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陽光透過營帳的縫隙,灑在軒轅禦和沈青黎的身上。軒轅禦慵懶地伸了個懶腰,側過頭看向身旁的沈青黎,眼中滿是好奇,開口問道:“黎兒,你之前帶來的那幾十個大箱子,裡麵究竟裝的是什麼呀?”
沈青黎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俏皮的笑容,輕聲笑道:“那裡麵裝的可是炸藥哦,威力巨大,殺傷力十足呢。”說到這兒,她神情變得嚴肅起來,認真叮囑道:“不過你可要記住了,沒有我的允許,千萬千萬不能去碰那些炸藥。要是不小心引發爆炸,那後果不堪設想,說不定整個軍營都會受到牽連,全軍覆沒啊。”
軒轅禦一聽,原本還帶著幾分慵懶的神情瞬間變得激動起來,一下子從床上坐起,雙眼放光,迫不及待地說道:“真有這麼厲害?本王真想立刻見識見識這炸藥的效果。”
沈青黎看著他那猴急的模樣,無奈地搖了搖頭,安撫道:“你先彆急嘛。除了炸藥,我還帶來了一種袖弩,這東西小巧便攜,十分實用。你可以讓人把袖弩拿過來,分給暗衛們,一人一個。”
軒轅禦一聽,連忙追問:“那本王的呢?黎兒,不會把本王給忘了吧?”
沈青黎忍不住笑出聲來,溫柔地說道:“有的,有的,怎麼可能少了你的呢,我最親愛的人。紅色箱子裡裝的就是袖弩。”
軒轅禦二話不說,趕忙派人去把袖弩拿進營帳。不一會兒,士兵便將一個紅色箱子抬了進來。軒轅禦迫不及待地打開箱子,隻見裡麵整齊擺放著精致小巧的袖弩,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金屬的光澤,工藝精湛,讓人愛不釋手。
沈青黎見狀,微笑著從箱子裡拿起一個袖弩,示意軒轅禦伸出手臂。她小心翼翼地將袖弩固定在軒轅禦的手臂內側,用皮綁帶仔細地固定好,確保不會鬆動。接著,她拿起一根弩箭,輕輕插入弩身的箭筒中,然後熟練地通過旋轉裝置,將弩弦調整到待發狀態。
一切準備就緒後,沈青黎輕輕抬起軒轅禦的手臂,使袖弩對準營帳內的一個目標,說道:“阿禦,你看,就像這樣,用手指觸動扳機。”說著,她輕輕按下扳機,隻聽“嗖”的一聲,弩弦瞬間回彈,帶動弩箭如閃電般射出,精準地射中了目標。
軒轅禦看得目瞪口呆,沈青黎繼續解釋道:“阿禦,這袖弩小巧,射程相對較短,大概隻有 50 米左右。不過,它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藏在袖口,出其不意地給敵人致命一擊。”
軒轅禦聽完,興奮得難以自持,一把摟住沈青黎,在她臉上“吧唧”親了一口,大聲笑道:“我的黎兒就是聰明!哈哈哈,這麼厲害的發明,還好是本王的寶貝黎兒想出來的。”
沈青黎被他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弄得臉紅心跳,輕輕推開軒轅禦,說道:“你先彆光顧著高興了,趕緊把這些袖弩發給暗衛們吧!我得和大師兄去把病人的傷勢再仔細處理一下。”說完,她整理了一下衣衫,轉身朝著醫療營帳的方向走去。
清晨的陽光灑在醫療營帳,帶來絲絲暖意。沈青黎和淩浩宇早早來到這裡,準備為傷口發炎化膿的病人們進行手術。
沈青黎神色專注,對淩浩宇說道:“大師兄,今天咱們就把這些傷口發炎化膿的病人安排手術。還是老樣子,第一個病人我來動手,你在一旁仔細觀望學習。”淩浩宇認真地點點頭,眼神中滿是求知的渴望。
手術開始,沈青黎先拿起一瓶生理鹽水,動作輕柔且熟練地為第一位病人衝洗傷口。她一邊操作,一邊向淩浩宇講解:“首先要用生理鹽水衝洗傷口,目的是去除表麵的膿液、汙垢和壞死組織。這一步至關重要,隻有把傷口清理乾淨,後續的治療才能順利進行。”對於較深的傷口,普通的衝洗方式難以達到清潔效果,沈青黎拿起注射器,小心翼翼地將生理鹽水注入傷口深處,確保每一處都能得到充分清潔。
衝洗完畢,沈青黎又拿起碘伏,開始對傷口周圍的皮膚進行消毒。她邊操作邊提醒淩浩宇:“消毒範圍要超過傷口邊緣 1 2 厘米,這樣才能最大程度避免細菌感染。而且要特彆注意,千萬不能讓消毒劑進入傷口內部,否則會刺激組織,加重病人的痛苦。”淩浩宇目不轉睛地盯著沈青黎的每一個動作,將要點牢記於心。
檢查傷口時,發現有明顯的膿腫形成。沈青黎告知淩浩宇:“這種情況就需要切開引流了。”她先對病人進行局部麻醉,手法嫻熟地在膿腫波動最明顯處做了一個適當的切口。隨著切口的出現,濃稠的膿液緩緩流出,散發出一股刺鼻的氣味。沈青黎卻絲毫沒有退縮,專注地引導膿液充分排出,直至傷口不再有大量膿液滲出。
清創工作完成後,沈青黎拿起一支夫西地酸乳膏,輕輕塗抹在傷口處,同時解釋道:“塗抹這種外用藥物,主要是為了預防和控製局部感染,幫助傷口更好地愈合。”接著,她又叮囑淩浩宇:“大師兄,如果病患傷口感染嚴重,伴有發熱、寒戰等全身症狀,那就需要口服頭孢呋辛消炎藥來進行全身性的抗感染治療。洛芬、雙氯芬酸鈉可以止痛。”淩浩宇趕忙拿出紙筆,將這些要點一一詳細記錄下來。
最後,沈青黎拿起無菌紗布,仔細地為病人包紮傷口。她邊包紮邊強調:“使用無菌紗布包紮傷口,是為了保護傷口,防止外界細菌再次侵入。包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鬆緊適度,太鬆起不到保護作用,太緊則會影響局部血液循環,不利於傷口恢複。”
淩浩宇認真聽完,自信滿滿地笑道:“哈哈哈,我都記住了。”
接下來的二十幾個病患,淩浩宇在沈青黎的信任與鼓勵下,獨自上手操作。每一個步驟,他都嚴格按照沈青黎所教的方法進行。遇到拿不準的地方,他便向沈青黎投去詢問的目光,沈青黎總是及時給予指導和肯定。
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下,手術一台接一台順利完成。不知不覺,夕陽的餘暉已透過營帳的縫隙灑了進來,忙碌的一天又悄然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