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漢:從絲綢之路開始 > 第14章 烏孫之盟(一)

第14章 烏孫之盟(一)(1 / 1)

推荐阅读:

幾日以來,孟煥謝絕了所有的探望,安心居家養傷。

閉關模式開啟,他乾脆靜下心來好好的在自己構築的和平地圖與規劃上修修補補,憑借著前世對世界地圖的記憶,繪製著他錯漏百出的新世界地圖。

安息與帝國傻傻分不清楚,乾脆都給他寫上。

隻要是搞不清楚現在情況的地域,孟煥全部用羽民、氐人、長股、貫胸等山海經國家記錄。

就連東邊海岸以東的東瀛洲他也沒放過,用靖人,這些和哥布林、地精相似的標識,打上了一個類人物種的異獸標簽。

並且重點打了一個“疑似徐福竊取長生藥後隱居之地”的標簽。

等到完工之後,孟煥特意請來張騫,就著這一副地圖與長篇大論的論述,開始對著張大使開啟忽悠,不是,是說服的嘗試。

一開始使團裡的玄甲騎還能時不時的聽見房屋內,張大使怒發衝冠的叫罵與嗬斥。

從早晨到夜晚,怒吼聲也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衰減,直到最後變成了沉默,隻有孟煥精神高亢的講述。

夜幕降臨,月兒高高掛在天空時,張騫這才一臉茫然的從孟煥屋中走出。

一邊走,還一邊嫉妒的說道:“一年三熟!一年三熟!!!”

“我一定要帶著他回長安,一定!”

“對,可以印證,我們可以先行印證,先讓陛下派人去南越,去交趾,隻要試種一年,就可以驗證這小子口中的寶地,這可是一年三熟啊,有此寶地,天下何愁饑荒?”

張騫的道心都快崩碎,一個塞北的秦人後裔能知道極西之地的事情,尚且還能接受,他很不明白,為什麼孟煥連交趾、南越的事情也了如指掌?

難道是當年項羽一把火燒得太狠了?所以這些東西,老秦人知道,楚人和漢人不知道?

“對,這小子出身百裡氏,孟西白三族之後,除了白氏一族是軍功流傳,孟氏與西氏都是耕種聞名的家族,也許……他們真的有?”

“彼其娘之的項羽,燒鹹陽城,燒阿房宮,你倒是把那些書籍都搬出來啊!!這些不比金銀財寶珍貴?”

一天暢談以後,孟煥語焉不詳的解釋,也是讓張騫聯想了很多,最後成功將一些文化與書籍的斷層,聯想到了項羽入主關中後那一把把大火之中。

孟煥不做解釋,任由他自己遐想萬千。

都已經決定要苦一苦異域的百姓們了,想必心胸豪邁的霸王,應該不會在意這些細節問題吧!

今晚,這兩位決定著大漢西域第一次訪問結果的人,注定徹底未眠。

豎日清晨,使館中玄甲四散而去,張騫更是盛裝出行,前往了王宮拜訪病重的昆彌。

緊接著,一場有史以來,大漢王朝第一次在西域展開的外交會盟,便正式在烏孫王廷中開始。

各國國王與使臣們雲集,一大早趙德邦就極其不爽的站在宮門外開始唱名,唐柿則是執筆記錄著一切。

日後這些都是可以言傳筆錄,取悅天子的浩蕩漢威。

“呈大漢天子詔令,烏孫昆彌特許,大宛國使臣,會盟覲見!”

“呈大漢天子詔令,烏孫昆彌特許,戎盧國使臣,會盟覲見!”

“呈大漢天子詔令,烏孫昆彌特許,精絕國國主,會盟參見!”

一連十三聲唱名,趙德邦都會根據對方的語種,一遍中原官話,一遍邦國語係,一一唱名。

這些國主和使臣又幾時見過這樣的場景,當那一聲渾厚的聲音響起,緊隨其後又是鐘鼓和鳴,牛角嗚咽,儀式感十足。

“不愧是大漢國啊,中原泱泱大國,傳承千年不朽,沒想到就連一個會盟,儀式都是如此濃重。”

“是啊,是啊,你聽聽,這又是鼓,又是鐘聲,又是牛角的,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看來我們得好好正視這個大漢國,彆看他打不過匈奴人,可人家匈奴人不也進不了大漢國的腹地嗎?不跟著他打仗,我們完全可以和他建交通商啊!”

這些邦國,不少國家都是近百年才逐漸興起的城邦之國,又有幾人見識過音律組合的魅力。

這些都是軍陣中用來傳播軍令的東西,可簡單組合之後,再加上獨特的儀式感,會盟還沒開始,就已經讓一些番邦小國心中生出了敬畏之心。

也讓張騫對身邊這位屈居他下位的秦人少年,有了不少好感。

這都是大國氣度的顏麵啊!

有人敬服,自然也就有人不服。

等到所有人陸續從宮廷正門走到大殿時,大宛國的蘭隆戈便冷哼一聲,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哼!故弄玄虛,華而不實。”

“你們這些人沒聽見人家大漢國是怎麼遣詞的嗎?覲見!”

“彆以為我聽不懂中原話,自上次你們使詐,僥幸擊敗了我,我可是專門研究了一番你們的語言。覲見一詞,是可以用在我們身上的嗎?”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孟煥也不生氣,反而是笑嘻嘻的說著:“大宛國的兄弟誤會了,在座的諸位,在下都早已探知,都是我西域諸國的年輕才俊,就算是使臣,不是國中的大臣,就是尊貴的王子王孫。”

“獵驕靡昆彌作為長我們一到兩輩的長者,又是西域數一數二的霸主,稱呼一聲覲見,並不為過吧!”

若是單指大漢,這些人自然不怕,可孟煥說話的時候,軍須靡站在了孟煥的身邊,這群人瞬間便啞口無言。

虎在遠處,自無懼也!

狼在身前,不可不畏!

昆彌已老,熬死了自己的長子,誰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去見天神。

軍須靡作為烏孫國第一順位繼承人的身份,有足夠的實力、身份,讓蘭隆戈閉嘴不言。

他不是毋寡,也沒有必要為了一個詞彙,去質疑烏孫想要稱霸的決心,該操心的是毋寡,而不是他這個城邦老二。

至於烏孫站台,其架勢也是趙高之心,路人皆知,大有一副借助大漢會盟的機會,公開表示烏孫國可為霸主的意思。

大宛不再置喙,其他邦國也不會貿然開口。

於是孟煥微笑的向張騫拱手,安安靜靜的站在他的身後,將舞台奉上。

“諸位!今日會盟,能有十四國參與,騫代大漢,感激不儘!”

“今日所議諸事,其實已經在會盟書中與各位提及,主要為二者。”

“這其一,便是與諸國建交通商,廣開西域門戶,與諸國通行便利,互往有無。”

宮殿的左右兩側擺滿了案幾,張騫第一條說出,各國之間就著間距不遠的案幾,瞬間就議論紛紛起來。

此時,精絕國國主尼雅俏皮的向孟煥眨眼邀功,主動上前問道:“既是互通有無,便有我們可以有無的物品,敢問漢使,大漢可予我們什麼?我們又需要為大漢準備什麼呢?”

張騫不動聲色的望了一眼孟煥,後者立刻安排人手,將謄抄者各國語言的往來清單奉上。

“很簡單,近日來張騫也曾考察西域物資,其中便有九種,可分為香料、果乾、玉器、金銀。”

“另外,也包括各自往西的發源地,隻要是我大漢未有之物,皆可貿易。”

“而我大漢,自然也有各位需要之物,絲綢、鹽巴、陶釜、銅鐵器,甚至包括前些時日,樓蘭刺客所用的弓弩,隻要各位開得起價,我大漢皆可貿易。”

前麵說到鹽巴、絲綢的時候,眾人還在斟酌,前者他們也有,缺但是不急需,後者聽都沒有聽過,完全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

絲綢這種東西雖然不是食品,但也經不住幾十年的時間摧殘,玄甲寨中本來還有幾件華服,可現在都已經自然損壞,西域未曾通商,平日裡匈奴都少見這種物件,更不會被匈奴人流通到西域。

故而,張騫也沒有解釋。

或許也不需要解釋。

在張騫告知,大漢能讓匈奴都聞風喪膽的鐵器、弓弩,也能進行貿易的時候,這些邦國瞬間炸了鍋,炒作一團。

就連一開始麵露不屑的蘭隆戈都瞪大了眼睛,突兀起身,厲聲喝問道:“國無戲言,漢使可為大漢做主?”

張騫點頭默然。

大漢通商,官方賣往南越、羌人的武器就有不少,幾乎都是從軍中退役下來的老物件,能高價售出,換來幾倍的金銀,一向是符合漢室皇帝喜歡節儉的傳統。

隻要大漢掌握煉製鐵器的技術,製作的物件比他們更精美,少許售出,不僅能大賺一筆,還能讓這些番邦互相大打出手,何樂而不為。

至於自己以後會不會落後挨打?

笑話,自夏始,諸夏後裔的各大王朝、國家,還從來沒有擔心過這個問題。

從來都是我們揍蠻夷,什麼時候能讓蠻夷揍我?

彆看商紂王昏聵,那也是能攆著犬戎、東夷暴揍的狠人,彆看長平之戰傷了趙國的元氣,人家依然能在來年從匈奴人手上出氣搶牛羊。

要不是草原上出現了一個bug,名叫冒頓單於……

反正,隻要不是掏乾家底的資敵,少量的貿易份額,張騫還是有把握談下。

“諸位,且慢激動,騫還有第二件事,要與諸位商議。”

“此其二,則是與諸國聯盟,組建聯軍,共伐匈奴!”

“敢問諸位,此事,爾等可否為各自邦國做主?”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