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快穿之顧七七的散裝人生 > 第352章 林黛玉的小丫環(14)

第352章 林黛玉的小丫環(14)(1 / 1)

推荐阅读:

黛玉看著眾人,她明明知道所有人的結局,可也不能強行乾涉。

他們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活生生的人,不會聽她的。

罷了,她連自己的路都不知道如何走下去呢。

惜春還是想到櫳翠庵出家,黛玉知道她的性子,甚至連她自己都認為出家沒什麼不好,也就同意了。

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

探春早就出嫁了,甚至算戴罪立功,還給男人們減了一定刑罰。

真是走的走、散的散,大地一片白茫茫。

趙姨娘自己帶著賈環也要單獨生活,下午就走,一看就是有所準備的。

很可能是探春給兩人留下了些什麼,黛玉也不好細問。

邢夫人也是如此,人家還有弟弟、妹妹和娘家,她甚至還有其他什麼想頭也說不準。

黛玉可不敢攔著,雖說她知道這個舅母結局並不好。

剩下就是寶玉和寶釵了,寶釵嫁妝雖然早在抄家前丟了,可還有娘家和娘家兄弟。

她肯定要投奔娘家的。

就是娘家還有個夏金桂。

這個攪家精,不知道日後鬨得如何雞飛狗跳呢。

事實也如此,寶玉在薛家遭逢夏金桂和薛蟠的苛待和薛姨媽的牢騷。

更是被汙蔑與香菱有染,連累香菱因他而死。

寶玉不想拖累寶釵才離家出走。

黛玉現在就可以想象出寶釵將來的日子能有多艱難。

寶玉走後,本想一死了之,卻被癩頭和尚度化,出了家,最後尋到林黛玉的墳前,為她守墓餘生。

雖然寶玉算不得靠譜的男人,更彆提支應門楣了,可寶釵迫於封建禮教束縛,無論如何也得跟他過下去。

賈家被抄,薛家能討得好?

肯定也被抄沒了。

二人回娘家,也借不上多少力。

薛家家族那邊更恨不得跟賈家撇清關係呢,怎麼會招惹寶釵。

四大家族賈、王、薛,史,本就諧音‘家亡血史’,預示著家族的興衰。

也注定了寶釵:‘金簪雪裡埋’的命運。

和黛玉的‘玉帶林中掛’是不相上下的悲慘。

如今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黛玉未亡,寶玉就不會出家,寶釵的日子雖然清貧,起碼不孤寂。

要照顧巨嬰怎麼孤寂啊!

“寶玉,我們彆打擾林妹妹了,回吧?”

寶玉三天前,從進門就傻愣愣的,給飯就吃,就是不發一言,也不理人。

如今聽說要走了,立馬從呆滯中回過神來。

“不,我不走,我要留下來,我哪也兒不去,要回你自己回吧。”

寶釵當然懂寶玉的心思。

這場婚姻,是聯姻,也是薛家強搶過來的,一切都是她該受的。

她也不知該如何規勸寶玉,隻是極難過地低頭哭泣。

黛玉也明白。

說實話,即便她還清了神瑛侍者的眼淚。

可從前的一段情也不是假的,她還想拉著寶玉一起反抗命運呢,說不定兩人都能安安穩穩地過完下半生。

顧七七口口聲聲說著嫌棄寶玉的話,其實她心裡明白寶玉沒那麼差。

寶玉看著不通庶務,厭惡仕途經濟,實則是對自由與人性尊嚴的追求。

寶玉看似行為乖張,實則暗示他對禮教束縛的掙脫。

說他腹內草莽,實則是寶玉對科舉八股價值取向的不屑。

說他富貴不知樂業,實則暗喻著他拒絕成為家族政治工具。

說他貧窮難耐淒涼,實則預示著賈家不可避免的衰落,和他難以逃脫的精神困境。

說他是頑石,實則象征著寶玉與世俗規則的不兼容。

寶玉最終遁入空門,實則體現了他對世俗價值的否定。

寶玉可是曹雪芹筆下的男主角,是文學史上首個具有現代人文特質的貴族叛逆者。

曹雪芹能不愛寶玉嗎。

寶釵想回娘家一方麵是她手裡沒啥錢了,也沒有營生,經濟困難,隻能靠娘家。

再就是薛姨媽受兒媳婦虐待,年歲見長,能跟女兒生活在一起肯定是同意的。

還有就是擔心寶玉繼續對黛玉癡心不改。

倒不是寶釵多愛寶玉,事實上她對寶玉從未有過愛情,在她看來,這些都是小情小愛,入不了她的心。

顧七七一看黛玉的態度就急了。

以為黛玉對寶玉餘情未了呢。

那可不行。

可不能再沾惹寶玉。

這個時候,黛玉也不好進言,隻微微低頭跟著抹眼睛。

顧七七一看,這幾個人誰都指望不上。

關鍵時刻,還得她出馬。

遂上前勸道:“寶二爺,我們姑娘不回姑蘇的,以後大家都在京城,來往也極為方便。”

“真的嗎?”

隻要涉及黛玉,寶玉還是能聽得進話的。

“二爺也要振作起來,還要養家呢,而且等二老爺他們回來的時候,也要有個落腳地呀。”

顧七七就差說:你要奮鬥啊,你還身負重任呢。

寶玉一聽二老爺就像傑瑞想起了湯姆貓似的,身子立馬一頓。

能感覺得到,寶玉的心裡陰影麵積不小。

可轉瞬間,寶玉又想起散了的賈府,又被勾起了傷心事,嗚嗚開始哭了起來,任性得像個孩子。

黛玉也跟著難過不已。

寶玉也知道,他不可能賴在這裡不走,好在得到確切消息,林妹妹一直住在京城,不算一無所獲。

有想頭就好。

如果沒有黛玉這個精神支柱在,他都不想活了。

最後,寶玉還是一步三回頭的,帶著寶釵和丫頭們一起走了。

黛玉沒虧待誰,走的人每人給了一百兩當盤纏,算是留個念想。

寶玉她私心多給了一些,給了一千兩。

不是她不想多給,她也沒錢了。

到了此時,黛玉也意識到了黃白之物的重要性了。

還有平兒、襲人之流的人事安排,黛玉就不插手了。

甚至林紅玉都跟著走了。

因為她隻是賈府的外孫女,又不姓賈,插手也名不正言不順。

人家也不見得聽她的,感激她。

剩下的都交由寶釵這個正經二奶奶安排了。

顧七七跟著黛玉一起目送眾人離開。

看著寶玉的背影,顧七七也有些傷感。

寶玉為了黛玉是舍得一死的。

從前兩人鬨小性子,寶玉經常說:“你死了,我就做和尚去。”

黛玉並不信,經常回嘴:“就會這樣說,我倒要數著你到底做幾回和尚。”

如今黛玉窺伺了先機,知道了答案。

寶玉做了三回和尚。

神瑛侍者本就是和尚,侍者在佛語中就是僧執事的稱謂。

在人間到底做了和尚,回歸天界又會做回和尚。

與書中開篇的‘三生石’完全呼應。

他與黛玉注定無果而終。

緣份到此為止。

兩人都活著,寶玉與寶釵已經成婚,為了人倫和家族長輩,他和黛玉終究有緣無份。

好在顧七七聰明,自打來了紅樓世界,小蜜蜂就沒停止過工作。

多想把這一切放給現代紅迷看啊。

眼見能安排的都安排完了,該走的都走了。

顧七七就上前勸道:“姑娘,能做的都做了,該振作了,多為自己打算吧。”

黛玉像是放下了心中巨石一般,人一下子就輕鬆、明媚了起來。

顧七七也替她高興。

黛玉理應過得更好。

紫鵑最先沉不住氣:“七七,姑娘手裡如今隻怕隻餘千百兩銀子了,而且也沒什麼能當的了。”

關係到眾人以後的生計,紫鵑能不急嘛。

顧七七也在思考。

賺錢的方法太多了,先搞哪樣兒出來呢。

如果直接拿出各種方子,根本說不過去。

她一個大字不識的丫環如何得到這些方子而且識貨,可太難自圓其說了。

除非打著開竅、覺醒宿慧的名義。

倒也不是不行。

黛玉已經十八歲了,如今又是這種情形。

婚事確實迫在眉睫……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