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孩子王》(1 / 1)

推荐阅读:

隨著桌子上的那厚厚一遝手稿慢慢變少,文學社的人也都拿上了自己的手稿。

“唉,不知道胡老師會不會批評我們?”

“不能吧?”

“我之前向雜誌社投過稿,沒過稿不說,還被罵了一通。”

“罵的什麼?”

“說我寫得東西狗屁不通……”

“啊,那我慘了。”

“你這麼沒自信嗎?”

“……”

眾人捧著自己的手稿,小聲交談著,以掩飾心中的忐忑。

今天,他們是懷著學習的心態來的。

可真到出結果的時候,他們又都慫了。

來自胡為民的指點固然讓人激動,可他的評語也很有可能讓自己羞愧到抬不起頭來。

彆看胡為民似乎沒在幾大知名文學雜誌上發表過作品,但他的成就已經是他們這些文學社成員可望而不可即的。

在這種複雜心態下,他們各自散開,然後翻開自己的手稿。

查劍英和陳建公看到這一幕,即為文學社成員感到高興,又莫名有些心酸。

回想文學社的建立和發展,實在是太難了。

燕大喜歡文學創作的學生不少,這對他們文學社來說,本該是巨大的優勢。

奈何文學社是查劍英和陳建公兩個小年輕拉起來的,沒背景,沒資源,更沒有指導老師。整個文學社上下都沒有一個人在雜誌上發表過文章,純粹的自娛自樂。

這樣小打小鬨的文學社如何能吸引到真正有才華的學生,又如何能同學校裡有背景,有傳承,又大受文藝青年的詩社競爭。

但現在不一樣了!

因為,他們有了胡為民的幫助。

有了胡為民的指點,不僅查劍英和陳建公的作品被《故事會》編輯看中,連帶著文學社成員也有幸得到胡為民親臨現場審稿。

說不定,今天過後,文學社要多幾個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的成員。

到時候,文學社的尷尬處境會得到極大改善。

查劍英和陳建公作為文學社的正副社長,能為成員做的都做了,究竟有沒有用,還是要看成員們的領悟能力和努力。

這點他們還真不擔心,畢竟在七十年代燕大的大學生真可謂天之驕子。

在兩人期待的目光中,文學社的成員們很快有了反應。

“啊,原來我之前被拒稿是這個原因,胡老師不僅講得清清楚楚,還為我點明了改正的方向!”

“不僅如此,胡老師知道我底子淺,特地羅列出來基本書,讓我去看,說是會對我今後的文學創作有所啟迪。”

“嘿嘿,胡老師說我的這篇文章還不錯,隻要對故事結構稍作調整,就能發表。”

“唉,我完蛋了,手稿上密密麻麻都是評語,我是不是不適合文學創作啊?”

很快,教室內響起一陣陣喧嘩聲。

從成員們的話中可以聽出,他們的收獲很大,顯然胡為民真的是在用心審稿,並給了他們合適的建議。

查劍英和陳建公兩人相視一笑,他們知道胡為民的這次親臨現場指導非常成功。

他們忽然覺得,搞文學創作似乎也不難。

……

胡為民這次親臨文學社指導並沒有傳播出去,僅限於胡為民和文學社內部人知道。

文學社的人有個小私心,相比宣揚出去,他們更想守住這個秘密。

他們發現了有成名作家指點的好處,暫時不想讓更多人來分一杯羹。

胡為民呢,他對虛名並不在乎。有那四處宣揚的時間,還不如多讀幾本好書呢。

他對現在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非常滿意。

工作輕鬆不說,自由時間也非常多,他可以自己借一本書看,或者利用空閒時間搞搞創作。隻要他不耽誤工作,幾乎沒人管他。

就比如說現在,學生們都在上課,沒有人來借書,他就能光明正大摸魚……哦不,是看書。

簡直是美滋滋!

咦,不對,有情況!

胡為民發現有個女大生既不借書也不還書,卻偏偏要在他辦公的櫃台前晃來晃去。

他合上書,喝一口茶水,悠悠道:“這位女同學,你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

“啊!我?”女生看了看左右,又指著自己,一臉驚喜。

“嗯,彆亂看,就是你。”胡為民點點頭,又虎著一張臉道:“我看你在我眼前晃了那麼久,不是有事是什麼。”

女生麵容嬌好,雖然沒有化妝,卻也算是個美女了。

尤其是她現在羞紅著一張臉,更顯得嬌豔欲滴。

女生咬了咬嘴唇,走到櫃台前,怯生生道:“那個……胡老師,我是你的書迷,你……你能給我簽個名嗎?”

說著,女生將懷中抱著的一本冊子遞給胡為民。

簽名?

我這是有粉絲了?

胡為民麵色古怪,接過冊子後,捏了捏,“這是什麼?”

他翻開冊子,神情從古怪變成驚訝,冊子裡麵竟然是從報紙上裁剪下來的《甜蜜蜜》小說連載頁。

胡為民感歎道:“難為你將這麼多期的報紙粘在一起。”

“因為我真的很喜歡胡老師的小說。”女生認真道。

“好吧,既然你這麼喜歡我的小說,我不給你簽名似乎也說不過去。”胡為民笑了笑,然後拿起筆,正要簽名時,又問道:“抱歉,剛才沒有問,你叫什麼?”

女生歡喜地道:“我叫王曉萍,是中文係的學生。”

“致王曉萍同學:

願你以筆為劍劈開迷霧,以書為舟穿越星河,讓每個文字都成為照亮理想的螢火。”

知道她的名字後,胡為民刷刷刷,在冊子上寫下一串祝福語。

王曉萍看過寄語後,非常感動,她抱著冊子,眼眶泛紅,“胡老師,你的祝福語寫得真好,這本冊子雖然簡陋,但我會永遠保存下去的。”

感謝過後,她又問道:“胡老師,《甜蜜蜜》完結那麼久,你還有新的創作計劃嗎?”

胡為民想了想,認真道:“有的,下一部小說我是準備挑戰一下自己,所以準備期可能會長一點。”

“太好了!胡老師,下一部作品發表後,我會一如既往支持你的。”得到想要的答案,王曉萍歡快道。

胡為民心情不錯,笑著道:“謝謝你的支持,你也要努力學習,我們共同努力,共同進步。”

“嗯。”王曉萍點點頭,眼睛都快眯成月牙狀。

又閒聊兩句,王曉萍因為還有課,隻能不舍地離開。

等她走後,胡為民摸了摸下巴,喃喃自語:“王曉萍,這名字好熟悉啊。”

突然,一道閃電劃過腦海,“想起來了,王曉萍不就是後世國內知名女編劇和作家嘛!”

他一拍手,徹底想起她是誰。

說起王曉萍,不是混文學界或者影視圈的普通人對她可能沒有印象,但她在編劇界還是很厲害的。後世孫娘娘主演的《甄嬛傳》和《羋月傳》都是她編劇的。

而且,王曉萍還是鄭小龍導演的妻子,強強聯合了,屬於是。

一個想法這時跳了出來,如果他這時候把《甄嬛傳》寫出來……

隨即,他搖搖頭,自己都笑了。

《甄嬛傳》的成功是在特定時期的,要是放在現在,彆說能不能發表,就算能發表,以這本小說的格調,他要遭受媒體和民眾的雙重抨擊。

不值得。

他現在不是沒有可寫的,而是選擇太多。

胡為民基本上告彆了溫飽問題,他現在麵臨的問題是用什麼樣的作品,進一步提高自己在文壇的聲望。

嗯……還得是偏現實的文章。

隻是呢,他不想寫那些“傷痕”文學,他寫不來,硬要寫的話,隻會反胃。

那麼寫什麼呢?

現在正是改開的初始之年,同時也結束了一場特殊運動。在這樣的年代,發展很重要,但教育更重要。

畢竟在那個特殊年代,教育缺失太多。

旋即,他想到了自己的小學老師。

胡為民的小學規模不大,學生也不多,老師更是個平凡的人。但就是這個平凡的人,上課認真負責,即使班裡的孩子調皮搗蛋,他也從來沒有想過放棄。

也正是因為他的認真負責,才沒有讓學生們在那個特殊年代放縱下去。

如果他真的什麼都不管,不知道多少人的人生要被改寫。

所以,是不是能以小學老師為原型呢?

仔細思考一番後,胡為民點頭,“可以寫!”

確定後,他找來稿紙,在封麵上寫下《孩子王》三個字。

最初,他是想把名字定為《鄉村教師》的。不過思考片刻後,他還是決定用《孩子王》這個書名。

後世,作家、編劇阿誠也寫過一部《孩子王》,他的這部作品後來還被陳愷歌拍成了電影。

雖然名字相同,但胡為民這版《孩子王》內容卻大不一樣。

故事的主角,是上山下鄉的知青。而這個村子裡,卻沒有小學和老師。

村裡孩子年齡都大了,可卻沒有文化,大字不識一個。

麵對這種情況,村長和村裡人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還好,上山下鄉的政策來了,主角也來了。

在村長和村裡人的懇求下,主角這個知青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人在村裡老少,上下一心的幫助下,成了村裡小學的校長兼老師。

主角和村裡人一起建成了學校,並且將適齡的孩子收進學校中,接受教育。

而他這個二十歲左右,比許多學生大不了多少的人,成了孩子們眼中的孩子王。

在他的努力下,學校有了黑板,有了字典,有了教材。

麵對調皮的孩子,他同樣不放棄,使得他們成了有知識的人。

主角在鄉村教師的崗位上,一乾就是十年。

因為條件不好,他又時常拿自己的工資補貼貧窮的孩子,加上他身體從小就有病根,一直沒好利索。種種因素加在一起,使得他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

某一天,主角身體不舒服。可他念著學生,強忍著疼痛授課。

最終,他倒在了教室,永遠離開了自己的妻子孩子和他愛著的以及愛他的學生們。

寫完故事梗概後,胡為民滿意的停下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