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俯下身子為沈楠倒了一杯果茶,方才低聲說道:“武將勳貴那邊本來是情況極好的,於謙將軍對付這些武將勳貴亦是極有手段,隻是自從兩日前幽州的消息傳來後,這些武將勳貴就沒那麼安分了,不少人甚至慫恿其他人聯合起來。”
於謙於少保自是最為擅長對付武將勳貴。
原本隻是短短三四日的時間,他便在楚國公的協助以及李斯的威懾之下,拉攏了足足三成的雍州武將以及勳貴過來,但在幽州消息傳回來後,局勢就大不同了。
畢竟於謙的手段再強,又如何能強的過這些人的貪欲。
他們也不是認為陛下對他們沒辦法,而隻是想要趁機多撈點好處。
如今幽州冀龍關那邊的局勢已是很明顯了,那些幽州九鎮已是隱隱聯合起來向陛下示威,陛下若是想要解決此事,非得派遣援兵過去。
而在這個關頭。
他們這些人還真不信陛下就會為了這些屯田,跟他們徹底翻臉!
“這就是大奉的武將勳貴。”
沈楠冷笑著說道:“他們心中可還當自己是大奉的武將勳貴?他們可還記得自己的地位是如何得來的?那是父輩廝殺而來的!”
“傳拓跋菩薩、張遼、高順、於謙!”
這些跳梁小醜待閱兵之時,沈楠自是會跟他們算賬。
如今則是需要提前準備幽州援軍的事情。
畢竟就周林跟宗人府傳來的消息,幽州的情況可是極為惡劣。
沈楠看向一側的高力士:“幽州可還有什麼消息送過來?”
高力士毫不猶豫的拿出一份奏書,這正是冀龍關的周林所寫。
他駐紮冀龍關已有三日時間。
這些時日周林也不是什麼事都沒有做,他先是以自身威望安撫好羽林衛的精銳,而後則是跟宗人府的人一同摸清楚了冀龍關跟幽州九鎮的情況。
在奏疏之中亦是著重寫了霍家、陳家、袁家。
幽州最大的三家武將世家情況。
沈楠直接看向有關幽州三大武將世家的情況,按照周林所說這些武將世家之中皆有兵家十境層次的天人坐鎮,甚至就連十一境的兵家武神也是有的,隻不過隻有陳家跟霍家有,袁家未曾得知有十一境兵家武神的消息,隻是不知是真沒有,還是隱藏了起來,但毫無疑問這三家就是如今幽州九鎮的牌麵。
而除卻這些高端戰力之外,各家皆養有數千名的家將。
這些家將的實力最次也是六品層次,高一些的能夠達到三品、二品層次。
這已是不折不扣的私養重兵了!
僅此就足以讓沈楠將他們滿門抄斬。
再然後就是有關幽州九鎮的大體情況,這個情況倒是跟此前宗人府所收集的情報差不多,幽州九鎮明麵上是有兩百萬的精銳,實則卻隻有大約九十萬不到的精銳,平均下來就是每一鎮皆有十萬精銳,輔兵則是這些精銳的半數。
也就是五十萬左右的輔兵。
合計是一百五十萬的軍隊。
這些軍隊分布在幽州各鎮之中,其中鎮北王所能直接號令的軍隊是三十萬精銳的數量,隻是這些精銳軍隊之中也是有不少的幽州武將子弟,他們所效忠、認可的也是鎮北王,而非是沈楠,若是要調遣這些人裁撤幽州九鎮亦是極難。
冀龍關往年則是常駐二十萬精銳,十萬輔兵,今年因為羽林衛入駐的原因,精銳的數量則是達到二十五萬精銳,少的那五萬精銳自是各鎮撤回去的兵馬。
按照往年的案例,蠻莽妖族打草穀的時候,大多都隻是出動四十萬的精銳以及二三十萬的蠻莽輔兵,也就是三倍於冀龍關的兵力!
這也是往年為何冀龍關隻有守,卻沒有攻打出去的原因。
幽州的兵力明顯是嚴重不足的,可這卻也是有些沒辦法的,畢竟幽州的軍餉就那麼多,根本不夠兩百萬大軍用的,也就是幽州這些將領大多都吃空餉,拿來訓練家將精銳,否則根本無法將幽州守的這麼穩如泰山。
這件事沈楠倒也早就了解,他昔日也是容忍這點的,隻是就如今冀龍關這些人的態度來看,他們養的家將根本不是為了大奉,而是為了自家!
這哪裡還是什麼大奉兵馬,根本就是他們的私兵!
沈楠看完後。
一側的高力士見狀便又拿出一份信箋:“這是宗人府傳來的密信。”
雖說有耳聞珠這般法器。
可是很多重要的消息還是走的是密信傳遞的路子,這主要是因為耳聞珠釋放的時候波動太過清晰,那種氣機甚至能夠讓十境天人為之輕易捕獲。
往日也多是用來傳遞一些不重要的消息方才能夠肆意用。
在對付蠻莽妖族上。
耳聞珠的作用就大幅度下降了。
除非天工院能夠再度改良耳聞珠。
宗人府傳來的密信其實跟周林所調查的情況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是宗人府調查的方向,更多則是這些武將勳貴的家產!
那一個個動輒數百萬的數字讓沈楠眼眸瞬間冷冽下來:“好一個家將!”
若說此前的養家將還能理解。
可如今又算什麼。
動輒百萬頃的良田,動輒數十支的商隊,遍地皆是商鋪。
這哪裡是圈養重兵那麼簡單,已是真正的成為了土皇帝。
整個幽州三億多百姓,哪一個不是為這些武將世家的錦衣玉食奔波勞累?
那一個個世家武將的資源皆是幽州百姓辛苦換來的!
其實這些事情沈楠此前也已知曉,隻是未曾知曉的這般詳細。
尤其是更不知道這些人跋扈到了什麼態度。
他沈楠派出去的羽林衛還未入城。
霍家的子弟就敢對著周林以手割喉,來個什麼下馬威!
“雍州營衛裁撤的速度必須要加快”
“到時候讓拓跋菩薩、張角等人皆是一同北上。”
“卻要看看他們還敢不敢這般桀驁!”
沈楠麵色冷漠。
而就在這時,高力士亦是再度遞來一封密信:“這是川州傳來的消息。”
“雨督主已是將屯田徹底收攏入川州禦馬監。”
“預計十三日的時候,就能押送足夠三十萬精銳吃一年的糧草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