書,萬裡路,充滿價值,充滿意義。”

雨萱笑著說:“書是人類的好朋友,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造就靈魂的工具。我們要好好愛護它們。”

茁熠也說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本好書中包含的知識可不少呢!書籍的世界就如一片海洋,讓人們在這片海洋中遨遊。隻有書籍是我們最忠實的朋友,讓我們懂得無數知識。”

茉芯接著說:“《紅樓夢》中的女主角林黛玉多愁善感,說話尖酸刻薄不饒人愛使小脾氣,但在這令人討厭性格背後是她一副強烈的自尊心,善良、率直才是她真正的性格。通過閱讀,我們可以走進這些人物的內心世界。”

禹傲說道:“《西遊記》作者吳承恩塑造了敢作敢為的悟空,憨厚可愛的八戒,任勞任怨的沙僧,心地善良的唐僧。這些角色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我們從中學到了很多道理。”

梓熙興奮地說:“《三國演義》中謹慎多疑的曹操,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每次想到諸葛亮的智謀,我都特彆佩服。”

梓宸奶聲奶氣地說:“《水滸傳》中勇敢的武鬆,機智的宋江,讓我敬佩不已。他們的故事可精彩啦!”

煜翔笑著說:“《一本書讀懂中國史》讓我詳細了解到中華上下5000年的曆史。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像穿越了一樣,看到了曆史的變遷。”

子涵感慨地說:“故事書中的世界可真是奇妙無窮啊!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高爾基的名言大概是再熟悉不過了吧!讀書可以讓我們懂得更多知識,明白更多道理,在自己人生的階梯上一步步登上最頂層。”

茁熠想起了什麼,說道:“在明朝末年,為防守清兵進攻,鄭成功率一千五百多人坐鎮在廿八都,這裡是通往福建、江西的必經之地,鄭成功掌握廿八都特殊的地理形勢,使敵人無法攻入,很好地守住了福建地區。鄭成功熱愛國家保護百姓,真是讓人敬佩的民族英雄!從他的故事中,我也明白了讀書和實踐的重要性,如果沒有知識和智慧,也無法守護國家和人民。”

煜翔有些愧疚地說:“現在看以前我覺得自己確實沒有好好的對待書籍,這個我表示很慚愧。以後我一定不會再撕書、亂畫了。”

茁熠認真地說:“通過今天的讀書會,我明白了,我們尊敬書籍,就是尊敬知識,以後我會好好愛護每一本書。”

禹傲點點頭:“對,不尊重書籍就是不敬聖賢,不敬聖賢的人是不會有大智慧的,尊師重道是從愛惜書本開始的。”

梓熙說道:“書籍承載的是知識,高深的就是智慧,是古代聖賢的‘精神烙印’。我們要好好傳承這份寶貴的財富。”

茉芯看著大家,認真地說:“對待書籍要尊重,就像尊敬聖賢一樣的尊重,尊師重道從愛惜書本開始。”

雨萱抱著一本書,說道:“書籍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好好愛護它們。”

梓宸也用力地點點頭:“嗯,書籍是我們的老師,我們要尊重它們。”

煜翔堅定地說:“我為我以前撕毀書籍不尊重書籍而懺悔,我更為我以前做的錯事而懺悔。我也不想愚癡一輩子,所以我懺悔了以後就會堅決的改正。”

子涵微笑著說:“有些東西需要去懺悔,你隻要說出來你就會在心裡麵有一個道德觀,你知道它應該怎麼樣去遵守怎麼樣去做,隻有這樣你的人生才會充滿智慧。想做一個有智慧的人,首先就要從愛惜書本尊重書本做起。讓我們一起暢遊書的世界。”

大家齊聲說道:“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子涵看著大家,開心地說:“好書,如報春燕銜來花紅江藍 。”

楊娜也笑著接道:“好書,似登梅鵲捎去秋實甘甜。”

子涵接著說:“書籍是一杯酒,讓你暢開關閉已久的胸懷;”

楊娜點點頭,說道:“書籍是一首歌,噴湧出你內心深處的激情。”

子涵抬起頭,目光堅定地說:“奮鬥的征程上,知識的彩虹鑲嵌蒼穹,折射出耀眼的斑斕,平添向上的力量與創新的鴻篇。”

楊娜看著孩子們,語重心長地說:“跋涉的境遇中,知識的橋梁跨越天塹,宛如舟載食與炭的飽暖,送抵渴望的彼岸。”

子涵感慨萬千:“讀書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遠;每一本書都是一級台階,幫助我們向著更高處攀登,看到更廣闊的天地。”

楊娜微笑著回應:“讀書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獲更豐滿。我們在讀書時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會在未來收獲豐厚的回報。”

子涵輕輕歎了口氣:“短短的2個小時,終說不完讀書的好處,談不完知識的無窮。每一本書都像是一個神秘的寶藏,等待我們去挖掘。”

楊娜看了看時間,溫柔地說:“短暫的時光匆匆而過,我們的活動也即將落下帷幕。但讀書和探索世界的腳步,永遠都不該停下。”

子涵麵向大家,眼中充滿期待:“在此,我們誠心地期待下一次的相聚。希望下一次,我們都能帶著更多的收獲和感悟。”

楊娜微笑著祝福:“衷心地祝願各位同學身體健康,學習進步。願你們在讀書和成長的道路上,都能收獲屬於自己的精彩。”

子涵揮揮手,大聲說:“讓我們下次讀書會再見!”

大家紛紛鼓掌歡呼:“再見……”那熱烈的掌聲,仿佛是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期許交織而成的樂章,在房間裡久久回蕩。這場讀書會雖然結束了,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理念,已經深深紮根在每個孩子的心中,激勵著他們在未來的日子裡,不斷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在廣闊的世界裡探索,去追尋屬於自己的智慧與成長之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