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巫王在的這些日子,齊君燁將他哄得服服帖帖,他的內心一直對這個孫女婿很是認可。
無論是長相,地位,還是品性,都讓老巫王很是滿意。
孫女被帶到苗疆,他跟到苗疆,不惜為她跳下萬蠱蟲池。
後來老巫王來了大周,住進了宸王府,齊君燁對雲扶的體貼他又看在了眼裡。
而待他這個祖父,敬重又關心。
他半點挑不出不是來。
反而是楚琰,比起孫女婿真是差太遠了,也不知蠻兒當初看上他哪點了。
本來,他對楚琰就有心結,更可氣的是,他居然感覺楚琰在打孫女腹中孩子的主意。
那可是他鳳家的後人。
因此,自楚琰來宸王府後,儘管他對老巫王很是敬重,老巫王還是處處挑他的不是。
老巫王先是夾了齊君燁做的飯菜,“嗯,孫女婿的廚藝越來越好了,可見真是用了心了。”
隨後,他又夾了楚琰讓人端上的飯菜,立即“呸~呸~”吐了兩口,“好難吃,孫女,可彆吃這個,莫衝撞了我的寶貝重孫子。”
雲扶望著像個老小孩般的老巫王,笑道:“是,是,我聽祖父的。”
齊君燁得意的望了楚琰一眼。
這一次,他贏了。
楚琰朝齊君燁冷哼一聲,氣哄哄的坐在飯桌前。
他夾起東陵禦廚所做的飯菜,有些疑惑,這明明很美味啊,還是禦廚按照大周的口味做的。
難道扶兒有了身孕,口味也變了?
他拿著筷子剛想去夾齊君燁做的飯菜嘗嘗,卻被老巫王一把打落,“去,吃你的狗食去。”
楚琰在齊君燁麵前自恃長輩,但在老巫王麵前,卻半個字不敢吭。
隻因他有愧於鳳伽蠻,有愧於老巫王。
瞧著他一臉憋屈的樣子,雲扶與齊君燁對視一眼,笑了。
楚琰這個父王,雲扶確實是認下了。
自從他知道自己認錯了女兒,也一直在努力做著彌補。
他往大周送了許多好東西,特彆是送來的糧食和大周沒有的種子,讓大周度過了難關。
簽了兩國盟約,現在兩國已是盟友。
兩國合力將南晉趕出了大周,趕出了東陵,又攻占了南晉多個城池。
而燕北川這個主帥,也認識了雲知彰,二人相見恨晚,竟拜起了把子。
東陵那邊國事剛處理好,楚琰便忍不住追了過來,賴著住進了宸王府。
當他問起雲扶,什麼時候回東陵時,雲扶拒絕了。
她沒有心思做東陵的皇太女,更沒有繼承皇位處理國事的興趣。
她這一世,隻想夫君和孩子在身邊,親人們平平安安的,她便知足了。
也無力再幫楚琰處理國事。
談到此,楚琰便打起了雲扶腹中孩子的主意。
這頓時引起了老巫王的警覺。
這個孩子是他先占住的,笑笑與雲家親近,他比不過,但他來得比楚琰早,總得有個先來後到吧。
因此,老巫王總是變著法的為難楚琰,想將他趕出宸王府。
但楚琰貌似臉皮不是一般的厚,什麼都感覺不到。
吃過飯後,雲扶與齊君燁回房歇息,膳廳隻剩下老巫王與楚琰兩人。
老巫王直接開口:“東陵國君,這個孩子是我鳳家的後人,你想都彆想。我與扶兒已經商議好了,日後是要回去苗疆的。”
楚琰有些不屑。
老巫王到底比他遠了一輩,孰近孰遠,他老人家心裡沒杆秤嗎?
更何況,苗疆那鳥不拉屎的窮地方,哪有他們東陵富足。
但這些話他不敢直接說出口,怕將他老人家氣出個好歹。
他笑著道:“老巫王,東陵的國土可是比大周還要大,還要富足,您不想讓鳳家的子孫更有出息些嗎?為了他好,為了他的前程,您不應該攔著他回東陵。”
老巫王轉念一想,楚琰說的也是。
但隨後他便否決了。
“休想!你後麵排隊。”
老巫王起身便走。
楚琰張了張嘴想勸說老巫王幾句,見老巫王走得很快,他跟本沒有再開口的機會。
他排隊?
那不得等到猴年馬月去!
扶兒還說生下這一胎,從此便封肚不再生了。
他一定得爭取這個孩子。
實在不行,他就將笑笑帶走。
但是,笑笑與他這個外祖父總是親近不起來,倒是與老巫王有說有笑,口中總是“太公,太公”的喚著,有了好東西也是先跑去老巫王院中與他分享,讓他好不羨慕。
他暗暗歎氣,看到齊君燁做的飯菜,忍不住拿筷子夾起,嘗了一口。
這也不怎麼樣嘛,比東陵的禦廚也強不到哪兒去。
這麼想著,他又夾了一筷子,吃了起來。
……
大周朝堂上。
"陛下,皇後娘娘入中宮三載,至今未誕下皇嗣,臣請陛下選秀以固國本。"
“劉大人此言差矣。”江辭上前一步,反駁道:“陛下正值壯年,皇後娘娘也才剛過雙十年華,何須急於一時。”
“江大人此言未免有護短之嫌?”劉大人冷笑一聲,“民間女子三年無出,夫家便可休妻另娶。更何況是一國之母?”
“你!”
太極殿上一片嘩然。
是啊,丞相說的在理!
“夠了!”
雲知禮突然拍案而起,冕冠上的玉珠劇烈晃動,發出清脆的撞擊聲。
殿內瞬間鴉雀無聲。
"選秀之事,朕自有主張,退朝!"
仁明宮。
“皇後娘娘,您隻要按時服藥,小皇子定會來的。”
素箋姑姑正在勸說常清清。
常清清望著眼前的藥碗,一片憂愁。
這藥湯苦,可她心裡更苦。
她輕撫自己的小腹,輕輕歎息。
扶扶第二胎馬上就要生了,晚吟也有了身孕,可她,一連吃了兩年的藥,至今都無動靜。
第一年還不覺得什麼,這時間越久,她這心裡越是焦急。
越是焦急,心情越是鬱悶,越是懷不上。
她在這後宮還好,她知道雲知禮每日麵對的是什麼。
當邊境烽火暫熄,太極殿上的明槍暗箭便轉向了明仁宮。
三載空懸的太子之位,成了各方勢力攻擊皇後的最好由頭。
見雲知禮進殿,常清清歎息一聲,“陛下,不如選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