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被押去鑒寶(1 / 1)

推荐阅读:

自打我出現,薑博全和薑鵬兩個人對我就極度的輕蔑。再加上曲威對我還算恭敬的態度,早就讓兩個文物鑒定專家心裡不爽了。

無論是態度還是說話,處處都帶著敵意。

本來我是不想趟這攤渾水,可一聽他們的冷嘲熱諷,纏著我的那團影子肯定不答應。兩個人的挑釁,早就把他好勝的脾氣給撩撥起來了。

“王牧烽!彆讓我看不起你。”

其實,我也是強壓著心裡的火兒,讓影子這句話一拱,我也忍不下去了。

“曲隊!既然兩位專家老師都看不出什麼,那我就不怕丟人現眼了。不如我也上手學習學習。”

語氣雖然和緩,但我這句話說得挺損的,正戳在薑博全和薑鵬的心窩子上。

通過剛才的對話,我聽出來他們兩個人的鑒定結論應該不是十分的肯定,至少是意見不統一。

果然,就在兩個人麵色發寒,想要對我發火兒的時候,一直保持觀望的政委王建說話了。

“薑館長!咱們先都彆急著發表意見。我們搞刑偵的最重視的就是證據,這確鑿的證據就需要從正反兩個方麵提取和搜集。我們今天把小王請來呢,也不是一定要讓他鑒定出這幾件東西的真假、出處,我們是希望利用他掌握的古玩市場方麵的信息,來為我們提供一個方向。”

不愧是政委,搞思想政治工作的。王建的話一說出來,把我和兩個專家的火氣都按住了。還潛移默化地把在場所有人的思維都拉到了一個方向上。

從他的話裡,我也聽出警方對這幾件東西的真偽也抱有很大的懷疑。

王建接著說道:“據我所知,現在古董文玩市場的亂象日新月異,作假造假的手段也層出不窮。這些信息恐怕薑館長、薑老師兩位專家也不十分了解。相反這恰恰是小王所擅長的領域。那咱們今天就都把各自的真本事都拿出來,取長補短,求同存異,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見,爭取幫助我們早日破案。”

“對!對!對!老王的話說到點子上了。咱們今天就是要各抒己見,是鼎是鍋、是簋是盆的,反正就是要弄明白。真的,我們就抓小偷;假的,我們就抓騙子。反正都是警察分內的事兒。”

曲威也用大白話把意思表達清楚了。

他們兩個人這麼一唱一和,倒是把薑博全、薑鵬和我的拉到了一條戰線上了。兩個專家也隻好悻悻地坐下,不得不竭儘所能了。

“好了!那咱們就正式進入正題。”

說完,曲威伸手就要拉開桌子上的白布。一邊的羅駱忙不迭地迅速起身,先一步把布拉開了。

果然,白布下麵蓋著的正是一鼎二簋,三件青綠色的銅器。高矮差不多,都是在三十公分上下,兩隻簋的直徑有四十多公分,那隻鼎有三十公分的樣子。

我還是第一次近距離看到這麼大體量的青銅器。

提到青銅器,鑒古界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河南、陝西、安徽、河北、湖北,這些文物大省,在東北地區青銅器幾乎連影子都見不到。偶爾出現幾枚戰漢時期的貨幣那都挺稀罕,一下子出了三件大個兒的青銅器,稍有點兒鑒古知識的人都知道,那是做夢都編不出的胡扯故事。

“不久前,我們抓到了一個酒駕肇事逃逸的人。在偵辦過程中,無意中在嫌犯的家裡起獲了這三件東西。”

曲威主要是對我說的,三件東西能出現在這裡,那薑博全和薑鵬兩個人早就上手看過了。

“薑館長和薑鵬研究員共同鑒定了,但兩位專家的結論有些不統一。”

看都沒看曲威一眼,我隻是敷衍地點了點頭。因為我的兩隻眼睛正仔細地掃描著麵前的三件青銅器。第一眼看上去感覺造型挺周正,線條也還規矩。

從型製和紋飾上很容易判斷出,兩隻簋型製基本相同,應該是同一個墓葬出土的。是商代中早期的器物,周身布滿乳釘,三隻獸耳等距分布。

那隻鼎為立耳,鼓腹下垂,柱足。近口沿處有一周夔鳳紋,兩兩相對,腹飾勾連雷紋。典型的西周早期風格。

以我的眼力和經驗,從器型、紋飾上判斷,東西符合商周時代特征。但鑒古不是一眼活,尤其是這種時代久遠,經曆過數千年水蝕土沁,本身包含巨量信息的青銅器,肯定不能單純地以器型和紋飾來斷定真偽。

“曲隊!我能上手看看嗎?”

“沒問題。”

說完,曲威把麵前的一副白手套遞給了我。

我一邊戴手套,心裡一邊暗笑:“不就看個銅器嘛!哪至於這麼興師動眾的。”

其實,在鑒古行當裡,除了鑒定書畫、絲綢類器物需要戴手套,避免物件損傷。其他類型的東西一般都是不用戴手套的,尤其是瓷器,戴了有時反倒容易脫手。

當然,青銅器剛出土的時候也需要戴手套,避免化學元素汙染器物。可眼前這三樣東西,就算真是商周的也沒必要戴手套了。能擺到這張桌子上,就說明摸過的人沒一百也得五十了。臉上的油、手上的汗,甚至是口水都不知道沾上多少了,現在還戴手套多半就是為了裝相。

戴好手套,我先是兩隻手逐一地把三件兒東西端起來試了試重量,確定手頭上的感覺沒問題。

青銅器經過千年以上的水蝕土沁,銅和其他金屬元素必然會流失一部分,實際的重量比看上去要輕,這就是所謂的失銅。

我又仔細地查看鑄造方法、表麵紋飾,以及鏽蝕,希望能從中找到一點兒線索。

“不用看了,這些鑒定步驟看不出任何毛病。”

薑鵬冷不丁地插了一句嘴,語氣相當傲慢。

我抬頭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說道:“薑老師!您看過了,可我這是第一次看,能不仔細點兒嘛!就算是看不明白,也要裝裝樣子啊!不然曲隊還不得把我抓起來關幾天啊!”

半調侃、半認真的話,把薑鵬懟得一聲沒出。倒是讓曲威、王建忍俊不已,就是那個死人臉的羅駱,也抽了抽嘴角。

重新把注意力轉回到三件銅器上。

“這麼看三件青銅器都應該是真的啊!”

我心裡有了這個結論,但不知道為什麼,直覺告訴我這裡麵肯定有不對的地方。

帶著這個疑慮,當我再把雙眼聚焦到三件青銅器上,眼前緩緩升成了一團青綠色的迷霧。

“怎麼又出現幻象了?真不該這個時候出來。”

我心裡一緊,擔心起自己怪異的行為引起其他人注意。可這種擔心也是一瞬間的,因為在我一眨眼的功夫,眼前的那團迷霧已經出現幻象了。

在鑒古過程中眼前出現幻象,多半是在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隻要這種幻象出現,那我基本上就進入了一種冥想狀態,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信息。

每當這個時候,影子一定會現身,並和我進行一番爭論。

而現在,當著兩個專家、三個刑警的麵,我內心暗自祈願,“鬼魅的影子你不要現身。”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