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快穿之顧七七的散裝人生 > 第125章 清穿四爺的格格(35)

第125章 清穿四爺的格格(35)(1 / 1)

推荐阅读:

其他宮女人也各自暗暗思量。

有的人滿意自己的位份,也有不滿意的,還有嫉妒顧七七被封為貴妃的。

李氏就是其中翹楚,手中帕子都要被她掐爛了。

如今進了宮,人多眼雜,她也不傻,不敢直接口出狂逛言的造次。

隻敢偷著跟嬤嬤抱怨:“狐媚子瓜爾佳氏,也不知道使了什麼狐媚子手段哄的皇上團團轉。

她是生了兩個兒子,可我生了三兒一女呀?我兒弘時現在還是長子呢,憑什麼我就不能封為貴妃,氣死我了。”

嬤嬤像個木頭人一樣,不吱一聲,也不敢發表任何意見。

她是真的怕,之前還在潛邸,現在可是宮裡。

她可不敢膽子長毛的胡亂編排皇上和貴妃,嫌腦袋長的太結實嗎?

年妃無喜無悲的坐在窗前不知想些什麼,遠遠望去好似一幅畫。

對了,這次位份安排還有一個例外,那就是鈕祜祿氏。

她和耿氏一樣都被封為嬪:熹嬪。

耿氏依舊是裕嬪。

李氏因潛邸側福晉身份,進宮就被封為齊妃。

大體是按照潛邸位份走的,然後就是看子女情況賜封號,就屬顧七七特殊。

從前大家都知道瓜爾佳氏很得四爺寵愛,年年出巡都帶在身邊,卻沒想到如此受寵,大家紛紛猜測是不是因為弘昭阿哥的原因。

顧七七卻不在意什麼。

現在進宮了,很多事情沒那麼方便了,先苟兩年吧,等四爺前朝穩定,她就可以接著浪了。

本來康熙明旨傳位給四爺,朝堂應該很穩定才對,實則不然。

四爺的那些個兄弟個個都不服,又找出其它借口搞事情。

皇權鬥爭真的很複雜、血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康熙確實會教育兒子,個個人中龍鳳,個個都覺得自己能成為一個好皇帝。

顧七七真的想噴他們一臉,太自以為是了,都以為自己是錘子,實則都是錘子下麵的鐵餅罷了。

遠的不說,就跳的最高的八爺,顧七七看他就覺這個人成不了皇帝。

就算僥天之幸,坐上了皇位,也是一個傀儡皇帝。

用腳趾頭想都知道,花錢買的支持者能有多真心,那麼多人都喜歡你當皇帝是為啥,當然是因為你好挾製嘍。

在你手下乾活肯定比在四爺這個吹毛求疵的人手下乾活舒坦。

不然為啥,真以為你好看。

這麼淺顯道理八爺肯定也明白,不過是抱著僥幸心理罷了。

想著自己登上帝位後一定能鏟除這些試圖挾製他的人,顧七七隻能嗬嗬了。

靠收集投靠者的把柄治理國家,算什麼本事。

就這,還敢跟她家四爺比,不自量力。

不過四爺提前知道答案,手段更加隱晦而有力,儘量不引起太大的朝堂震蕩。

四爺坐在皇位上向下看,這開卷的滋味真好,他知道所有人的結局,包括他自己的,甚至整個大清朝的。

再回頭看這些兄弟大臣的小動作都有點想笑,突然也沒那麼介意了,都給他往死裡打工吧,也算廢物利用為國捐軀了。

前臣兄弟該封的都封過了,四爺也要開始辦正事了。

他從曆史中得知自己的武功評分很低,也醒悟過來。

外行指導內行要不得,不能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般的蠻乾。

專業的事情還得交給專業的人,唯有深耕領域者,方能洞悉其中門道。

術業有專攻。

於是大封了嶽鐘祺。

他還計劃過兩年把他大哥也放出來,老十四先晾晾磨磨性子,能磨出來就用,實在不行就圈了吧,不差他一個能打仗的。

不過首先得搞活經濟,有錢、有糧才能打仗呀。

好在登基前的九年一點沒浪費,能做的準備早就做好了。

顧七七在後宮聽到雍正第一次大朝會傳來的好消息就是:“天佑大清,攻克天花。”

為了將這個好消息傳遍大清,雍正帝決定由朝廷出麵辦報紙:物美價廉,消息全麵,權威真實。

勢必讓整個大清的每一個子民都知道這個好消息,並且全民接種,爭取在大清也早日消滅天花。

為了取信天下,雍正決定由他的小兒子弘旭阿哥率先在‘大祈殿’前公開接種。

原因是他的弘昭阿哥已經接種完畢,隻是沒公開。

‘大祈殿’其實就是後來的‘祈年殿’,這個名字是乾隆十六年後改的。

這下子整個大清都轟動了。

也就大清還沒有熱搜榜的說法,否則此條消息非得墜個大紅‘爆字’。

四爺提前跟顧七七商量過此事,她是同意的。

百姓愚昧,如果能讓百姓清醒一些她是願意的,再說非常安全。

而且借此時機辦報控製輿論是最好方法。

那些個暗地裡不老實的文武大臣、皇子宗室,隻能暫時轉入地下伺機而動。

四爺也從顧七七那裡了解過辦報的好處。

首先就是開啟民智;二是控製輿論;三是公開政策和稅收之類的,省去了很多中間環節,有利政治清明;

四是方便提拔真正的人才,分化世家和地主鄉紳的勢力。

總之好處多多,四爺把之前暗地裡培養的人都撒了出去,勢必要把這頭一炮打響。

隻隔了不久的又一次大朝會上。

四爺又打出了第二炮:天佑大清,尋得海外高產糧種,經實驗紅薯畝產可達五千斤,雍正元年正式開始全麵推廣。

文武大臣被一個個消息都砸懵了,這確定是雍正元年?

四爺九年存了大批種子,沒辦法,季節到了不等人啊。

他也學會了,先將糧種按比例下發到適合種植的地方,然後在地方實行責任製,否則提頭來見。

更像承包給地方官,朝廷先借糧種給地方,成熟後,多還幾成糧種當作利息。

總之大清雍正元年有一種新氣象,反正老百姓沒覺的換了一個皇上哪兒不好。

又過了一個月,雍正帝又打響第三炮:朝廷大麵積發售玻璃窗。

還在宮門前搭了一個樣板房,隻要有錢,誰都可以參觀並購買。

四爺一眾兄弟都懵了,搞什麼玩意?

不聲不響的哪兒搞出這麼多新花樣?

換賽道了?

還怎麼玩?

不講武德啊!

不過腿比腦袋誠實,樣板房搭出來後都跑去參觀了。

嗯!

真香,他們說啥也得先安裝上。

於是一窩蜂的跑去登記交錢了。

朝廷明文規定:先付款後送貨,概不賒欠。

宮裡最先換了玻璃窗,顧七七也鬆了一口氣,她都快忘記這麼明亮是什麼時候了。

這玻璃的售價並不便宜,四爺肯定會大賺一筆。

今生,四爺登基後,不像前世那麼窮,也沒那麼急了。

所以,並沒有一上來就抄家,前朝矛盾就沒有那麼尖銳,他想溫水煮青蛙,少些動蕩。

剛進五月,還沒等雍正歇一小口氣呢,太後親娘烏雅氏重病。

四爺天天親自侍奉湯藥,太後惡狠狠的瞪著她,也不敢罵出口。

麵色蒼白,十分虛弱:“哀家要見老十四,要見我兒子。”語氣滿是怨恨。

惡狠狠的瞪著眼珠子,看向四爺更像看仇人。

說罷將四爺遞過的藥碗一把打翻。

四爺淡定的抽出帕子,自若的擦了擦袖口的藥汁子。

也不說話。

太後急了,認命般平靜的道:“哀家說了,要見老十四,否則死不瞑目。”最後幾個字說的咬牙切齒,含著血般。

望著親生母親。

四爺閉了閉眼,站起身轉頭就走。

隻不過空氣中傳來了一句:“如額娘所願。”

沒有像七七透露的前世那樣,而是選擇答應。

就讓老十四進宮見額娘最後一麵又如何?

算全了他們母子今生最後的情分。

四爺也猜得出他前世為什麼到死都不讓十四弟和額娘見麵。

無非就是怕太後真拿或佯拿出私藏聖旨、秘旨之類的,給他初登的帝位帶來不穩定因素。

今生就沒這個煩惱了,見吧,見過又如何呢?

不知道是不是見過心愛的小兒子,了卻了心願。

太後今生死的比前世還早幾天,得,接著守孝吧。

發喪流程顧七七已經了解了大概,再難也得受著。

唯一好處就是五月天,不用為太後受冷風吹!

生命的終章,終究未起波瀾。

【感謝寶寶們的支持,打滾求五星好評!】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