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後,葉先生又開始頻繁外出,村裡的孩子認字並沒有暫停而是由王子安來代課,江花幾人的課業早已被葉先生安排好。
小江花前幾日已經和村裡小姐妹約定好了,上山挖野菜時教大家認字。
村裡孩子學認字一段時間後也慢慢初露端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魯小山就是被對比出來的“傷害”彆人的孩子,小山學認字比其他孩子要更認真,頭幾日教會的字,隨時來默寫依舊能記得。其他孩子卻是學了忘,忘了學。
不過葉先生也不惱,這些孩子每日學完認字回家還要幫著做農活兒,乾家務,照顧幼小的弟妹,每日的時間都被安排的滿滿當當,等到晚上有時間了,家裡又沒有油燈能照亮。
孩子們現在是把以前出門放風的時間都拿來學認字了,而且坐在課堂上一日比一日認真乖巧,葉先生已經很欣慰了。
今日王子安給大家安排了隨堂小測,又是魯小山第一名。
回家路上,幾個孩子圍著小山嘰嘰喳喳問道:“小山,你是怎麼學的啊?那麼多字,學了那麼多天你依舊能記住。”
魯小山笑笑:“我每日回家就把當日學過的字用燒黑的木棍寫在石頭上,在家乾活兒時看著那些石頭便會在心裡跟著默記一遍。有空的時候跟著寫一遍,每天都是這樣,所以才能記住。我家院子裡石頭都擺了一大半了。”
還有一個原因,每天回家還要教大哥魯石頭認一遍,兄弟倆一起學又能加深印象。
“哇,你這個方法好,我也去撿幾塊石頭回去,不然老是記了忘忘了記。”
魯小山:“嗯,去吧,撿那種扁扁平平的,好寫。”
“知道啦。”孩子們呼啦啦的往河邊跑去。
魯小山抬頭看了看天,好像要下雨了,今日大哥去鎮上扛大包了,家裡就娘一人,要趕緊回家收衣服。
魯小山匆匆往家趕。
等到江花幾兄妹從山腳那邊回家時,雨已經密密麻麻下起來了。
言氏看著花兒幾個頭上都濕了,趕忙把孩子抓進屋子擦頭發。
三兄妹同用一張帕子來擦頭發,你拖過來,她拖過去。
言氏訓了一句:“好好擦,你們一個一個擦,不要搶來搶去。”
幾個孩子隻是覺得搶著好玩兒,完全不在意頭發是否擦乾了。
言氏:“你們最好給擦乾,要是因此著涼了可是要吃苦藥的。”
一聽到吃苦藥,幾個孩子才不鬨著玩了。
“娘,明日我們去鎮上看看爹吧。”江花想去鎮上逛逛了,整日待在村子裡,需要出去逛逛街。
言氏:“你們明日不去子安那裡寫課業嗎?”
“大伯娘,我們明日休息一天。”夏勤趕忙回著,想著自己也好久沒去鎮上了,明日要是大伯娘帶花兒去鎮上,自己也要跟著去。
花兒點點頭。
言氏:“你爹在鎮上是做活兒,又不是玩兒,你去耽誤他時間。”
江花:“我們就遠遠看一眼,我都好久沒見過爹爹,我有點想他了。”
言氏扁嘴無奈的說道:“你爹也才出去三日。”
“額……”
言氏:“彆在這裡額了,去灶房幫奶奶搓苞穀(玉米)粒。”
江花:“欸,那明日咱奶是不是要去鎮上磨苞穀。”
“你真是……就這麼想去鎮上嗎?”
花兒拉著言氏的袖子撒嬌,言氏心軟了,但嘴上還很堅持。
“自己去問奶,她同意我就沒意見。”
幾個孩子一串串往灶房去,“奶,我們來幫你搓苞穀粒。”
邱氏抬頭看了幾個孩子一眼,剛剛幾個孩子在那邊屋子裡說的話自己都聽到了,這房子又不隔音,稍微大聲一點兒就能聽清楚。
看著幾個孩子們搓苞穀粒,邱氏也不言語。等到搓滿一背簍後,幾個孩子還沒有開口,邱氏也不問,隻管把苞穀芯收起來等著天晴朗了晾曬。
江花看著奶奶要出去,趕忙過去。
“奶,我幫你抬。”
邱氏:“你抬不動,還耽誤我時間。”
“嘿嘿,奶~”
“嗯。”
“奶~”
邱氏:“惠娘,快把你孩子領走,跟我這兒耽誤我做事。”
言惠娘在收拾屋子,聽到這兒隻是喊著:“你們彆調皮。”
江花怕再不說把奶奶惹惱了,一臉諂媚樣兒:“奶,明日你去鎮上帶上我唄。”
夏勤補充了一句:“還有我!”
邱氏:“春明你也要去嗎?”
春明本想著沉穩一下,可是被奶奶這麼一問,連忙回答道:“要去。”
邱氏:“行,那一會兒再搓一小袋苞穀,明日你們三幫著抬到鎮上去。”
“收到,奶奶!”
屋子裡的言氏聽到這裡忍不住笑笑,婆母是最容易心軟的人。
翌日,邱氏和言氏一起帶著三兄妹去了鎮上。幾個孩子還小,邱氏說讓孩子們抬苞穀也隻是隨口說說,言氏想著自己跟去的話也就順道去看看江長青。
聽說最近鎮上碼頭來了好多貨船,碼頭那邊隨時都在招人,江家三兄弟這一次都去扛貨去了。
來過一次鎮上,江花就知道地兒了,幾人一起把苞穀送去磨坊磨粉,邱氏留在那邊看著,言氏就帶著幾個孩子去河邊碼頭了。
“爹~”江花老遠就看見扛著大包的漢子。
江長青看到閨女在遠處揮揮手,連忙回了一個憨笑。常年被陽光照射的皮膚襯托著牙齒的潔白。
“爹,你忙你的,我們就是來看看你。”
跟著出來的是江長鬆和江長慶。
夏勤看著自家爹出來,也跟著花兒一起揮手。
“爹~”
“三叔~”
在碼頭上扛包的漢子們看著這一幕都有些羨慕,勾起大家想念家裡的妻兒。
言氏站在孩子們身後,等江長青他們走遠後才帶著孩子們離開。
“你奶奶那邊應該差不多了,咱們過去找她吧。”
幾人往磨坊那邊走去,邱氏也在往這邊趕。
“奶,你咋背著過來了。”江花第一個跑過去,想要幫邱氏分擔一些。
邱氏:“你抬不動,我想著你們可能還要一會兒,我正好來割些肉回去,這苞穀麵我又不放心給彆人看著,隻好背著來了。”
說這話時,言氏已經幫邱氏從背上抬了下來,分了一半在自己的背簍裡。
“娘,才吃了肉,今日又要買肉?”言氏覺得最近家裡太慣著孩子了。
邱氏摸了摸江花的頭:“孩子們讀書辛苦,要多吃些肉的。”
說到讀書,言氏無法反駁,三代人去了肉攤子,邱氏割了兩斤瘦肉,畢竟瘦肉要便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