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初棠將十畝地做了規劃,每畝地建兩個大棚。
棚的麵積小一些,保溫的效果也會好一些。
她沒有在大棚的地下安裝火龍,打算用土係異能將溫泉引到地下。
待天氣暖和,不需要熱度了,就將入口封住。
葉初棠沒有立刻回答孫楚的問題,反問道:“你覺得這二十個大棚應該如何安排?”
孫楚連忙說道:“菜肯定是要種的,畢竟周期短,一年能種好幾茬。但隻能在天冷之後賺錢,所以我建議隻種十個大棚,另外十個用來種水果。”
反季水果不論在何時何地,都十分暢銷。
而且完全不用愁銷路,就各個州郡的千金賭坊,便能將水果以高價銷售一空。
想著到,他湊近葉初棠。
“你有沒有現代的瓜果種子?以及果樹苗?”
現代的種子和果樹,都是在曆史的長河中,優勝劣汰留下的產物。
可比古代水果好吃多了。
尤其是那些經過不停嫁接之後,篩選而出的果樹。
不僅果子大,產量多,味道還極好。
葉初棠的空間有不少草本的瓜果種子。
至於果樹,日常能見到的品種,她都種了一棵。
用靈泉水來扡插枝條,便能得到一棵果樹。
她點了點頭,“種子和樹苗我都有,你覺得種什麼合適?”
孫楚聽到這話,雙眸都要浮現金元寶了。
“草莓、西瓜、香瓜、哈密瓜和聖女果,肯定是要種的,一年至少能賺兩次錢。
果樹的話,可以種蘋果、冬棗、石榴、脆柿和葡萄,品種就用現代改良款。”
說完,他問了一句。
“等大棚建成後,裡麵的溫度能達到種熱帶水果的程度嗎?”
種一些北方沒有的水果,定能賺錢如流水。
葉初棠不是搞農業的,搖了搖頭。
“不清楚,理論上說是可以的,我有種植相關的書,到時候整理出來給你。”
“行啊,我最近比較閒,就喜歡看書。”
“我看你是喜歡錢,隻要能賺錢,讓你做什麼都可以。”
孫楚連忙反駁,“殺人放火也賺錢,但我不做,我要做正經商人。”
他看著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百姓,又道:“等天氣暖和了,我要買些地,多建一些大棚,將各種瓜果都種上,解決窮苦百姓的就業問題!”
葉初棠被孫楚的話逗笑。
“挺有抱負的,但這隻能解決少量百姓的溫飽問題,不能讓西北發展起來,你有沒有興趣建設大西北?”
“有錢賺我就有興趣。”
“當然能賺錢,但肯定不如你的千金賭坊來得快。”
“放長線釣大魚?”
葉初棠點了點頭,“算是吧,要合作嗎?”
孫楚知道葉初棠不會坑他,立刻點頭。
“當然要,說說看,你打算怎麼發展大西北?”
他雖然不太了解現代西北具體是怎麼發展起來的,但他知道國家用了很多很多年,才讓西北脫貧。
葉初棠揉了揉被寒風吹得冰涼的耳朵,轉身往回走。
“回城聊吧,這戶外也太冷了。”
兩人去了天下樓。
孫楚在三樓給自己人留了個專屬雅間,裝扮得奢華又舒適。
他讓小二泡了壺花茶後,著急地問葉初棠。
“快說說,你的規劃是什麼?”
葉初棠有些口渴,喝了一杯梅花茶後才開口。
“能讓百姓都富起來,自然是搞養殖和種糧食。
想要做好這兩件事,就得先解決水源和交通的問題。”
孫楚點點頭,“西北多荒漠,全是沙土,且缺水嚴重,大部分地方都不適合養殖和種糧食。”
隻有像阿勒泰那樣的豐水區才適合發展。
“所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開辟河道,將大型河流的水引到各地,然後種固沙的樹,將荒漠綠地化。”
葉初棠很清楚,想要將荒漠變綠地,需要很多年。
但隻要去做了,且持之以恒,定能成功。
孫楚聽完葉初棠的計劃,劍眉微蹙。
“誰來前期投入?你知道需要花多少銀子嗎?”
哪怕他現在富可敵國,銀子也不夠用!
建設大西北,不是一人之力,或者幾人之力,就能做到的。
葉初棠看著眉頭都能夾死蒼蠅的孫楚,笑著道:“你急什麼,我可不會逞個人英雄,自然是以民養民。”
她會先免費發放由靈泉種出的糧食種子給百姓。
百姓想要收獲糧食,必定需要水來灌溉。
如此一來,挖河開渠的免費勞動力就有了。
而且,她會和百姓簽訂合同,待秋收時,以市場價的一半來收糧食。
彆看價格不高,但隻要糧食的產量能上來,百姓賺的也不少。
畢竟朝廷免了三年賦稅。
第二年。
百姓可以花錢買品質更好的種子,也能種自己收獲的種子。
後者的產量雖然不如靈泉滋養的種子,但比普通種子的產量要高很多。
當百姓嘗到種地的甜頭後,便會想要更多的耕種麵積。
麵積從哪來?
自然是種樹,將荒漠變綠洲!
至於養殖。
隻要替百姓找好銷路,便能讓他們擴大養殖規模。
一旦養的牛羊多了,就需要更多的青草。
青草從哪來?
短期,可以沿著河道人工種植。
由種地的農戶來種,然後換取牛羊的糞便來當肥料。
長期,自然也是荒漠變綠洲。
孫楚聽完葉初棠的規劃,佩服得豎起大拇指。
“你以前是不是農業規劃局的?”
葉初棠白了孫楚一眼,“你但凡多讀點書,也會知道這些常識。”
孫楚沒種過地,也沒看過相關的書,還真就對農業一竅不懂。
但他並不覺得這是什麼難以啟齒的事。
“彆嫌棄我,我就是個普通人,是你太逆天了。”
說完,他問道:“以如今的天氣來看,再過一個月才能春播,你打算什麼時候免費發放種子?”
葉初棠將杯子裡的梅花茶一飲而儘。
“等雪融路通,百姓領救濟糧的時候。”
孫楚又給她添了一杯。
“免費的東西定會遭心思不正之人的惦記,要怎麼應對?”
種子也是糧食,能賣也能吃。
葉初棠挑了下眉,調侃道:“孫公子是生意人,難道沒有辦法對付白嫖黨?”
“當然有,那就讓免費領種子的百姓交保證金,然後讓各村的裡正監督,隻要用心種糧的農戶,不管將來收成如何,都會歸還保證金。”
“你信不信,隻要涉及到銀子,就不會有百姓來領種子?”
不到萬不得已,農戶是不會將預留的種子吃掉的。
在百姓不確定免費種子能帶來更多的產量時,是不會放棄已囤的種子,去花錢另“買”的。
孫楚當然知道一旦涉及銀子,百姓就會退縮。
他笑著道:“隻要官府給百姓施壓,他們不想領也得領。”
如此一來,百姓肯定會對官府有怨言。
但秋收之時,他們不僅能看到收成,還能拿回保證金,所有的不滿和抱怨都會變成感激。
最關鍵的是,百姓會因花了錢,更加重視作物。
葉初棠原本不想將百姓逼得太緊,隻讓裡正監督就好。
可聽了孫楚的分析,她覺得還是收保證金的好。
“經商這塊,我還真比不過你,就按照你說的,讓官府逼百姓出種子押金。”
葉初棠的誇獎,讓孫楚心情愉悅。
“如今大雪封路,朝廷要怎麼給百姓發救濟糧?”
“最多半個月,路就通了,你可以將種子店開起來了。”
孫楚一口答應下來,“行,我馬上去安排,三天內搞定。”
說完,他問道:“隻賣糧食種子,不賣彆的?”
葉初棠端起茶杯,吹了吹冒著熱氣的花茶。
“我手裡的瓜果蔬菜種子,不足以支撐全民種植,你若想賣種子,就得自己采收種子。而且那些雜交種子,是繁殖不出種子的,比如無籽西瓜。”
聽到這話,孫楚的眼睛亮了起來。
“我來這三年了,確實沒吃過無籽西瓜,若我們能將種子培育出來,又能大賺一筆。”
葉初棠見孫楚半句不離錢,
“無籽西瓜的種子並不難培育,我稍後將農業相關的書給你,你自己慢慢研究,但一定要注意,彆被人看見。”
雖然有“鬼盜”背鍋,但麻煩還是越少越好。
“放心,我可不想被當成異類,不該出現在這個時代的書,我一定會藏好。”
孫楚說完,想起了一件事。
“有人想建琉璃大棚,在冬日裡養花,這生意接不接?”
能建得起大棚的,不是官員就是富商,不缺銀子。
“接,琉璃在古代是稀罕物,尤其是透明度高的琉璃,可以賣出天價。”
孫楚也是這麼想的。
他最喜歡薅富人的羊毛!
“行,那我就按現代的建築收費方式,用麵積來定價。”
“你自己看著辦。”
葉初棠說完,起身準備離開。
孫楚連忙叫住她,問道:“你說,我們開一個手工坊,用玻璃做工藝品怎麼樣?”
在現代,引導客戶親手做陶瓷和玻璃,不僅火還賺錢。
葉初棠斜睨了孫楚一眼。
“手工坊在現代是人人都能負擔得起的消遣,可在古代,你覺得有幾個人玩得起?”
“這倒也是,等我有空了,我就玩一玩玻璃,看能不能做出工藝品。”
葉初棠很早以前玩過工藝玻璃,做了不少草藥模型。
“我若不忙,一起。”
說完她就離開天下樓,回了祁府。
祁宴舟還沒回來。
葉初棠關上臥房的門,進空間。
她將各種果樹的枝條都剪了一些,泡在靈泉水裡發根。
又去將關於農業的書都找了出來。
然後去了堆放種子的集裝箱,將準備在大棚種植的種子取出了一部分。
忙完,她出了空間。
然後找了個木箱,將農業相關的書籍裝了進去,上鎖。
“青平,你將這箱子送去天下樓,親自交到孫公子的手上。”
葉初棠沒有給鑰匙青平,因她知道孫楚能解開古代的簡易鎖。
“是,夫人。”
次日。
三月三,上巳節。
一個祈求豐收和祛病驅邪的日子。
除了寒冷的北方,其他地方都已經暖和起來了。
草長鶯飛,正適合踏春。
大家一般都會邀約親朋好友去河邊飲宴,洗浴,踏青。
可在寒冷的西北,沒辦法進行這些活動。
百姓一般都在家供奉神明,用雪化水來祓禊。
葉初棠入鄉隨俗。
祁家人一大早就去了佛堂,齋戒上香,祈求神明庇佑。
隨後用燒熱的“無根水”洗臉洗手,驅除邪祟。
忙完,差不多就中午了。
吃午飯的時候,金枝從棠舟院的小廚房端了一些用薺菜煮的雞蛋出來。
西北太冷,這時候還沒有薺菜。
葉初棠愛吃薺菜餃子,在空間種了一些。
祁老夫人看著清香誘人的碎殼雞蛋,笑著道:“托阿棠的福,在天山郡也吃上薺菜煮雞蛋了。”
三月三,薺菜賽神仙。
葉初棠笑了笑,“天山郡的環境雖然艱苦,但我們絕不會過苦日子。”
說完,他看向金枝。
“金姨,你將雞蛋拿一些交給青平,讓他安排人給孫楚和義兄送去,剩下的分給大家吃。”
“是,夫人。”
吃完飯,葉初棠去了女子學院。
因短期之內招收的女子不會太多,學院的麵積和二進房差不多。
書籍桌椅之類的,都布置好了。
尤其是醫書和藥材,隻要是市麵上能買到的,都有。
次日。
是女子學院開學的日子。
總共來了八個官家千金,且都是由官員送來的,給足了葉初棠麵子。
宋景寧以皓月公子的名義出現。
“這女子學院也是華庭書院的分院,宋家希望求學不僅是男子的特權,也希望女子能學有所成,被人尊敬。”
掌聲響起的同時,鞭炮聲也響起。
葉初棠一把扯下遮住牌匾的紅綢,露出了學院的名字。
英華書院。
她希望女子能英姿颯爽,滿腹才華。
當然,僅靠讀書學藝是不可能改變古代女子地位的,但能讓她們在將來多一個選擇。
來恭賀的人不少,來圍觀的人更多。
這女子書院,可是北辰國頭一家!
葉初棠和崔舒月將大家領進書院,詳細地介紹了一下書院,以及之後的發展。
但現階段,因隻有兩個先生,便一人教四書五經,一人教醫術。
官員太清楚葉初棠的醫術有多厲害了。
他們被突如其來的驚喜砸中,高興溢於言表,紛紛叮囑女兒好好學醫。
葉初棠看著激動不已的官員,一盆涼水潑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