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真的開心,激動的說道:“希望醫館能發揚光大,我還要收更多的女弟子,希望天底下能有更多的女子醫館。”
其實哪怕是現代,很多時候男女看病都是有些不方便的。
充實的一天忙完,元君瑤說道:“我們去望江樓吃飯,沈少禹他們肯定在等著我們。”
由於今日看病的人太多了,中午她們都是匆匆對付了一口。
飯菜是沈少禹派人從望江樓打包送來的,晚上能好好吃一頓了,明日肯定更忙。
關上醫館的門,一行人前往望江樓。
對麵茶樓三樓,華服女子臨窗而站,靜靜的望著她們。
小福祿站在她身旁,低聲說道:“公主,天色已晚,您在茶樓待了一下午了,現在該回去了。”
夏姝華嘴角蕩開一抹笑意,語氣中滿是欣慰。
“不愧是她的侄女,行事作風一樣的膽大,這北冥第一家女子醫館,本公主一定要支持!走,進宮!”
小福祿擦了擦額頭的冷汗。
“公主,您這是要做什麼啊?”
夏姝華紅唇勾起,下巴微揚淡淡道:“我要把她的牌匾換成禦賜的,我看以後誰還敢質疑!敢質疑那就是質疑皇上。”
“公主,不然您先緩和幾天吧,現在皇上應該還在氣頭上,聽說今日懷親王妃進宮去了,在太後宮裡待了好長一段時間呢。”
“哦。”夏姝華不在意的應了一聲,聳肩無所謂的說道:“那又如何。”
小福祿垂著頭欲哭無淚,想著等下挨訓的又得是他了,可是誰勸的住這祖宗啊!
夏姝華離開酒樓後就直接進了宮。
無人敢阻攔,她直接闖進了養心殿。
養心殿內,夏南行坐在高位,下首站著四個大臣。
夏姝華無所顧忌的走進來之後,那四個大臣立即跪地齊聲道:“微臣告退!”
不等夏南行同意,四人就急匆匆的走了,生怕晚走一步夏姝華就會做點什麼,簡直是避如蛇蠍,把她當做了湖水猛獸。
夏姝華翻了白眼,嫌棄的說道;“一群老家夥,本公主還看不上呢。”
“皇姐。”夏南行一臉無奈之色。
“朕在商議國事呢。”
夏姝華不以為意的說道:“下次再議,我有重要的事情找你。”
夏南行一臉嚴肅,很想生氣,但是想到這位姐姐曾經受的苦,便氣不起來。
她不就是混賬了一點嘛,混賬就混賬吧。
他生母早逝,長姐如母。
太後自己有親生兒子,對他難免疏忽,是這個大他好幾歲的姐姐保護的他。
旁人都以為,夏南行是因為夏姝華和親之苦才對她百般容忍。
可其實不是,他們之間是有自小的情分在的。
夏姝華眼神一掃,便有小太監立即給她搬了椅子。
她優雅的坐下,舉手投足間滿是貴氣。
“給我一道聖旨,再給我題個牌匾。”
夏南行還未說話,身旁的小太監已經很有眼力見的去研磨了。
夏南行裝作沒看見,隻詢問道:“什麼聖旨,你又要做什麼?你安分點吧,太後下午剛把我叫過去,哭的朕頭都疼了。”
這個時候他要是再慣著夏姝華,恐怕太後還得來找他。
夏姝華淡淡道:“綰歌的侄女開了間女子醫館,天下第一間隻給女子看病的醫館,我要支持,你給我一道嘉獎聖旨,再給我題字,女康堂,禦賜一塊牌匾,還要最好的金絲楠木。”
夏南行嘴角微抽,卻又無法反駁,隻能繼續包容。
心裡在默念著;長姐如母,長姐如母,算了吧算了,開心就好,她開心就好。
“好,朕這就寫聖旨。”
夏姝華高興了,嘴角微揚語氣愉悅。
“行,寫吧,謝了皇弟。”
這個世界上恐怕就隻有夏姝華敢這般和夏南行說話吧。
太後都不敢如此名目張大的要求他做些什麼。
不過夏姝華是知道分寸的,因為這都是無傷大雅的小事。
而夏南行也不似其他男子那般去束縛女子。
就比如夏姝華和親,大家都覺得她身為公主是應該的,且還不認同她的功勞,可若不是男子無用,又怎麼會需要女子去和親?
男子的權利和功勞不該建立在女子之上,男子強大也不是為了打壓束縛女子。
所以開個什麼女子醫館什麼的,他認為可以。
夏南行很爽快的給夏姝華寫了聖旨,題了字,又吩咐內務府去製作牌匾。
這時夏姝華又說道:“儘快,一晚上給我趕製出來。”
“行,知道了。”夏南行的語氣無比寵溺。
一旁的小太監不用吩咐就弓著腰下去安排了。
夏姝華心情不錯,笑吟吟的說道:“我還沒吃飯,陪我吃飯。”
“行。”
夏南行呼出一口氣,緩解了一下渾身的疲憊,吩咐道:“叫禦膳房準備一些皇姐愛吃的菜。”
夏姝華說道:“準備一壺酒!”
夏南行無奈的勸道:“少喝點。”
“不,我就喜歡不清醒的感覺。”
夏南行沉默了,看夏姝華的眼底閃過心疼。
在外的那幾年她是受儘了苦楚,她可是高高在上的金枝玉葉啊,可她從沒有嬌生慣養。
先帝時期雖然子嗣單薄,但他們並未因此得到重視。
因為那時候太後強勢,外戚獨大,皇後又是太後的親侄女,他們這些庶出隻能艱難度日。
若不是嫡太子突發惡疾去世,這皇位也輪不到夏南行,夏南行是純屬撿漏。
先帝的子嗣都被太後和皇後殘殆儘,隻為將權勢都留住。
夏南行的生母出身卑微,但有個老鄉在太醫院當值,夏南行自小裝病這才躲過殘害,不過他母親為了保護他還是死了,他便寄養在了當今太後名下。
懷親王若不是留下了殘疾,恐怕也活不到現在。
華陽公主因為是個女孩,所以才活下來。
那時候她的生母一直隱瞞懷孕,直到七個多月才被人知曉,不過生下華陽後她就死了。
如果華陽是個皇子,恐怕也早就死了。
皇權爭鬥向來是殘酷的。
兩個沒娘的孩子自小是抱團取暖。
華陽因為是個女孩,甚至日子還好過一點,但亦是受儘了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