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武大秦!
法家相國李斯!
這幾行字讓沈楠眼眸微微亮起來,一品及以上層次的禮包能夠抽出一尊天人巔峰已是意料之外的驚喜,卻是未曾想到會抽出仙秦帝國的相國來。
儘管沈楠如今看似更缺少能夠鎮壓軍隊的武將。
但實則沈楠最缺少的還是李斯這種熟知廟堂手段的高手。
係統發布的任務雖是要他組建一萬名獨屬於自己的軍隊,但這不代表武將的重要性更大,畢竟現在要做的是組建軍隊,而非是征戰沙場。
一萬的軍隊。
就連韓軒這個宦官都能掌控。
以大奉的底蘊,沈楠隻需在武將勳貴之中隨意挑選一個合適的人就能掌控。
而非需要浪費這一次的抽獎資格。
反而是日後若是要鎮壓憐生教的叛亂,那麼才是真需要頂尖武將的。
李斯此人也是目前最為合適的。
他不止是仙秦的相國,更是師承儒聖荀子,自身又是集法家大成。
可謂是內儒外法的典範。
李斯對於沈楠接下來收攏執金吾的權柄亦是有大作用。
至於說曆史上李斯跟趙高合作做的蠢事?
那隻能說是李斯這個相國終究還是低估了趙高的愚蠢。
他本來以為趙高隻是想要扶持一個新君登基。
再加上長公子扶蘇一直都是優柔寡斷的性子,更是被儒家洗腦的徹底。
李斯這種推崇軍功製以法家立國的相國,自然也是看不上長公子扶蘇的。
因而方才聯合趙高。
可惜
沈楠略微回顧了一下李斯的生平,就將其召喚出來:“召喚李斯於殿內!”
唰!
不同於此前那側殿悄無聲息出現的張角等人。
李斯的登場要煊赫許多。
隻見伴隨著雲霧繚繞之間,一襲黑衣的李斯緩緩浮現在寢宮之中。
那獨特的氣機彌漫整個大殿。
既有法家的肅穆、亦有儒家的浩然。
李斯可不僅僅隻是法家十境天人巔峰,亦是儒家十境天人!!!
就戰力而言。
李斯或許不如張角,但其境界卻是要比張角還要高一些。
呼呼!
輕微的呼吸聲響起。
李斯睜開雙眸,他眸光幽沉,蘊含著一絲懊悔:“臣,李斯叩見陛下!”
在這般浮現的過程之中。
係統已經將這個世界的一些基礎信息灌輸入李斯的腦海之中,也讓他知曉自己來到了一個什麼世界,亦是回想起了在仙秦帝國時候做的蠢事,在被召喚之前,李斯剛好便被囚禁在刑部之中,已是被趙高拷打數十日,要其承認謀反的罪名。
這並非是李斯的實力不如趙高。
而是他為法家天人。
那麼就絕對不可能違背自己製定的律法。
君王之令大於天!
這也是修行法家之道的弊端,君要臣,臣必死之!
昔日仙秦商鞅為何從容赴死,便是因為這般了。
但同時法家之道的好處就是隻要能夠讓自己製定的律法推行開來,他們的境界也會伴隨著律法的執行跟普及,不斷的提升境界。
李斯從儒家陸地神仙轉到法家,不過短短數年之間就已成就法家十境天人巔峰,更是將儒家也順勢突破到了十境天人層次,這就是法家修行的好處。
沈楠認認真真的打量著麵前的李斯,就其溫厚的長相而言,更像是儒家之人。
唯有眼眸之中那一絲幽深以及略顯威嚴的氣質。
方才讓人知曉李斯是法家之人。
他並未著急詢問李斯治國之策。
而是好奇的問道:“法家天人到底如何?以你的實力能否擊敗張角?”
難得召喚出一尊法家天人。
沈楠想要了解一下這種仙武世界的法家天人到底什麼,他前世雖也看過不少小說,更是得到了這個未來元佑帝的記憶,但是在這些記憶中並未有法家的情報。
“所謂法家其實隻是一群追尋律法之道的人”李斯將有關法家的弊端跟理念都說了出來,又細細的描述法家的修行:“正如同儒家的修身治國齊天下,法家所追尋的是以法立國,以法治國!遵循的亦是人性本惡,需以刑法約束!”
“法家天人不同於其他,所修行功法皆以律法為主!”
“法!術!勢!”
“這就是法家之人的根基。”
“法為以律法約束他人,這般術法有些類似儒家的言出法隨。”
“可一念束縛、斬首他人!”
“術則是法的延伸,隻是更加的隱秘,可一念令他人陷入律法囚籠之中。”
“所謂法莫如顯,而術不欲見便是如此。”
“勢即是天地大勢!帝國之勢!勾連天地之力,以自身所製定的律法形成一片近乎唯我獨尊的領域,如今大奉帝都便皆籠罩在那位的勢之中!”
李斯所言的過於簡短、精煉。
但也足夠讓沈楠略微了解法家的情況,法家的術法手段其實是有些類似儒家的,隻不過儒家以浩然正氣為主,法家則是以律法為手段。
同時。
他亦是了解了法家的弊端,那就是法家之人絕對不可能違背自己製定的律法!
律法之中推崇帝王威嚴。
那麼帝王一言,法家臣子便唯有一死!
隻不過這種弊端對於帝王而言絕對是一種大好。
沈楠亦是明白法鞅為何會那般靠譜,因為他的一切都已跟大奉徹底綁死。
若是大奉滅國。
法鞅唯有以身殉國!
不過這也不代表沈楠就能肆無忌憚的命令法鞅,而是要根據律法來製衡法鞅。
沈楠微微眯起眼:“這幾日,你便去熟讀大奉律法。”
“日後執金吾的事情,亦是交由你負責。”
儘管法鞅是忠臣。
但執金吾這個權柄卻是沈楠必須要掌握的。
他需要利用執金吾這個權柄來鎮壓朝堂的一切,這種權柄掌握在法家的手中跟掌握在帝王的手中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前者最多就是震懾世人,後者卻是能夠真正的做到皇權至上,一言而出,莫敢不從!
李斯亦是知曉這點:“諾。”
嘎吱。
寢宮的殿門緩緩打開。
韓生宣、張角的身影出現在殿外。
張角是剛好感應到李斯的氣息。
韓生宣則是終於收集好了陛下所吩咐的情報:“陛下,這是有關景太後、幽州軍餉的情報,這些則是赤龍衛以及執金吾的情報。”
這些卷宗堆起來足足有半人高。
若非是三位葵花衛抱著。
韓生宣一個人根本拿不過來。
而且這還僅僅隻是一些簡單的情報。
“這麼多?”沈楠微微挑眉:“都看看吧。”
李斯毫不猶豫的上前拿起執金吾的卷宗看了起來。
他已是通過係統灌輸的記憶知曉這個世界法家的昌盛。
執金吾便是法家最強的權柄。
亦是李斯接下來所要替陛下執掌的衙門。
韓生宣則是拿起赤龍衛的情報的情報看了起來,接下來他要將皇宮內外徹底清理整頓一番,赤龍衛亦是有拱衛皇宮的權柄,自是要更加了解一些。
日後也好方便往赤龍衛裡麵安插一些人手。
或是在陛下打算對赤龍衛動手的時候。
韓生宣能夠立刻說出有關赤龍衛的情報。
倒是張角饒有興趣的拿起幽州軍餉的卷宗,按照常理而言即將突破十一境的景太後方才是張角最感興趣的,但大賢良師又豈非常人。
他目光所及一直都是民生。
若非是心係萬民。
張角又怎麼可能高舉覆滅大漢的旗幟,以他太平道的聲勢跟威望,若是他不願意為萬民造反,他的成就必然能夠超越那位龍虎山的張天師,成就古往今來道家最有名望的幾位天師之一,而非是成為所謂的天公將軍、大賢良師。
眾人都挑選好了自己感興趣的卷宗。
沈楠也能省卻一些事情,他將有關景太後的卷宗拿起細細閱讀起來,隻是粗粗看了幾眼,他便是忍不住嘖了一聲,隻是光看景太後的出生,就能夠感受到她的地雲之強,大明如今坐鎮幽州的鎮北王沈獄,就是景太後的親生父親!
這位鎮北王可是如今大奉的定海神針。
其作用要比法鞅還要重要。
他不止是大奉唯一的一位上國柱,亦是大奉唯一的一位兵家十二境人仙!
這也是兵家武神之上的境界!
正是因為這般境界,幽州方才能夠穩穩的壓住蠢蠢欲動的蠻莽妖族。
若非未來蠻莽妖族亦是有兩尊十二境的妖帝出現,哪怕是大奉內部一團亂麻,隻要鎮北王沈獄不出問題,大奉的江山依舊穩固,最多就是沈楠要流落幽州重新整頓局勢而已,這也是世間真正絕頂高手的震懾力。
“說起來,二十年後似也不僅僅隻是大奉內亂不斷,更有大奉氣數將儘的感覺。”沈楠想到這裡便是皺眉起來:“憐生教叛亂之前,天下明麵上最高的也不過隻是十二境的絕頂高手,十三境的老怪物隻存在於傳聞之中,可在二十年後卻是層出不窮,甚至在元祐帝最後的記憶之中,隱隱還有十四境的存在出現”
儘管大奉未來覆滅的原因,主要是在陳太後初期的愚蠢操作以及憐生教的叛亂,後來就是佛門、道門、妖族的緣故,但在沈楠看來卻也並非那麼簡單。
“不過想來以係統的能力,未來必能夠召喚十四境層次的存在。”
“而且李斯、張角這些人也未必不能在短短數年迅速破境。”
不同於張角所在的仙武三國。
仙武三國的層次卻是沒有大奉這麼高,天人巔峰便已是最為頂尖的高手。
再往的境界就隻是在傳聞之中。
張角亦是因為起義失敗的原因,從而受到大漢國運反噬身消道死。
可在這個世界張角卻是有無限的可能,以他的資質未來自是能夠再度突破。
李斯的情況亦是跟張角相似。
反而是韓生宣接下來想要突破卻是有些難了。
韓生宣的資質終究還是差了一些。
沈楠略微總結後也不再多想,而是繼續看起了景太後的卷宗。
在卷宗之中詳細的記錄了景太後的生平。
那種煊赫的功績絲毫不遜色大奉除卻太祖外的任何一代君王。
亦是讓沈楠感受到了一絲壓力。
不過早在明崇帝親政之後,景太後就已隱入幕後,甚至坊間都傳聞景太後早已仙逝,這也是十境天人的常態,除去法家這種需要借助律法修行的。
哪怕是儒家、道家、佛門這些流派,他們在突破十境天人後。
亦是紛紛跟景太後一般隱遁世間。
這倒不是世間有什麼人約束,說什麼十境天人不可參與凡事。
而是一旦修煉到了這般境界。
就已經本質上跟普通人拉開了差距。
單單隻是一個天人壽五百年就能看出跟尋常人的區彆。
他們所追求也不再是什麼權勢富貴。
而是在追求更高的境界以及自身的道。
“看來隻要暫時不動景太後的供奉,她就不會鬨出什麼動靜來。”沈楠心中有數,禦馬監每年流向景太後的供奉雖是有些心疼,但以沈楠如今的實力還暫時沒有跟景太後扳手腕的資格,更何況下一次供奉還是在半年之後。
到時候再說景太後的事情。
若是一切順利,以沈楠如今的發展速度。
恐怕到時候他麾下僅僅隻是十境天人就有十多尊,十一境、十二境的絕頂高手也絕對不在少數,那時候景太後的威脅又算得了什麼。
而且鎮北王沈獄的想法亦是需要考慮到。
沈楠是打算走王道、霸道路線不假,但他知曉什麼叫緩慢行事。
霸烈不代表莽撞!
“”
沈楠又細細的將景太後的喜好跟勢力看了幾眼,便將卷宗隨意的丟在一側,而後靜靜等候張角等人看完卷宗,他可沒什麼興趣將這些繁瑣的卷宗都看一遍。
赤龍衛、執金吾、幽州軍餉的事情。
他隻需了解一個大概即可,接下來具體如何做事還是要看張角等人。
很快。
張角、李斯、韓生宣就已看完手裡的卷宗。
三人不約而同的將卷宗緩緩放下,而後對視一眼後。
張角率先說道:“大奉積弊之深,宛若昔日之漢末啊!”
這話一出。
沈楠眉頭就已緊鎖起來。
漢末什麼情況他自然是知曉的,若是大奉真跟漢末一般無二。
那麼事情就更加棘手了。
他開口詢問:“如何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