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
川州府城外。
明明是烏雲蔽日的陰天,但在場的數萬百姓卻是皆感受到心頭火熱。
隻因今日就是斬首示眾川州世家的時候。
數百名往日高高在上的世家鄉紳、達官貴人皆跪在城外,他們一個個宛若死狗般的低垂著頭,麵對帝都方向,卻是不敢抬起頭看一眼帝都方向。
“川北李家的家主——李宿!”
“川府陸家,陸燕。”
“川府布政使”
單隻是前麵這幾個名字已是引發了一片驚呼,這些川州的百姓根本沒想過這些大人物有朝一日會落得這般下場,不過他們的罪責早在三日前已是公布出來。
因而也沒有任何人同情他們。
反而不少人都用一種憤怒、仇恨的眼神盯著他們。
若非是陛下雄才偉略,誰知曉這些人會將川州禍害成什麼樣子。
作為監斬的川州代府君鄭臨也不廢話,冷聲下令:“斬!”
噗嗤!
數百名鎮魔司之人手起刀落之下,便是一顆顆人頭滾落下來,殷紅的鮮血極為顯目,濃鬱的血腥味亦是讓在場的數萬百姓皆是為之哆嗦,旋即就是一個個叫好之聲響起,而在其中更是有不少殘存下來的鄉紳世家之人為之悚然。
“這也太狠了。”
“當今這位陛下屬實是惹不起。”
這些低聲的議論著,而在他們身側還有不少寒門儒家的官吏為之蹙眉。
在他們這些人看來陛下的舉動還是過於粗暴凶殘。
就算是這些人罪有應得,可也不該是落得這般慘烈的下場。
尤其是江州那邊此前可是向陛下求和,隻是希望陛下能夠高抬貴手,將一些官員罷免流放,可陛下卻依舊是下令將他們抄家斬首,更是派遣刑部右侍郎李斯親自前往江州巡查,這種做法,哪怕是寒門儒家也是有些不適應。
畢竟寒門儒家,也是官啊!
不遠處的樹蔭之下。
楊柯好似普通的老儒士一般雙手揣在袖子之中,他的麵容也比前幾日剛剛抵達川州府城的時候憔悴不少:“尹臨,川州的事情查不下去了嗎?”
這幾日楊柯也是嚴查川州禍亂的事情。
隻是伴隨著逐步的深入,他身側的人卻是越來越少。
最初跟隨楊柯來府城的八位大儒,如今已剩下三人!
這是因為伴隨江州世家的示弱、張旭的出手,寒門儒家內部也不希望楊柯繼續查下去,偏生楊柯就是執拗的想要查清楚,這也就導致他這個寒門魁首,如今已是有些孤家寡人的意思,最起碼寒門儒家內部已是多出不少反對的聲音。
尹臨輕歎一聲:“老大人,該收手了。”
其實就這次的事件已經是很完美了,川州禍亂並未徹底擴散開來,憐生教也沒掀起什麼動亂,參與此事的三千餘名川州的世家、官吏、鄉紳皆被斬首示眾,
就連江州那邊都被波及到數百人。
對於這種結果,誰人還能有什麼不滿意的?
楊柯其實對於目前的結果也算是滿意,他真正難以接受的是寒門儒家內部的情況,要知道寒門內部出現不同聲音的時候,陛下可還沒跟世家儒家達成默契,張旭也沒開始服軟呢,而是這些人自己提前收了世家儒家的好處!
他原本以為寒門儒家就算是有些品行不端之人,可也不過隻是少數而已。
但如今看來。
楊柯他自己才是少數人啊,這些寒門儒家的人還沒真正的掌權呢,隻是因為一個巡查川州的權柄,就一個個變臉一般的跳反,若是日後寒門儒家真正掌握朝堂大權又當如何?隻怕那時候這些人要比世家儒家還要更加可怕吧?!
楊柯重重的歎了口氣:“偌大的寒門儒家,到底有多少人真心為國?”
“又有多少人能夠保持初心?”
“老夫所做的又算什麼?!”
他是真正的感受到道途孤單。
尹臨也隻能重複:“此次的結果已經很好了。”
楊柯沉默。
良久後他才緩緩說道:“這般結局可不是老夫所為,而是陛下所為啊!”
若非是陛下迅速裁撤川州營兵,掌控兵權,袁天罡、鄭臨等人又是將府君、鎮魔司掌控。
就單憑楊柯一人,他根本做不到這種地步。
隻怕最後的結局,也就是斬首三十四家倒黴鬼,大部分人都隻是流放罷官!
甚至這些人日後還能有複起的機會!
尹臨聞言也是沉默起來。
不同於楊柯的黯然。
沈楠卻是早對這些人了如指掌,他剛剛穿越的時候就覺得這寒門儒家近似明朝的東林黨,看似是正義凜然,實則也就是屁股不同而已,真正的讓他們掌權,無非也就是另一個世家儒家罷了,更何況天下的儒家哪有那麼善惡分明。
所行所為不過隻是立場不同,屁股不同。
在沈楠看來他眼裡的儒家官吏隻分兩種——可用,不可用!
僅此而已!
而且相較於這些事情,沈楠更關心的還是此次抄家的收獲。
“曹正淳,你來念。”
雨化田、鄭臨等人在今日早晨便將統計的文冊送來。
如今曹正淳手中捧著的就是此次川州抄家的收獲,他聲音清晰明亮的念道:“啟稟陛下,此次抄家所得的現銀為六億三千萬兩白銀。”
“所抄府邸為三千九百座、田畝粗算為一千二萬畝、商鋪為十二萬家。”
“所抄糧草”
“珠寶首飾珍貴器物”
隻是粗略統計的財物,曹正淳就足足念了一刻鐘的時間,都沒念完。
而這還隻是一個目前所能統計到的。
具體的田畝、商鋪還是在查抄之中,每一刻都在不斷的增加。
而在末了。
曹正淳又念道:“雍州田畝總計三十六萬畝”
沈楠猛地將其打斷:“雍州?!”
雍州乃是帝都所在。
若是說川州這些官吏世家掌握雍州的府邸、商鋪還算正常,田畝又算什麼?
更何況還是這般數量龐大的田畝。
曹正淳看了幾眼就連忙說道:“這些田畝經查,乃是雍州營衛的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