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 章 旱災(1 / 1)

推荐阅读:

天色未亮,京城尚被濃稠的墨色包裹,鎮南王南宮宴身著繡著蛟龍暗紋的朝服,闊步邁向皇宮。

他身姿筆挺,腰間玉佩隨著步伐輕晃,沉穩的腳步聲在寂靜街道上回響。

“鎮南王留步!”

禮部尚書李大人,從後麵小跑追來,體態富態的他跑得氣喘籲籲,官帽上的流蘇跟著亂顫。

“王爺,您這走得也太快了,我這老胳膊老腿都快跟不上咯。”

李大人笑著打趣,臉上堆滿討好的笑意。

南宮宴微微側身,拱手回禮,神色平靜:“李大人,早朝將近,我想著早點到,整理下思緒。”

李大人湊近,壓低聲音說:“王爺心係朝堂,真是我朝之幸。

不過最近朝堂上暗流湧動,也不知道今天小,又會出什麼幺蛾子。”

正說著,吏部侍郎陳大人和新任工部員外郎,趙大人結伴走來。

陳大人身形清瘦,眼神透著精明,遠遠就拱手道:“鎮南王,李大人,今日氣色不錯啊!”

趙大人則滿臉崇敬,恭敬說道:“鎮南王,久仰大名,下官初入朝堂,往後還望王爺多多關照。”

南宮宴微微點頭,神色溫和:“都是為朝廷效力,互相幫扶是應該的,有什麼問題,趙大人儘管開口。”

眾人一路說著話,很快來到金鑾殿。

大臣們按序站定,殿內安靜肅穆,隻等皇上到來。

“皇上駕到!”

隨著太監尖細的嗓音,眾人紛紛跪地行禮。

皇上剛在龍椅上坐定,一位傳旨太監神色慌張,匆匆跑上殿,高舉加急文書,聲音發顫:“啟稟皇上,青州八百裡加急!”

皇上臉色一沉,接過文書,快速瀏覽後,猛地將文書拍在龍案上,怒聲說道:“青州大旱數月,莊稼絕收,災民流離失所,這可如何是好?”

滿朝文武頓時炸開了鍋,交頭接耳,神色憂慮。

鎮南王南宮宴上前一步,單膝跪地,朗聲道:“父皇,兒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在,青州周邊設粥棚,開倉放糧,先穩住災民,防止他們四處逃荒引發混亂。”

戶部尚書麵露難色,出列道:“陛下,國庫雖有存糧,但各地都有需求,若大量調糧去青州,其他地方後續供應怕是會短缺。”

三皇子南宮逸站出來,拱手說道:“父皇,兒臣建議從臨近青州的州縣先調配部分糧食救急。

同時派欽差大臣,前去實地勘察,監督賑災糧款發放,防止貪汙。”

四皇子南宮華緊接著說:二哥“三哥所言有理,不過臨近州縣糧食儲備有限,調運也需時間。

兒臣覺得可以,向京城的富商大戶募捐,補充物資。

另外,招募水利工匠去青州規劃水利設施,為長遠抗旱做準備。”

太子南宮睿皺著眉,上前一步:“四弟,募捐雖能解一時之急,但容易引發民間不滿,不是長久之計。

當下應優先合理分配現有資源,比如暫停一些非緊急的朝廷工程,節省人力物力投入救災。”

五皇子南宮陽出列,神色憂慮:“父皇,兒臣聽說有災情,怕再出現疫病。

一旦有瘟疫隨災民擴散,後果不堪設想。

兒臣建議派,太醫團隊攜帶防止出現疫病。

皇上聽完,沉思片刻,看向南宮宴:“宴兒,你覺得誰適合擔任這救災欽差大臣?”

南宮宴思索片刻,拱手道:“宰相王大人德高望重,理政經驗豐富,若由他牽頭,定能協調各方,高效救災。”

宰相王大人趕忙出列,跪地領命:“陛下,老臣願為朝廷分憂,隻是救災事務繁雜,需各部全力配合。”

皇上點頭:“王愛卿儘管放手去做,朕命各部全力配合。

戶部尚書,即刻清點國庫糧食;

工部尚書,挑選工匠待命;

禮部尚書,向各州府發出救災倡議。”

眾大臣紛紛領命。

七皇子南宮銘麵露擔憂,說道:“父皇,兒臣擔心災民逃荒途中安全,若無人護送管理,恐怕會遭山賊土匪劫掠。”

鎮南王南宮宴接話道:“七弟所言極是,可派部分官兵沿途護送,在安置點設置治安崗哨維持秩序。”

皇上看向兵部尚書:“兵部能抽調多少兵力?”

兵部尚書出列,抱拳說道:“陛下,可抽調兩千精兵聽候調遣。”

皇上頷首同意。

工部尚書上前奏道:“陛下,修築水利設施物資需求大,時間緊迫,建議先啟用青州當地庫存,不足部分再從臨近州縣調配。”

皇上準奏:“務必保障水利設施順利修築,為青州長遠發展考慮。”

朝堂上你一言我一語,救災方案在眾人討論中逐步完善。

不知不覺,陽光已透過殿門,灑在金磚上。

皇上看著殿內眾人,神色欣慰:“今日諸位愛卿和皇子各抒己見,朕很欣慰。

青州災情嚴峻,但隻要君臣一心,定能渡過難關。

王愛卿,此次救災重任就托付給你了,務必讓青州百姓早日恢複安寧。”

宰相王大人跪地領命:“陛下放心,老臣定當竭儘全力,不負聖恩。”

早朝結束,大臣們陸續離開。

南宮宴走在最後,望著殿外天空,心中默默為青州百姓祈禱。

他深知,接下來朝廷將麵臨巨大挑戰,但隻要齊心協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回到王府,南宮宴顧不上休息,立即召集幕僚商討協助救災的細節。

他仔細研究青州的地理、人口等情況,製定詳細計劃。

與此同時,宰相王大人也在府邸忙碌,召集相關官員成立救災指揮中心,有條不紊地調配物資、安排人員。

大批救災糧食和物資迅速裝車,在官兵的護送下浩浩蕩蕩向青州進發。

然而,當糧食運抵青州後,南宮宴很快收到密報,竟有當地貪官勾結糧商,妄圖侵吞救災糧食。

在青州府衙後的密室裡,青州知府劉昌和當地,最大糧商孫富正謀劃著,他們的貪腐勾當。

知府劉昌滿臉貪婪,手指敲著桌子說道:“孫老板,這次朝廷運來的救災糧可是塊大肥肉,咱們可得好好謀劃謀劃。”

孫富眯著眼睛,臉上堆滿諂媚的笑:“大人放心,我都安排好了。

把那些新糧都,換成倉庫裡積壓多年的陳糧,再虛報損耗,這中間的差價,咱們可就賺大發了。”

“就怕上麵派人查啊。”

知府劉昌眼,中閃過一絲擔憂。

孫富拍著胸脯保證:“大人,您還信不過我?

我已經買通了,幾個負責發放糧食的小吏,到時候上下一口咬定,量他們也查不出什麼。

再說,這青州現在亂成一鍋粥,誰顧得上這些。”

兩人相視一笑,仿佛已經將那白花花的銀子收入囊中。

青州的一處災民安置點,長長的隊伍蜿蜒著,災民們一個個麵黃肌瘦,眼睛裡卻閃爍著對食物的渴望。

他們從四麵八方彙聚而來,拖家帶口,衣衫襤褸。

孩子們餓得哭鬨不止,大人們隻能無奈地哄著,聲音裡滿是疲憊。

終於輪到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打粥,他雙手顫抖著接過那碗粥,渾濁的眼睛裡瞬間充滿了憤怒。

“這是什麼粥!”

老者猛地將碗,往地上一摔,粥灑了一地,裡麵摻雜的沙子和石子在陽光下格外刺眼。

“皇上就發這樣的米,給我們吃嗎?

這是要活活,餓死我們啊!”

他的怒吼,像是點燃了火藥桶,周圍的災民們瞬間炸開了鍋。

“就是啊,這日子還怎麼過!

我們都快餓死了,就盼著朝廷的救濟糧,結果就給我們吃這個!”

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揮舞著拳頭,滿臉的不甘和憤怒。

他身旁,妻子緊緊抱著餓得奄奄一息的孩子,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我看這肯定,不是皇上的意思,皇上一向愛民如子,怎麼會讓我們吃這種東西。

肯定是有大臣貪汙,把好米給咱們換成了,這些摻了沙子的陳米!”

一個中年漢子皺著眉頭,大聲分析著。

他的話得到了,周圍許多人的讚同,人群中紛紛響起附和聲。

“對,肯定是那些貪官汙吏搞的鬼!

我們的命,怎麼這麼苦啊!

天災已經夠慘了,沒想到人禍更可怕!”

一位老婦人坐在地上,捶胸頓足,哭得撕心裂肺。

她的兒子在,旱災中已經去世,如今連一口像樣的救命糧都吃不上,讓她徹底崩潰。

“老天爺啊,你睜開眼看看吧,我們老百姓到底做錯了什麼,要受這樣的罪!”

一個年輕的母親跪在地上,望著天空,淚流滿麵。

她懷中的嬰兒,餓得連哭的力氣都沒有,隻能發出微弱的嗚咽聲。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憤怒、絕望、痛苦的情緒在人群中蔓延。

一些災民開始朝著,官府的方向湧去,他們想要討個說法,想要知道為什麼,救命的糧食會變成這樣。

人群越聚越多,情緒也越來越激動,場麵一度失控。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