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高拱(1 / 1)

推荐阅读:

次日,內閣。

文淵閣位於紫禁城的東部,乍一看是一排不起眼的破舊房子。

但是大明所有人都知道,在這裡辦公的,是位於人臣的內閣大學士,也就是百官稱之為“宰輔”的內閣重臣們。

但是文淵閣看起來也和翰林院差不多,明代之內閣原本隻是輔佐君王決策的機構,雖然隨著時代發展逐漸變強,但是畢竟不是唐宋那種“真宰相”。

就算是能把持朝政,如嘉靖朝的夏言、嚴嵩那般,也要受到皇權和百官的多方鉗製,做不到唐宋宰相那般獨斷。

內閣年久失修,也沒哪個內閣首輔提出來大修的,畢竟那些言官連皇帝修宮殿都要反對,你區區內閣也想給自己修辦公場所?

這麼爛的辦公環境,以至於夏言這樣的權勢首輔都不願意在內閣辦公,但是長期居家辦公又被人抓著把柄,當年嚴嵩扳倒夏言,彈劾夏言的罪行中,就有一條“軍國大事,私宅而裁”。

後來嚴嵩執政後,就很注意工作紀律,八十多歲依然堅持在內閣辦公。

當朝的內閣首輔徐階,就是鬥倒了嚴嵩上位的,而且他一向謹慎,自然也不敢壞了規矩。

文淵閣破就破了點吧,糊點窗戶紙還能過,好歹內閣大學士都有自己的隔間,大家都是從翰林院出來的,總比以前的工作環境好吧?

一名圓臉的紅袍重臣,對著通政司的官員問道:

“翰林院的題本送來了嗎?”

下方的通政司小官抬起頭看向圓臉的紅袍大員,顫顫巍巍的說道:

“回閣老,已經送來了,但是。。。”

紅袍大員是個急性子,他不喜歡的下屬吞吞吐吐的樣子,厲聲問道:

“還不快拿到本官的案前來。”

一般來說,內閣重臣很少會對小吏這樣嚴厲,但是眼前的這位高拱高閣老,在裕王潛邸的時候就以脾氣火爆著稱,嚴嵩當政的時候,就敢在朝堂上和嚴嵩父子對剛。

如今他擔任內閣輔臣,更是數次和內閣首輔徐階發生衝突。

通政司小官說道:

“徐閣老說翰林院的題本,要先給他老人家過目。”

提起了徐階,高拱怒氣更甚了。

高拱是裕王潛邸舊人,是當今皇帝的老師,和今上關係非常親近。

在嘉靖朝末期,高拱也和徐階聯手倒嚴。

可嘉靖皇帝駕崩後,徐階和高拱政見不和,徐階沒有經過內閣商議,以嘉靖遺詔的名義把持朝政。

後來徐階又指使自己的門生弟子彈劾高拱,逼迫其辭官。

但是隆慶皇帝還是念著師生之情的,隆慶二年,高拱就殺回了內閣。

如今內閣之中,徐階是內閣首輔。

次輔李春芳清靜無為,很少參與到徐高的爭鬥中。

武英殿大學士張居正雖然是徐階的弟子,卻也在徐高爭鬥中明哲保身,很少發表意見。

文淵閣大學士陳以勤也是隆慶皇帝的潛邸舊人,但是為人也很低調,主要精力放在監修國史上,對於內閣的鬥爭敬而遠之。

內閣次輔和其他內閣大學士可以敬而遠之,可苦了這些往來內閣辦事的小官小吏。

這名通政司官員不想得罪徐階,但是也不敢衝撞脾氣暴躁的高拱。

怪就怪今天徐閣老身體有恙,請假沒來內閣辦公。

“徐閣老有恙,先拿過來給本官看!”

聽到高拱這麼說,通政司的官員也不敢多說,隻好將翰林院的題本搬了過來。

隔壁隔間的張居正,聽到了高拱的爭吵聲,卻沒有抬頭。

同樣是朱紅色的官袍,張居正的氣度要比高拱好上不少,但是內閣辦事的官吏,也不敢小瞧這位張閣老。

除了是徐階的弟子之外,張居正也是倒嚴的主力,他氣度沉穩手段高超,普通官員見到他也是大氣不敢出。

張居正自然知道高拱為什麼執意要看翰林院的題本。

政治,靠的就是人。

之前徐階能擠走高拱,就是靠著門生故吏發力,高拱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新入翰林院的庶吉士們,是預備儲相,國家未來的棟梁。

高拱要看題本,自然是要看看這一批庶吉士的成色,從中發展自己的黨羽。

張居正微微歎一口氣。

自己的恩師老了,隔三差五抱恙。而高拱年富力強,又得到隆慶皇帝的支持,眼看著是越來越壓不住了。

張居正再次暗暗長歎,他並非不喜歡高拱這個人,高肅卿剛直清正,能力也強,確實是首輔的不二人選。

但是到了這個地位,都有自己的政治抱負,張居正和高拱在政見上有分歧。

張居正也不想屈居在高拱之下,執行高拱的改革計劃。

但是時局如此,張居正也隻能窩著。

張居正又想起嚴嵩當政的時候,如果恩師失勢,自己又要何去何從?

隔壁隔間,高拱拿起題本,開始飛快的瀏覽起來。

其實高拱也沒指望,這些年輕的庶吉士們能有什麼驚世之言,寫出什麼千古名篇的奏對來。

他考察這些庶吉士,主要是看才華,再看奏章中的政治傾向。

如果和自己的政治理念相合,又確實有才華的,他自然會不吝嗇提攜一下。

作為內閣輔臣,吏部尚書,高拱手上的權力是很大的。

這本不錯,暗暗記下了題本作者的名字,趙誌皋。

這本也不錯,張位。

王家屏的文章也不錯。

但是等高拱翻到了蘇澤的題本,首先就被這一手醜字給震驚到了。

這麼醜的字,怎麼能通過縣試的?

但是看到《請罷早朝疏》,高拱又愣住了。

這是什麼?好家夥,還有這樣的題本?

身為讀書人,不是應該求著皇帝勤政嗎?哪有不讓皇帝上早朝的!

但是隨著高拱讀完,他的眉頭舒展開,他拍案道:“寫的好!”

誇讚完,高拱立刻道:“取揭紙來!”

揭紙,就是票擬用的紙,內閣輔臣在揭紙上寫好了處理意見,貼在題本的前麵,作為“禦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納。

票擬權,就是內閣的重要權力,和司禮監的批紅權,共同構成了內廷兩大權力機構的基礎。

高拱筆走龍蛇,寫下了票擬意見,又喊來通政司的小官說道:

“速速送到乾清宮,請陛下過目!”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