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我來教你們修仙 > 第二十九章 教人識字的神婆

第二十九章 教人識字的神婆(1 / 1)

推荐阅读:

第二日,李家村。

“……”

李伯陽看著窗外那淅淅瀝瀝的雨點,不由得陷入了沉默。

而就在李伯陽不遠處的牆上,《卜秘九章》被平鋪地展開,並且掛在了牆上。

這是昨晚李伯陽與大丫頭回來的時候,陳芸聽完二人經曆後所做的事情。

不僅如此,陳芸還特意當著李伯陽的麵,把《卜秘九章》的內容給大致讀了一遍。

也是在那一刻,李伯陽才驚訝地意識到陳芸竟然還識字?

儘管陳芸與大丫頭一樣,識的字並不算多。

可總比李伯陽自己一個人摸索要強一點。

事後當李禹回來之後,也磕磕絆絆的補充了幾個新字。

反倒對李伯陽、大丫頭身上發生的事情沒有過多追問。

不知不覺間,李禹、陳芸夫妻似乎全然接受了自己孩子的特異之處,並且表現出了一種愛咋咋地的態度。

昨晚臨睡前,李伯陽甚至聽到李禹和陳芸在討論是不是該考慮讓他蒙學了?

可惜的是,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實在是罕見。

縱觀李禹、陳芸活了那麼多年,真正認得的識字先生也不過是大丫頭的父親。

反倒是偷聽二人對話的李伯陽,有了一個意外的收獲。

那就是在距離這裡大概百公裡之外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專門教人識字的神婆。

雖然那神婆認得的字也不多,指不定還有一些錯字。

可架不住那神婆隻收少許的米糧,並且幾乎每天都會開課,倒是比那些真正的識字先生好結識多了。

當然了,李伯陽並不打算跑去當那神婆的弟子。

畢竟自家爹娘雖然接受了自己的神異之處,但李伯陽也沒傻到要去到處宣揚。

讓一個剛出生的孩子跟著一個神婆學習識字。

任誰知道了,估計都不會隻把這種事情當做笑話、流言看待。

所以李伯陽的做法是悄悄睜開自己的天眼,在神婆教授其他孩子識字的時候,跟著一旁偷學。

好在通過對比李禹、陳芸夫妻的描述,李伯陽倒是沒花多少功夫就找到了那神婆的住址。

然後,李伯陽就發現了一個自己之前沒料到的難題。

【這聽不到發音,我該怎麼識字啊?】

頗為苦惱地撓了撓自己的頭,李伯陽隻能努力觀察神婆和那些孩童們的嘴型,試圖辨彆其正確的發音。

【總感覺這要是識字之後,我估計又得無師自通一門唇語了。】

………………………………………………………………………………………………

高村鎮,土地廟後方的一處簡陋院子裡。

三三兩兩的兒童正席地而坐,用自己的樹枝在麵前的沙子上比劃著寫字。

而在這些孩童的正前方,一個身材佝僂、隻剩下了幾顆牙齒的老阿婆正一臉笑意的教授著他們發音。

明明自己的發音都歪的不像話,可老阿婆卻極為嚴格的糾正著孩子們的發音。

“阿婆!這個字我們昨天剛剛學過!為什麼今天還要學這個字啊?”

將自己的手舉得老高,一個梳著臟辮的小丫頭滿是不情願的問道。

“昨天學過了今天就不能學嗎?”

“總有新娃娃沒學會,總不能讓你一個人都學了吧?”

“再跟我讀一遍,這是一,是數量的一,是一個大錢的一!”

伸手拍了拍小丫頭的腦袋,老阿婆笑意不減的絮叨著。

“啊?可我不就是最新的娃娃嗎?”

“連我都學會了,難道還有人沒學會嗎?”

環顧了一圈四周,小丫頭看著在場年齡最小的都要比自己大上幾歲,頗為納悶的嘀咕道。

“阿婆,你該不會又糊塗了吧?”

“大家明明都已經會了呀?我也會了呀?”

小丫頭說的是實話。

因為她旁邊幾個年齡比較大的娃娃,都已經開始無聊的在沙子上畫塗鴉了。

“你個娃娃,哪來這麼多廢話啊?”

“讓你學就學,這是給你們打基礎。”

“彆到時候,真要用起來就忘了該怎麼寫了。”

由於下雨的原因,神婆的這節課足足教了兩個時辰。

也不知道是不是李伯陽的錯覺。

他總覺得在宣布下課的時候,那神婆有意無意的朝著自己的方向看了一眼。

【今天教的都是些簡單的基礎字?還是說她每天教的都是這些字?】

狐疑的回憶著那些再基礎不過的文字,李伯陽發現神婆今天教的字都是入門級彆的。

哪怕是像自己這種隻能夠用“看”的偷學者,都能夠很輕易的通過嘴型和含義來矯正這些字的發音。

重要的是,那神婆並不是讓孩子們死記硬背。

在許多時候,李伯陽都能夠看到神婆列舉了一係列同讀音的字。

從易到難、從簡到繁……

在沒有拚音的這個時代,李伯陽甚至覺得那些真正的識字先生,都不一定有神婆教的那麼好。

畢竟啟蒙和教學,終究是兩碼事。

前者不需要多麼高深的學問,通俗易懂、簡單明了才是最關鍵的。

想想前世古代那朗朗上口的三字經和百家姓,就知道啟蒙的標準是什麼了。

【其實真要這麼看的話,那些錯彆字還真不一定就是錯彆字……】

再次抬頭看向了牆壁上的《卜秘九章》。

李伯陽看到了大丫頭和自家娘親寫的那幾個“錯彆字”。

或許是千年前與千年後的文字差異……

又或許是那些字在不同的地區本就有著不同的寫法……

【所以說,彆的穿越者為什麼能夠這麼輕鬆的就熟悉穿越後的語言和文字啊?】

【他們難道就沒遇到過這種文字演變的事情嗎?】

想一想秦朝統一中國之前那複雜的文字體係,李伯陽就倍感頭疼。

如果這個世界同樣沒有一個統一的中央文字。

那麼來自於《卜秘九章》上的文字,大概率是千年前淮江附近的地區文字。

這意味著,李伯陽想要正確讀完這《卜秘九章》的難度又增添了幾分。

失之毫厘、差之千裡這個道理。

在文字語言的翻譯領域體現的再明顯不過了。

【手裡明明有一本秘籍,卻因為語言問題被攔在門外,這種事估計也就隻有我這個穿越者才能夠遇到吧?】

☞☞月票☜☜☞☞推薦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