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父王比她還刻苦?(1 / 1)

推荐阅读:

宋裕直到次日天剛蒙亮才回到王府,直接在王府裡酣睡了一整天。

宋時歡也特地吩咐了府裡人不要驚擾宋裕。

院子裡。

“最近這段時間都沒怎麼跟皇祖父聯係了。”

捧著書本,宋時歡眼含笑意。

“郡主從紫宸殿搬出來到現在,就沒再見過皇上了。”嬤嬤輕聲開口,“到底是在宮外,麵聖也麻煩些。”

“既如此,我給皇祖父寫封信吧。”

宋時歡眼中閃過一抹亮光,“正巧我也練了這麼幾天的字,雖說也沒有明顯的效果,但總能搏皇祖父一樂。”

下定決心後,宋時歡提起筆,緩緩寫下了給元祐帝的信。

“告訴六喜,一定要親手交給吳公公。”

而此時的紫宸殿。

批閱折子的間隙,元祐帝已經往外瞄了許多次。

“聽說那混賬昨晚在外徹夜未歸?”元祐帝冷哼道,“就這副模樣,怎麼能把朕的孫女給教好?”

“皇上,秦王昨晚隻是跟沈公子喝酒,並未有彆的舉動。”吳奇忙不迭的開口替宋裕解釋。

“你也彆老是替那個混賬說話。”

元祐帝心裡不滿極了,“他若是心裡有朕這個父皇,怎麼可能這麼久都不帶阿歡進宮來看朕?”

吳奇頓時語塞。

原來皇上是想孫女了。

“上次賞花宴若不是你說還有許多折子要批,朕都去禦花園了。”元祐帝毫不留情的給了吳奇一腳,吳奇欲哭無淚。

冤枉啊。

明明是皇上自己在殿裡來回踱步無法下定決心,他才敢鬥膽進言的。

吳奇苦哈哈的笑著,得了機會便灰溜溜的離開大殿,一出來便看到小徒弟使眼色,“師父,秦王府裡的小廝求見。”

秦王府的小廝?

吳奇雙眼發亮,“快帶他過來。”

一刻鐘後,吳奇隻覺得神清氣爽,端起一碗梨湯便進了殿。

“朕不是說過,不想喝梨湯。”元祐帝蹙了蹙眉。

“皇上,除了梨湯,奴才還給您帶來了解憂良藥。”吳奇老臉都笑成了菊花。

元祐帝見狀冷嗤一口,“你這老奴才,到底有什麼事兒。”

“福安郡主給您寫了信。”

元祐帝嘴角上翹,極為矜持的接過了信件。

看完後,元祐帝大笑出聲。

“怪不得阿歡不進宮來看朕,原來是要進女學,每日都在刻苦看書呢。”

“郡主果然有皇上當年風姿。”吳奇殷勤的拍著馬屁,正好拍在了元祐帝的心口上。

“那是自然,瞧瞧阿歡這一手字,假以時日,必定能成一番氣候。”元祐帝左看右看,都沒有把信放下。

他膝下也有不少孫輩,試問哪一個會給他寫信,問他最近吃的好不好,睡的好不好?

阿歡孝順啊!

“吳奇,去把朕私庫裡的靈芝拿一些給阿歡,彆把孩子累壞了。”

“奴才這就去。”

吳奇心裡高興極了,果然福安郡主就是皇上的解憂良藥。

晚上。

宋裕如同無事發生一般坐在了膳桌上,大口大口的用膳。

宋時歡才吃到一半,宋裕便匆匆的離開了膳桌,留下一臉茫然的宋時歡,“二喜,父王去哪裡了?”

“回郡主,王爺去書房了。”

啊?

宋時歡小臉麻木,忍不住加快了用膳的速度,她也要趕緊去書房。

一連幾日都是如此。

宋時歡終於忍不住,強製合上了宋裕的書本。

“父王,您不是不喜歡看這些書本嗎?”

“誰說本王不喜歡,本王若是不喜歡,怎麼能給你講明白書中的內容呢?”宋裕把宋時歡當成普通的十歲小孩子一樣企圖糊弄過去,“說不喜歡看書都是騙外麵人的,其實本王最喜歡的就是看書。”

宋時歡腦瓜子被震得嗡嗡的。

那之前書房裡的書都結蜘蛛網了,這也叫最喜歡看書?

“阿歡,書中自有黃金屋。”

“孩兒受教了。”

宋時歡雲裡霧裡的離開了書房,一旁的嬤嬤也震驚的合不攏嘴。

“郡主,要不要請禦醫來給王爺瞧瞧?”她擔心王爺是不是腦子壞了。

“不用。”

宋時歡舒了口氣,父王應當是徹底醒悟過來了。

就是感覺比她還刻苦,讓她有種危機感。

“這是個好事。”

世人不知,向來頂著紈絝之名的秦王開始閉門苦讀。

沈清平把沈明文親自批注過的書一摞一摞的往秦王府搬,沈明文這副身子骨實在經受不住,每日上朝都像是被吸乾了精氣。

紫宸殿。

“沈愛卿,你最近是怎麼了?”

元祐帝心裡泛著嘀咕,難不成沈卿也坐擁美嬌娘,夜夜笙歌了?

“皇上,臣那個不孝子每天都逼著臣給四書五經寫批注,然後抱去秦王府,臣都沒睡好一個囫圇覺。”

元祐帝臉色瞬間精彩了起來。

原來是為了阿歡讀書,他錯怪了沈卿。

思及此,元祐帝臉色更加和藹,“阿歡馬上要進女學了,這孩子心性高,非要在進女學之前惡補功課,辛苦沈卿了。”

沈明文一聽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皇上,能為郡主出力,是臣的榮幸。”

元祐帝見狀高興的哼起了小曲兒,有沈卿的批注,想必阿歡更能事半功倍。

陰差陽錯之下,宋裕的轉變竟無他人知曉。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距離宋時歡進入女學僅剩三日。

“王爺,今晚東湖有金玉相逢之宴,您閉關了這麼多日,也該出去見見人了。”沈清平咂吧著嘴,“不然該被懷疑了。”

宋裕翻書的動作頓住,“都聽謀士的。”

說罷便開始招呼六喜替自己更衣。

一旁的沈清平見狀忍不住笑出了聲,在府裡憋了這麼幾日,若是再不出去放放風,估計王爺也該憋不住了。

老頭子不是總說,念書要有張有弛才好。

金玉相逢之宴,通俗來講就是一群才子和佳人在東湖兩側相對而坐,喝酒賞景,連同兩側的拱橋上會有名妓起舞,好不熱鬨。

宋裕剛到東湖,便一眼看到了人群中的楚王和齊王。

心裡忍不住暗道了一聲倒黴。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