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不期而遇(1 / 1)

推荐阅读:

“噗嗤”一聲,長槍入肉。

在渾邪王的騎兵正式開始逃亡之時,孟煥帶著鐵騎,已經進入到高速衝鋒的模式。

先提速者追擊後起身的人,強大的勢能帶著崩山之勢,重重的鑿進了渾邪王的軍陣中。

孟煥毫不客氣,一杆長槍出擊,或挑,或刺,或衝鋒。

所過之處,如入無人之境。

“嗚~~”

一聲悠長的號角聲響起,孟煥瞅準正在吹響牛角號的匈奴斥候,立刻從腰間取下兩杆短矛,硬頂著回身劈砍的敵人,兩矛中斷了求援的號角聲。

追擊,比迎麵突刺要來得更安全。

身後第一排騎士隻需要稍微調整一下騎槍的角度,伸手往前一遞,便如同針戳氣球一樣,將身前的敵人刺落下馬,化作鐵蹄下的泥濘。

“渾邪王!安敢與我一戰!!”

聽著身後孟煥的叫囂聲,渾邪王根本不敢回轉馬頭,發出一連串問候先祖的怒罵。

“可恨的小賊欺我老無力,但凡本王再能年輕二十歲,本王非要親手將他挑落下馬。”

兩方人馬一邊咬尾追擊,一邊在慢慢起速中,正在逐漸拉開距離。

軍陣交鋒,與匈奴人的一擁而上,就在這一點上分出了些許利弊。

論及會戰,軍陣在縮減自己的觸敵麵積,慣用局部精銳的輪流頂替,來與敵人做周旋。

可在追擊戰事之上,反倒是匈奴人那種化整為零的打法,看似亂糟糟,卻反而能在運動戰與殲滅戰之中取得更大的勝利成果。

就比如說現在,一方在逃,另外一方真正起到砍殺和決定性作用的,其實還是第一排精銳甲騎。

軍陣的章法就如滔天巨浪,前浪拍擊,漏下的敵人便交由二陣、三陣,往後一浪又一浪的衝刷敵陣。

可是當敵軍開始奔逃之時,五千人的軍團,真正能做出攻擊動作的,往往隻有一半不到的人數。

左右兩側,一方是李氏就任的左軍校尉,一方是郿縣白氏家族就任的右軍校尉。

二者見著到手的功勳即將逃散,恨不得給戰馬插上翅膀,追上去把渾邪王給帶回來。

“將軍,散陣吧!”

“是啊,將軍,把陣型散開,能獲得多少軍功,大家各憑本事!”

聽著耳畔兩位校尉的聲音,孟煥冷著臉,手上動作不停,反問著二人。

“大漢軍法,以勝優先,次之則觀其戰損,剛剛的號角聲爾等不曾聽見嗎?”

“此戰已然達成目的,能追上最好,追不上也有功無過,團結休屠部後,吾殺渾邪王如探囊取物,若是中伏,前功儘棄,有過無功!”

孟煥記得,在漢武一朝,衛霍之後,漢武帝還曾培養過一個神奇的外戚大將軍。

此人與李廣一字之隔,名曰李廣利,但是實際二人並無太多血脈關聯,人生也無交集,又稱貳師將軍。

與衛青、霍去病起勢一樣,漢武帝也曾對他予以厚望,希望他能繼續衛霍未完成的功績。

隻可惜,縱觀古今,衛青、霍去病已是外戚將軍的巔峰,從此再無人可以超越。

貳師將軍打仗其實還是有些能力的,隻是拿來和衛霍比較,就難免有些強人所難。

主要是這位倡優出身的將軍,在二征大宛的高光時刻以外,要麼慘勝,要麼出征變突圍,換成漢武帝早期,讓貳師將軍享受一下李廣的待遇,恐怕得罰的家徒四壁,最後慘死東市。

偏偏貳師將軍初征大宛,皆戰損八成以上,不升不降,隻是遭遇聖旨詰問,這就很神奇了。

《史記·大宛列傳》有記:引兵而還。往來二歲。還至敦煌,士不過什一二。

想當初李廣不也是如此?馬邑之謀無功而返,龍城之戰兵敗被俘,漠南之戰旅遊觀光,陪博望侯刷個功勳還遇到張侯爺迷路,自己慘遭單於主力爆錘,大場麵漠北之戰好不容易求到主戰場,自己更是在漠北之戰也迷失了一回,錯失合圍單於的機會。

得虧李廣死得早,不然也要跳出來替自己喊冤:“我也有客觀原因,打個輔助位,結果老是和軍臣單於撞個滿懷!五千打十萬,斬獲兩倍之敵,我還能突圍而出,憑什麼泯滅軍功後還要罰金買罪?”

孟煥覺得,自己可能無法與貳師將軍相比較,畢竟,現在的大漢軍法隻問結果,不問過程。

不然曆史上李廣偏師遇主力,張騫迷路失期,也不會最終贖金免罪,張騫的封國博望也因此被除國。

彆說戰損八九成,按漢律,戰損三成者就有可能免其功,戰損泰半有過無功,八成的戰損,足以讓他逃亡西域,終身不敢再入關中。

以前自己沒人沒權,不拚一把,如何能建功立業,可現在他是一支主力騎兵的主帥,這些人還都算是李、楊與郿縣父老嘔心瀝血讚助的子弟兵,如何能行險事?

孟煥否決提議,大軍繼續保持陣型,就算是與渾邪王之間的距離在逐漸拉遠,他也沒有絲毫要放開陣型的打算。

與有些焦急的漢騎們不同,孟煥一邊追擊,也還在一邊期待著什麼。

在眾人焦急的追逐之中,遠方開始響起陣陣廝殺之聲。

渾邪王驚愕,迂回繞行,勢必又要給身後的漢騎縮短距離,加大逃離的難度。

等到一逃一追兩支軍隊臨近之時,渾邪王才愕然發現。

“難怪本王的援軍遲遲不歸,這小賊居然摸到了本王身後!!”

“兔子養的小賊,要不是本王也在身後設伏,怕不是要給你抄了後路,直接被灌死在休屠的草場之上。”

前方自己王廷主力萬騎呼衍部,正在和一支約莫五千騎的漢軍展開殊死拚殺。

從戰況來看,漢軍以兩支騎隊為主,左軍為首者樣貌與烏孫、匈奴人無異,右軍為首者不過一個乳臭未乾的少年郎。

不是趙德邦與唐柿,又是何人?

本來二人迂回遠行,本意是想趁著渾邪王帶走了大部主力,再入一次王廷,給渾邪王留下點小驚喜。

結果兩方主將心有靈犀,各自都有算盤,兩支奇兵不期而遇。

在經曆了一輪大眼瞪小眼之後,號角聲響起,呼衍萬騎一動,唐柿與趙德邦便直接正麵衝殺上去。

二人朝夕相處,彼此間已有默契,一人從左側迂回,一人以右側突進,避開中央的大部,像手術刀一般,精準的替匈奴人修剪兩側散亂的騎兵。

匈奴中間追逐,則兩騎隊左右穿插,像是擋拆遮掩一樣,一隊不停的由外向內穿插切割敵陣,一隊則是沿著前隊切割出的散兵,一次衝鋒便是千人踏碎成泥。

就像是三支騎兵同步競走打轉一般,渾邪部越是嘗試想要堵住這兩隻小老鼠,左突右閃之下,本體原本散亂但還算密集的騎陣已經散作一盤散沙。

遠處疾馳而來見到此景的渾邪王,感覺自己心臟都要跳出腔外,急忙怒喝。

“蠢貨!撤!!快撤退!!”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