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忙了,白珍珠又開始上課了。
看到耿教授她很不好意思,這課上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
下了課,白珍珠就提著東西去了耿教授的辦公室。
她帶了一些水果和鹵肉。
耿茹瑛倒是沒說什麼,笑著道:
“你有時間就來聽聽,沒時間就算了,你跟那些孩子不一樣。”
說著從櫃子裡搬了一摞書過來:
“這是我幫你找的關於環境設計的書,有空了就看看。”
白珍珠十分感激:
“謝謝你耿教授,我實在是汗顏。”
耿茹瑛給她倒了一杯水:
“這有什麼不好意思的,你本來就是以自學為主。而且說句實在話,孩子們在學校裡學的東西也有限,比如材料方麵,現在科技開始發展了,市麵上出了很多的新型材料,課本上不可能有。”
“竇彬經常回來,他就跟我說,他在你那裡學的東西比學校多多了,實踐出真知。”
“那小子估計是賴上你了,畢業也不走分配,膽子很大。”
竇彬上半年就已經畢業了,確實沒有回去等分配,畢了業就直接在輝煌上班了。
他說他非常喜歡現在的工作,想出來闖一闖。
竇彬的父母之前已經找好了關係要把竇彬分到一個大廠去。
竇彬聽說他那個崗位工資才三百,打死都不去。
他在輝煌除了基本工資、出差補貼、獎金這些,隻要是他負責的單,公司還給他兩個點的提成。
現在他一個月七七八八加起來都快一千五了,而且他也了解過了,整個蓉城還找不出像輝煌這樣專業的裝修公司,公司的前景十分看好。
他轉頭就跟輝煌簽了合同。
據說給他父母氣壞了。
竇彬現在已經是公司裡正經的設計師,設計師助理已經換了兩批。
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都還是願意走分配,在大家傳統的觀念裡,工作和房子都應該等著分,國家分配的單位才是正統的,福利待遇有保障。
白珍珠知道耿茹瑛的意思,是擔心裝修公司不穩定,竇彬前途沒有保障。
她也不好說什麼,隻是道:
“我們那公司還是很有實力的,老板有背景,而且還開了一家很大的家具廠,竇彬應該是做了充分的了解最後才下的決定。”
“耿教授您放心吧,竇彬是個很有想法又踏實肯乾的人,我跟他也算是同門,不會讓他吃虧的。”
公司恨不能讓竇彬再從美院多拉幾個同學過來,這樣的大學生寶貝的不行,根本不可能虧待他。
從美院出來,吃了飯,白珍珠就開著車在街上轉悠。
著重轉的就是微利房那一片,她準備把第二家火鍋店開在這邊。
這邊一片都是嶄新的商品房,未來必定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大社區。
看著不遠處那一棟棟在建的新樓房,白珍珠看著都覺得激動。
國家開始發展了,真好。
她轉了一圈,本來不抱希望,先過來看看環境的。
火鍋店選址沒那麼容易,現在大麵積的商鋪數量有限,還有位置也很關鍵。
結果她正準備走,突然看到十字路口有一個商鋪空著。
那兩排正好是白成祥他們買的東方花園的營業房。
她把車停到路邊抱著過去看看的心態,就見裡麵出來兩個房產公司的工作人員。
白珍珠就過去問了一句,原來這套房子剛被人退了。
之前買房的是外地來的大老板,對方是一樓二樓一起買的,據說是公司資金鏈出了問題,就把房退了。
這個商鋪在轉角,麵積本來就比較大,加上是兩層,現在還沒人買。
白珍珠心說,這不就是等著她來買嗎?
趕緊進去看了房。
房子麵積確實不算小,一層有兩百多平,兩層加起來有五百多平了。
而且這種商鋪是按照商品房價格算的,不是微利房的價格,每一平要貴個兩三百。
白珍珠沒有猶豫,直接去附近的銀行取錢。
這兩套大麵積能賣出去,購房經理開心不已,表示要陪白珍珠一起去取錢。
取錢的時候她順嘴問了一句:
“你們還有商鋪嗎?小的也行。”
買商鋪又沒有限製,隻要有她就能買。
那個購房經理想了想:
“二期那邊還有,昨天我拿到幾套,還有一套七十多平的您要不要?”
白珍珠:“要。”
原來東方花園的二期都已經出來了,前麵一期賣的還算火爆,二期出來也很快就賣光了。
由此可見住房有多麼緊張。
於是白珍珠直接拿下了三套房,這邊的房子比府順大道和清風路那邊便宜一些,平均算下來980一平,三套房600平一共花了五十八萬多。
簽了合同買了房子,她才讓購房經理帶她去看了那間小一點的商鋪。
位置還可以,在一排營業房的中間,麵積也合適。
回到家,看到三份購房合同,得知白珍珠一個下午花了好幾十萬,李秀芬驚得半天沒說話。
聽說女兒沒錢了,李秀芬才回神,頓時就緊張了:
“你沒錢了?媽有,存折在沅市呢,我這就打電話讓你爸明天給你彙過來。”
白珍珠哭笑不得:
“我還沒到那個地步,下個月嫂子她們把分紅彙過來我就有錢花了。”
李秀芬知道女兒是乾大事的人,再說商鋪都買了,也就不說喪氣話了。
白珍珠知道她擔心,勸道:
“現在買房子不會虧的,尤其商鋪,現在買才是最劃算的,以後商鋪肯定會比住房貴。”
“我跟購房經理留了電話,讓他那邊有鋪子就給我打電話,給大哥二哥三哥留著。”
李秀芬心裡還是不安:
“真的會漲啊?你從哪知道的?”
白珍珠隨口扯:
“會漲,霍征說的。”
“哦,小霍說的。”李秀芬點點頭。
在她的想法裡麵,霍征是個非常靠得住的,他說的八成就沒錯了。
白珍珠又道:
“那兩間商鋪就在東方花園,位置還不錯。”
“小的就給二嫂做鹵肉,二哥現在那間有點小了,正好換間大的。”
“那個兩層的還是開火鍋店,以後大嫂二嫂她們上班就近多了。”
她逗著小文博道:
“等過完年,就讓爸他們都過來。”
“我打聽了一下政策,隻要有房子孩子們就能入學,大不了給點借讀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