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看似極為複雜。
但實則也是沈楠的野心太大,他既是要借此讓皇權再度震懾天下,亦是要順勢解決很多問題,更是要徹底覆滅整個南疆,自然而然所麵對的敵人就多了許多。
若隻是鎮壓南疆的叛亂,那麼就根本無須這般麻煩。
清微道長一人出手或許還不夠。
可若是白起率領川州、雍州的兵力南下。
白起這尊大秦人屠再略微展現出十四境兵家至仙的層次。
南疆巫王薑明玉第一個就會跪地俯首,巫神教也根本不敢跳起來。
就連那位憐生老母都得繼續躲在樊籠之中,不敢有所動作。
隻是這般結局又能如何?
既是無法完成係統的任務,徹底解決南疆這個大奉的禍端。
亦是無法讓沈楠徹底掌控大奉。
因而也就隻能略微麻煩一些。
不過沈楠也深知一人計短的說法,如今既是南疆的局勢、情報都已明了,那麼很多事情也可以開始定下:“讓賈詡、陽明先生,半個時辰後來見朕。”
高力士、曹正淳皆是點頭:“諾”
與此同時。
有關南疆府君姚明誌跟楚國公的奏疏已是送至瀧師、王聖的麵前。
這兩位儒家的亞聖雖是還尚未入閣。
但既是已經入京,那麼很多事情就無法躲掉。
瀧師眉頭挑起:“南疆要叛亂?”
他目光看向一側恭順站著的張旭、劉靜濤等內閣大臣。
劉靜濤一怔,顯然還不知曉有關南疆的事情。
倒是張旭這個都察院的都禦史反而沉聲說道:“南疆那邊此前的確有所異動,不過那時是因為冀龍關戰役危機的緣故,南疆有所小動作也屬正常,但在陛下解決冀龍關戰役後,南疆還敢有所異動,隻能說明南疆複國之心未死!”
大奉並非不知曉南疆的心思。
隻不過在很多人看來南疆最多也就是趁機鬨騰一下要點好處,正如同幽州九鎮此前所做所為一般,根本沒人認為南疆還敢叛亂複國,畢竟在大部分人看來,大奉如今依舊還是鼎盛時期,尤其是陛下登基以來,大奉的國力愈發強盛!
南疆憑什麼敢!
隻是兩份奏疏擺在這裡,南疆的心思也就一目了然。
楚國公或許隻是因為陛下的命令行事,但是南疆府君可是儒家的人!
絕對不會亂說。
聽聞此言,瀧師看向一側的王聖,他沉聲說道:“姚明誌是你們的人,他就沒有跟你們知會一聲?便敢這般越過你們上書?”
如今這廳堂之中,可不止是世家儒家的人,亦是有寒門儒家的人在。
這也是因為兩位亞聖達成協議後的效果。
哪怕世家儒家、寒門儒家此前都要快到了全麵掀起黨爭的地步。
可在這兩位亞聖露麵後,他們根本不敢有所動作。
就算是寒門儒家那些上進心極強的人,也不敢忤逆兩尊亞聖的意誌!
不同於瀧師的滿頭白發,王聖則是看起來要更加年輕一些,氣質也比瀧師少了幾分威嚴,多了幾分溫潤,他聞言後也隻是看向楊柯溫聲說道:“南疆的情況,你可知曉?姚明誌此人性情如何?”
楊柯在一側低聲說道:“學生尚且不知南疆的情況,姚明誌此人既是說南疆有所異動,那麼必然是有切實證據的,至於說未曾知會?想來也隻是因為南疆的局勢過於危機,來不及告知吾等。”
自從川州後,楊柯對於寒門儒家的掌控已是差到極致。
很多事情他亦是不曾知曉細節。
但這話之中的意思,也明顯是為姚明誌作保。
因為在楊柯看來,寒門儒家若是還能有真正心係大奉之人,那麼姚明誌必是要算一個的,以姚明誌的資曆,昔日是有機會入京的,可卻是舍棄帝都的富貴,前往南疆那般貧苦危險之地擔任府君,這便是為官者的擔當!
王聖亦是聽出楊柯的回護之意,他微微頷首:“既是如此,便商議商議如何處理南疆叛亂的事情,陛下既是要我們負責,想來也並非是真打算將此事全權交給我們處理,而是想要看看我們的態度吧?”
哪怕王聖如今還未曾見過沈楠,但就從這些時日陛下所做的事情。
他亦是能夠知曉陛下對於儒家的信任已是微薄到了極致。
陛下亦是一個近似武王的人。
隻不過相較於那位差點成笑話的武王,如今的陛下明顯要更強。
王聖在內心對陛下的點評更是——似有太祖之姿!
瀧師眉頭微皺,顯然對於寒門儒家的情況極為不滿意,要是他昔日為首輔的時候,世家儒家的官員敢不知會一聲,就將這般大事上書過去,他必是要為之問責的,隻是寒門儒家的事情他也不好太過插手,因而隻是冷聲說道:“如何商議?”
“以陛下的行事風格,恐怕他早已安排好了一切。”
“雍州的營衛、川州的營衛,這兩個必是要為之所動的。”
“那位道君隻怕也快要從幽州回來了吧?”
“也不知你們平日都在做什麼,這般事情竟是連絲毫動靜都未曾察覺!”
“若是能夠提前知曉,我們儒家自是可借此重新奪得陛下的信任!”
伴隨著這般冰冷的聲音落下。
無論是張旭,還是劉靜濤等人皆是低垂下頭,內心亦是有些惶恐。
便是楊柯亦是有些緊張起來。
“在小輩麵前,何必這般?”
王聖輕歎一聲:“數十年未曾相見,你還是這般脾氣。”
他話音落下之時。
眾人便皆感受到一股溫潤的氣息拂過,也讓他們原本緊張、惶恐的情緒瞬間為之撫平,這讓劉靜濤等人內心都對王聖多了一絲好感。
瀧師嗤笑一聲:“多少年了,你還是這種性子,虛偽!”
他眼眸冷冽掃視諸位重臣:“以往如何,老夫不管!但今日之後,你們必須要全力做事,絕對不允許在發生這般事情,牧之”
“隨老夫一同見一見這位陛下吧。”
兩尊亞聖入京,無論如何都是要覲見陛下的。
而且,在瀧師看來。
此事雖是有些知曉過晚,但也不失為讓陛下重新信任儒家的一次機會。
王牧之亦是頷首:“好。”
他也想見見陛下,更是想見見那位同姓的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