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忙碌。(1 / 1)

推荐阅读:

第二日的朝堂上,夏瑾弦便將昨日元君瑤說的話在朝堂上說了一遍,文武百官果然反應激烈,反對聲一片。

而今日沈少禹和元君瑤依舊沒來上朝。

夏瑾弦一個剛登基沒幾天的皇帝,哪裡抵得過這些老臣你一句我一句。

他們滿嘴都是規矩體統,什麼自古以來都是如此雲雲。

“攝政王到——”

“攝政王妃到——”

剛還激動反對的群臣頓時安靜了下來,無人敢再說話了。

“參見攝政王,參見王妃,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王妃千歲千歲千千歲。”

夫妻二人並肩而行,緩步走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沈少禹坐下後也不說免禮,文武百官就隻能跪著。

元君瑤淡淡道:“我在殿外就聽見了大家激動的聲音,皇上所說的,是我提議的,誰有意見,和我說說。”

整個金鑾殿安靜的沒有半點聲音。

元君瑤滿意的點頭道:“很好,看來大家都很滿意我的提議,也算是不枉費你們的親娘將你們生出來。”

她看了眼沈少禹,沈少禹這才說道:“免禮。”

文武百官這才先後起身。

文武百官明顯更怕這夫妻倆,夏瑾弦這剛上任的新帝,半點威懾力都沒有。

不過他現在都要仰仗這夫妻倆,他自是沒什麼好說的。

他能登上這皇位,還多虧了這夫妻倆扶持。

“剛才皇上的提議,有意見的可以提出來喲,不然等會執行了可就晚了。”

朝堂上依舊是鴉雀無聲。

夏瑾弦見狀說道:“如此,那朕便下旨了。”

終於還是有人按捺不住。

“皇上,臣以為,這於理不合。”

“臣附議。”

“臣附議。”

有人提出,便有人小心翼翼的附和。

元君瑤微微勾唇,冷聲說道:“很好,皇上,我提議將這幾個不孝的人拉去杖責。”

夏瑾弦疑惑的看向她。不明白這和不孝有什麼關係?

百官亦是搞不懂。

元君瑤淡淡道:“在場之人,應該沒有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吧,生於女子之胯下,卻看不起女子,壓榨女子,貶低女子,這難道不是不孝?這何嘗不是在看不起自己?

有用之人不該是靠貶低女人獲得地位,你們家裡難道沒有老母?沒有妻子?

你們也有女兒,這何嘗不也是對你們的女兒有利?將來出嫁,更多一份保障。”

在場的人裡有孝順的,有愛妻的,有寵愛女兒的。

當然,還有堅持己見,頑固不化的。

可現在無人敢開口。

因為開口既是不孝,以孝為天,這點不會變。

不孝的罪名是很重的。

元君瑤很是滿意的點頭道:“好,看來大家這下是真的沒意見了。”

不過,雖然朝堂上暫時無人反對了,但私底下,肯定會有官員上折子反對。

如若無人配合,還是很難實行下去。

所以,元君瑤讓皇帝先貼出了告示,昭告天下。

這便是讓所有女子都知曉此事,也好管著自家男人。,更要支持她的決定。

但是很多男人卻坐不住了,尤其是那些書生,無數批評元君瑤的話和詩詞等滿天飛。

元君瑤並沒有置之不理,隻是說,讓那些男人全都去死,有種從明年開始,彆吃飯了。

因為是她讓所有人吃飽飯的,他們怎麼有臉吃?

並且元君瑤也沒閒著,開了第一家女子學院,免費收十三歲以下,五歲以上的女孩上學。

並讓夏瑾弦下令,讓每個地方官員,配合開女子學院。

考慮到很多家庭,即便是免費也不會讓女孩子去上學。

所以元君瑤便又製定了一條規矩。

凡是將家中女孩子送到學院讀書的家庭,明年增產水稻的種子可打七折購買。

她的提議得到了不少高門夫人的讚同,而且女康堂確實是給很多女子方便。

這其中便包括各位貴婦千金,藥王穀的醫術自是沒得說的。

冷卿禾休養了半個月,便閒不住去了女康堂。

休養的半個月裡,她安心鑽研醫書,研究元君瑤給她的關於青黴素的研究。

有了事情做自然就會忘了難過。

她也沒再說要回家,隻是寫了封信回江南說明此事。

她和元君瑤都在為了女子能更好的生存環境而努力著。

女子學院開學後,因為元君瑤後麵那條的規定,不少貧窮人家都將女兒先送了進去。

隻是缺少教書先生也不行,元君瑤希望能有識字的千金主動站出來。

而這件事情還需要夏瑾弦的配合,隻要成為女子學院的教書女先生,便會給予一定的名號,代表著榮譽。

可自立,領俸祿,餘生都不用靠娘家和夫家。

於是不少名門千金都站了出來。

將來,這些從女子學院出去的女子,會分配到各個地方的女子學院教書。

同樣能獲得朝廷給予的俸祿和尊榮。

女子學院過後,冷卿禾便又開了一家女子醫學院。

她研究了四五年,青黴素才研製出來,這便又是一大突破,將挽救無數人的性命。

當然,這都是後話。

冷卿禾元君瑤早已成為所有女子的楷模。

她們所做出的功績和奉獻,是很多男人都無法超越的。

沈少禹這個攝政王也沒閒著,處理朝政是其次,更多的時候他還要教導皇帝。

因著古奎的事情,再加上懷親王妃的事情暴露,南疆竟不顧古奎的死活,發兵侵犯,沈少禹都沒來得及科考,便又得領兵出征。

科考他現在參不參加已經沒所謂了。

夫妻倆各忙各的。

元君瑤整日都待在萬枯山。

偶爾飛去看看沈少禹,再給他們送點物資什麼的。

南疆簡直是不自量力,根本就不是沈少禹的對手,更何況還有元君瑤這個逆天存在。

元君瑤閒著沒事,偶爾去騷擾騷擾南疆的國庫和糧倉。

這場戰爭自然是贏的輕輕鬆鬆。

不過時間也是過的飛快,夫妻倆連年都沒時間過。

元君瑤記著元君玲和胡長庚成親的日子,這個時候應該能趕回去。

不回去過年,家裡自是有意見,好在元君瑤傳了好幾信回去,他們也是能理解。

這家裡的日子,少了覬覦的人,自然是過的風生水起。

皇帝也是懂關照的,畢竟先前受了不少委屈。

整個府、鎮、村,都得到了關照。

誰不知道,元君瑤是朝廷官員,是攝政王妃,是郡主。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