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4章 傳位太子(1 / 1)

推荐阅读:

皇權交替,山河新章

京城中,那座巍峨壯麗的皇宮於晨光熹微中,被金色光輝溫柔籠罩。

琉璃瓦與漢白玉石階,仿若被鍍上神聖金邊,禦花園內奇花異草隨風輕搖,芬芳陣陣,五彩蝴蝶穿梭花叢,勾勒出寧靜祥和之景。

然而此刻,禦書房內氣氛卻凝重壓抑,仿若暴風雨將至。

皇上身著常服,端坐在雕龍畫鳳、儘顯無上威嚴的書桌後。

歲月在他麵容刻下痕跡,顯得疲憊,可眼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皇後儀態萬方,靜靜坐在一旁,神色間滿是對未來彆樣生活的期待與憧憬。

隨著太監尖細悠長的嗓音在殿外響起:“宣二皇子南宮宴、二皇子妃白玲瓏、太子、太子妃,還有各位皇子覲見——” ,

腳步聲由遠及近,眾人依次踏入禦書房,整齊恭敬地行了大禮。

皇上抬手示意,聲音平和又帶著威嚴:“都免禮,坐下吧。”

眾人謝恩後,小心翼翼落座,心中暗自揣測父皇,此次被召見的目的。

皇上目光緩緩掃過眾人,最終落在南宮宴和白玲瓏身上,輕聲說道:“宴兒,玲瓏,你們這些日子為朝廷、為百姓所做的一切,朕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宴兒,你主持修訂律法,讓刑罰更加公正合理,百姓們對律法更添信任;

玲瓏你興辦義學,讓更多孩童有了讀書識字的機會,開啟民智,功不可沒。

樁樁件件,皆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南宮宴和白玲瓏,急忙起身謝恩,南宮宴微微頷首,恭敬說道:“父皇讚譽,兒臣愧不敢當。

身為皇室子弟,為國家百姓效力,是兒臣應儘之責。”

白玲瓏也笑著說:“是啊,父皇,能為百姓做點實事,是兒媳的榮幸,不過是些分內之事罷了。”

這時,皇上微微歎了口氣,神色滿是感慨:“朕在位多年,從登基之初平定內亂,到後來推行新政、發展農桑、整飭吏治,哪一步不是殫精竭慮。

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朕也深感力不從心,是時候退下來享享清福了。

朕決定將皇位傳給太子 ,往後這江山社稷,便交到他手上。”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麵麵相覷,禦書房內瞬間安靜得落針可聞。

太子率先回過神,急忙起身,“撲通”一聲跪地,聲音帶著惶恐與不安:“父皇,兒臣恐難當大任,這皇位……兒臣雖一直學習治國理政,可深知朝堂局勢複雜。

各方勢力盤根錯節,邊關雖無大戰,卻也隱患未除。

兒臣生怕登基後稍有差池,辜負父皇期望,有負百姓信任,動搖江山社稷。”

皇上擺了擺手,打斷他的話:“太子,你自小接受皇家悉心教導,為人寬厚仁慈,又有治國理政之才。

這些年朕讓你參與諸多朝政,從主持祭祀大典到處理藩屬國事務,你都處理得有條不紊。

你心懷天下,能虛心納諫,這皇位非你莫屬。

朕相信你定能將江山社稷治理得更加繁榮昌盛。”

皇後也在一旁輕聲勸道:“太子,這些年你父皇為這天下操碎了心,也該歇歇了。

你就安心接過這重擔,莫要辜負了你父皇的期望。

你父皇在位時,為你鋪好了路,朝中諸多忠良之臣定會全力輔佐你 。

母後看著你長大,你的能力和品性,為娘最清楚不過,隻要你堅守本心,以天下蒼生為念,定能成為一代明君。”

太子仍有些猶豫,眼神不自覺地看向身旁的太子妃,太子妃輕輕點了點頭,鼓勵道:“殿下,皇上和皇後娘娘所言極是,妾相信殿下定能擔此重任,妾也會一直在殿下身邊,與殿下共擔風雨。”

幾位皇子紛紛表態,三皇子心想這皇位是和我沒戲了。

還是當個閒散王爺吧,保命要緊。

上前一步,拱手說道:“太子哥哥宅心仁厚,平日裡對我等關懷備至,又在朝政上多有建樹。

臣弟堅決支持,太子哥哥登基,日後定當全心全意輔佐,為我朝繁榮貢獻力量。

若有二心,天地共誅。”

五皇子也急切道:“臣弟願為太子哥哥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如今我朝正處盛世,相信在太子哥哥帶領下,定能更上一層樓。

臣弟雖不才,但也願在朝堂為太子哥哥分憂,不管是處理政務還是領兵作戰,隻要太子哥哥一聲令下,臣弟萬死不辭。”

其他皇子也紛紛附和,一時間,禦書房內討論聲此起彼伏。

待眾人聲音漸漸平息,皇上看向南宮宴,眼中滿是期許:“宴兒,朕與皇後、太後也想趁著身子骨還硬朗,去享享清福。

你王府清幽雅致,我們過去住些時日,你和玲瓏可願好好招待?”

南宮宴微微一愣,隨即微笑應道:“父皇、母後和太後能來兒臣王府,是兒臣和玲瓏的榮幸。

兒臣定會和玲瓏把王府上下好好布置一番,讓父皇、母後和太後住得舒心,吃好喝好,享儘天倫之樂 。”

白玲瓏也笑著說:“是啊,父皇,兒媳定當親自操持,讓祖母、父皇、母後在王府的日子開開心心。”

皇上欣慰地笑了:“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

接著轉頭對太子說道:“太子,待你登基之後,要廣納賢才,以民為本,切不可有絲毫懈怠。

朝堂之上,人才是根本,要善於發掘人才、重用人才,讓真正有能力的人為國效力。

對百姓要輕徭薄賦,關心他們的生活疾苦,隻有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太子鄭重地點頭,說道:“兒臣定當銘記父皇教誨,不負天下百姓。

兒臣會每日早起,勤勉處理政務,虛心聽取大臣們的意見,製定合理政策。

也會定期微服出巡,了解民間真實情況,確保各項政策能真正惠及百姓。”

隨後,眾人又就登基大典的籌備、朝政的交接等事宜進行了詳細討論。

天色漸暗,夕陽餘暉透過雕花窗戶灑在禦書房地麵,形成一片片金黃光影。

商議完畢,眾人起身告辭。

走出禦書房,南宮宴和白玲瓏並肩走在皇宮長廊上。

白玲瓏輕輕歎了口氣,說道:“沒想到父皇竟有如此想法,這皇位的交接,也不知是否能一切順利。

朝堂局勢複雜,各方勢力暗流湧動,太子雖得人心,但仍有諸多潛在威脅。”

南宮宴微微皺眉,神色凝重:“是啊,不過太子為人穩重,又有朝中大臣支持,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確保皇位平穩交接。

我也會暗中留意朝中動向,若有異動,定能及時察覺並應對。

你也莫要過於憂心,一切都會順遂的。”

回到府中,南宮宴和白玲瓏將此事告知府中眾人。

暗一、暗二等人聽聞後,皆是驚訝不已,但也為即將到來的皇室駕臨感到興奮。

暗一說道:“能迎接陛下等人到府中,屬下定會全力以赴,保證府中安全。”

暗二也在一旁附和:“可得把府裡好好拾掇一番,可不能出半點差錯。”

第二日清晨,天色尚未大亮,皇宮的勤政殿內卻早已燈火通明。

隨著一聲聲“皇上駕到”的高呼,皇上在眾人簇擁下步入大殿。

眾大臣紛紛跪地行禮,高呼萬歲。

皇上走上龍椅,緩緩坐下,目光掃過殿下群臣,說道:“昨日朕已在禦書房向皇室宗親宣布,朕決定退位,將皇位傳給太子,從明日起,朕便是太上皇了。

今日朝堂,便是要與眾愛卿商議此事。”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炸開了鍋,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宰相林宇率先出列,跪地說道:“陛下,這皇位傳承乃國之大事,還望陛下三思啊。

陛下在位多年,國泰民安,臣等實在不舍陛下退位。

陛下英明神武,這些年帶領我朝走向繁榮,如今許多政策仍在推進之中,陛下若退位,臣等擔心後續事宜難以順利進行。”

皇上微微一笑,說道:“林愛卿,朕心意已決。

太子仁厚賢德,且能力出眾,定能帶領我朝走向更輝煌的未來。

朕這些年推行的政策,太子一直參與其中,十分清楚。

他定會將這些政策繼續貫徹落實,甚至能做得更好。

朕也想在這暮年之際,好好享受一下生活。”

這時,吏部尚書李銘站了出來,說道:“陛下,太子雖賢,但這登基大典關乎國體,需得從長計議,精心籌備,方能彰顯我朝的威嚴與莊重。

從大典的儀式流程,到參與人員的安排,每一個環節都不容有失。

且新皇登基,各項規章製度或許也需重新梳理,這都需要時間和精力。”

皇上點了點頭,說道:“李愛卿所言極是。

此事就交由禮部和內務府共同負責,務必辦得隆重而周全。

禮部尚書要精心設計儀式流程,確保每一個環節都符合皇家禮儀;

內務府則要籌備好大典所需的一切物品,從龍袍皇冠到宮殿裝飾,都要儘顯皇家風範。”

兵部尚書周武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在皇位交接之際,邊疆防務也不可鬆懈。

臣願加強邊境巡查,確保我朝疆土安全。

如今邊關雖無大規模戰事,但仍有一些小股勢力蠢蠢欲動,臣會增派兵力,加強巡邏,一旦發現異常,立即上報並采取行動。”

皇上欣慰地說道:“有周愛卿在,朕便放心了。

眾愛卿皆要各司其職,全力輔佐新皇。

新皇初登基,需要各位愛卿的支持與幫助,切不可因皇位更替而懈怠政務。”

眾大臣紛紛跪地領命。

隨後,又有大臣提出一些關於朝政過渡期間的問題,皇上一一耐心解答。

早朝一直持續到日上三竿,才在一片莊嚴肅穆的氛圍中結束。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皇宮內一片忙碌。

禮部和內務府的官員們日夜操勞,精心籌備著登基大典的各項事宜。

禮部尚書召集一眾精通禮儀的學者,查閱大量古籍,力求大典儀式完美無缺;

內務府則派出眾多采買人員,奔赴各地,挑選最上等的絲綢、珠寶等物品,用於製作新皇的龍袍和宮殿的裝飾。

太子則在皇上的親自教導下,更加深入地了解朝政事務。

他每日與大臣們商討政務,學習如何處理國家大事,如何平衡各方勢力,如何製定有利於百姓的政策。

皇上將自己多年來處理朝政的經驗和心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太子。

從與大臣的溝通技巧,到應對突發情況的策略,事無巨細。

太子也十分用心,每日早早起床,閱讀奏章,遇到不懂之處,便虛心向皇上和大臣們請教。

南宮宴和白玲瓏,也沒有閒著,南宮宴一邊協助太子熟悉政務,一邊著手安排王府的接待事宜,對王府的侍衛進行調配,確保安全萬無一失。

白玲瓏則憑借細心,將王府的每一處都布置得溫馨舒適,還準備了各種適合,長輩的美食和娛樂活動,力求讓皇室眾人在王府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