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玄幻:朕剛登基,讓我複國大奉? > 第84章 勳貴事了,三將的班底!

第84章 勳貴事了,三將的班底!(1 / 1)

推荐阅读:

以楚國公為首的路國公、燕國公以及數十名武將勳貴浩蕩而來。

皆是背負藤荊。

這般場麵當真是難得一見。

儘管沒有宛若前世古代那般赤身負荊,但也是震撼異常。

隻是沈楠看了幾眼後,就將視線重新放回校場之中。

他穩穩的坐在點將台上。

四周之人。

無論是韓立誌、陳芝豹,還是周林等人亦是未動。

楚國公等人見此卻是沒有任何異議,因為他們都被眼前校場的情況所吸引,一個個表情更是驚愕難以,以往他們也不是沒見過赤龍十衛的訓練。

可哪有一次訓練有此時這般震撼。

七八萬人列陣有序,沒有絲毫的喧嘩。

隻有一種肅穆的沉默。

不遠處更有數千赤龍騎來回巡視,那兵戈煞氣亦是駭然。

有人忍不住低聲說道:“不是說已經裁軍了嗎?如何來的這般多精銳?”

“還有武隆要塞何來的數千精銳驍騎?”

就算這些武將勳貴沒有多少人上過戰場,可他們終究是生於武將勳貴的世家,飽讀詩書,沒見過精銳,還能不知曉精銳是什麼樣子?!

隻是那數千赤龍騎散發出來的兵戈煞氣,就能知曉這是真正的精銳。

路國公見狀亦是麵色微白:“隻怕這就是陛下的底蘊之一。”

虧得他此前還提議要不要私下聯絡武隆衛的將領嘯營。

就以這數千赤龍騎的姿態。

隻怕就算那些將領願意,赤龍十衛也沒有能夠扛住赤龍騎衝鋒的軍隊。

燕國公臉色亦是凝重至極。

數十名武將勳貴就以這般忐忑、驚愕的心情一步步走到點將台上。

“臣楚國公陳永濟,叩見陛下!”

楚國公率先拜服在地,這種姿態已是服軟的表現。

在他身後數十名武將勳貴亦是儘皆跪伏在地。

一個個聲音誠懇:“臣等叩見陛下。”

原本楚國公是打算前日就率領諸多武將勳貴過來服軟的,隻是礙於武將勳貴內部意見難以統一,更有人舉張先聯絡涼州那邊看看,因而方才今日才至。

從今日楚國公他們的態度就能看出,帝都的武將勳貴已是徹底沒了什麼底牌。

沈楠居高臨下的俯視著眾人,他並未說話。

隻是任由楚國公等人跪著。

足足半炷香後。

楚國公等人臉色皆是煞白,額頭更有一絲冷汗流淌下來後。

沈楠方才淡淡的說道:“往日的事情,朕無意深究,你們這些年從赤龍十衛所貪腐的銀兩如數上交內帑,爵位保留,但罪大惡極者不在此列。”

“朕會命刑部右侍郎李斯、司禮監掌印韓生宣,共同主導此事。”

“罪大惡極者,皆抄家流放!”

這就是沈楠對武將勳貴的清算。

看似條件極為寬鬆,但實則具體如何卻還是沈楠說了算。

畢竟什麼叫做罪大惡極,這點是有十足的發揮空間的。

正如同此前羽林衛的情況,這些將領有一個算一個,隻要有心想要找出罪名,那麼必然能夠有一個合理合法的理由問罪他們,武將勳貴亦是如此。

且不說劣跡斑斑的楚國公、路國公、燕國公等人。

就算是安分守己的武將勳貴,他們家裡難道就沒有紈絝子弟?

更何況還有莫須有這種罪名。

說到底這件事就是要看他們到底願意上繳多少。

所謂花錢買命便是如此。

路國公等人聞言臉色便是愈發煞白,他們都能聽出陛下的意思,原本按照他們的計劃也是打算花錢買命的,隻是目前來看,他們想要掏出的銀兩跟陛下所要的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畢竟抄家流放,對於他們這些人而言可是要比死還難受。

“陛下”

路國公抬起頭剛要開口,就對上了沈楠冰冷的眼眸。

瞬間。

他將自己原本的話吞咽下去:“臣,遵旨!”

楚國公更是沒有絲毫話語,隻是跪伏:“臣,陳永濟,遵旨。”

成王敗寇。

如今陛下終究還是保留了他們爵位,左右不過隻是一些浮財。

以楚國公目前的心境還是舍得拿出去的。

而且楚國公的底蘊豐厚,也扛得住這般打擊。

唯有一些武將勳貴臉色難看到了極致,這些人或是舍命不舍財的摳搜之人,又或者則是根本沒有多少身價之人,畢竟這些武將勳貴看似光鮮亮麗,可每日的奢靡消耗也是極大,若是真要拿出讓陛下滿意的錢財,隻怕就要賣地賣房不可!

沈楠根本不在乎這些人如何,他隻要結果:“退下吧。”

楚國公等人聞言便是一怔。

按理說此時沈楠已經大獲全勝,當是跟他們同歸帝都清算掌權。

可觀沈楠的態度,似是打算繼續留在武隆要塞?

不過以他們的身份也不敢多言,一個個皆是恭敬退下。

待得武將勳貴儘數離開後。

沈楠則是對著一側的周林吩咐:“募兵的事情要加快速度,十五日之內羽林衛必須募兵滿十萬精銳,戶部、兵部那邊楊柯已是打過招呼,你們隨意行事即可。”

有關募兵的事情。

沈楠隻是派遣韓生宣傳了一句話,內閣次輔楊柯便是毫不猶豫的讓寒門儒家在戶部、兵部的管事全力協助,這也是此前利益交換的條件之一。

因而募兵已不是什麼問題。

周林恭敬的作輯:“諾。”

周林雖是出身武將勳貴的支脈,可畢竟也是武將勳貴體係內的一員,以他的人脈就能瞬間拉來數千精銳參軍,這亦是沈楠給他營造班底的權柄。

畢竟周林接下來就要前往幽州外掠奪蠻莽,他手中必然是要有一支足夠熟悉的精銳,更何況這般募兵來的人也必都是良家子以及精銳。

韓立誌、孫英這些將領亦是同理。

孫英背後有帝都三百裡外的宣城,在宣城張家可是說一不二的,子弟兵自也是極多,韓立誌則是有幽州的人脈在,亦是可以從幽州調遣一些人回來。

黑龍、玄鳥、羽林三衛日後人數必是在二十萬以上。

沈楠自然不可能讓這些將領麾下都沒有足夠忠誠之人。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