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無名揉了揉眉心,實在是無法麵對普賢菩薩如此的誠摯。
他若是像普照大師那樣動手,那還好說,大不了就乾一架。
生死看淡,不服就乾。
可人家過來又是鞠躬,又是磕頭的,張口閉口都稱呼佛子。
怎麼辦?
畢竟沈無名不是這個世界的人,是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好學生。
五年高考,三年模擬裡麵闖出來的素質青年。
這些人讀過的書,沈無名都讀了,這些人沒讀的書,沈無名也讀了。
當年在高考麵前,六科卷子加在一塊,做了整整兩天,他都沒怕過。
可唯獨人家好脾氣過來的時候,沈無名著實沒有那種翻臉的理由。
“不是,你憑什麼說我是佛子啊?你你你……你不能誹謗我啊。”
沈無名無可奈何,坐在椅子上,整張臉都黑了下去,“我不想當佛子。”
“我有家人,有娘子,有一堆親朋好友,我為什麼要出家當佛子?”
普賢菩薩見他這般模樣,也並未生氣,而是一臉的和藹慈祥之色。
“世俗本就是紛擾,佛子乃是先入世後出世,正合釋迦牟尼當年得道之事。”
“佛祖得道之前,也成為一國王子,也曾娶妻生子,佛子……”
“你彆跟我扯犢子。”沈無名黑著一張臉,“你就是說破嘴皮子,我都不可能出家。”
“是是是,佛子說的是。”
普賢菩薩並未在意,隻是陪笑道:“世俗紛擾,看似過眼雲煙,實則雲天霧罩!”
“這是誘惑,是天魔,但同樣也是考驗,唯有洞穿之後,佛子才能明心見性。”
“佛子此時不願隨老衲回歸佛家,老衲也不會多言!”
“不過還請佛祖記住,無論何時,隻要您回歸佛家,老衲定率萬千僧尼相迎!”
在普賢菩薩看來,沈無名一定是命中注定的佛子,這根本沒得洗。
之所以如此,也不過是因為世俗紛擾罷了。
說白了,就是六根不淨。
可這對佛家來說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畢竟釋迦牟尼當年還娶妻生子呢。
沈無名如今也不過是還沒有了斷俗世,總會有一天歸來的。
“這就對了嘛。”沈無名語氣緩和下來,“來來來,喝茶喝茶。”
“隻要彆讓我當和尚,其他都好說,用得著我幫忙的,也不用客氣。”
普賢菩薩笑著點頭,隨即又拉著身後的大和尚過來介紹,乃是相國寺的渡厄大師。
“在下身為北禪寺僧人,不會常在洛陽,不能時刻為佛子護法。”
“但渡厄師弟就在附近,佛子有什麼事情要辦,都可以吩咐他。”
渡厄大師也同樣上前,正準備跪下行禮,沈無名就趕緊拽住他。
“彆這麼客氣,都寄吧哥們。”
三人閒聊片刻,普賢菩薩也的確說到做到,沒有再提及讓他加入佛家之事。
但話裡話外,都是在展現佛家如今的實力,甚至包括在朝堂上的影響力。
尤其是南唐那位佛心天子,對佛家可謂是極為敬重。
甚至自己都出家了好幾次,由此可見佛家在南方的影響力。
就差明說,他們佛家怎麼怎麼牛逼,隻要跟著他們混,好處少不了。
但沈無名都是裝作聽不懂,隻管叫他們喝茶,沒說多久,茶都灌著兩壺了。
待臨走時,普賢菩薩還拉著沈無名的手。
“請佛子放心,將來您歸來之時,一定是統率所有僧眾的佛子。”
“倒是無論是白馬寺又或者南北禪寺,都定然會共尊佛子。”
普賢菩薩說到這裡的時候,極有自信。
不是對沈無名自信,而是對自己以及北禪寺的實力很自信。
隻要是他普賢菩薩認定的佛子,就算是其他活佛,也不能不認。
“是是是,到時候再說吧。”
沈無名隻能敷衍道,普賢菩薩見狀,也不再多言,而是拱手告辭。
“媽的,無語。”
沈無名搖了搖頭,好不容易把這兩個神棍給忽悠走,心情都不好了。
打算出去逛逛,結果又有人到來,赫然是之前傳旨的那位高大人。
“高大人,您怎麼來了?”
沈無名有些疑惑,趕緊上前接住高大人,卻見高大人笑了笑,沒有進屋的意思。
“我是奉皇命前往中山郡傳聖旨,沈爵爺應該知道是去乾什麼吧。”
高大人戲謔一笑,見沈無名點頭,這才開口道:“另外過來問我。”
“陛下說,沈爵爺來京城也許久了,有沒有什麼東西要我帶回去?”
“或者是口信之類的,反正我都順路嘛,又不是多大點事。”
高大人似乎跟他頗為熟悉,就像是朋友一般,回家的時候順便帶個東西。
沈無名卻心頭微暖,沒想到自己從未見過皇帝,皇帝卻如此溫馨。
哪怕隻是傳個聖旨,都要問問有沒有需要幫忙的。
“那剛好,京城這邊有不少好吃的,我都買了,打算帶回去的。”
“你幫我帶帶唄。”
雖然說嶽父大人過兩天就要來京城上任,但能早一點嘗到,總是好的嘛。
“對了,還有這些金銀首飾!”沈無名把高大人拽進院中,然後拿出一堆東西。
“這部分給娘子,這部分給嶽母大人,這部分給小花……”
“對了,我娘子有個閨蜜叫宋南燭,這些是給她的,你跟我娘子說就行。”
高大人全都笑意盈盈地接下,而且還寫在了紙上,讓他確認一遍。
“那沒問題的話,我就走了,對了,沈爵爺不帶一封情書之類的嗎?”
“我可是聽說了你跟楚小姐伉儷情深……”
“也是哦。”沈無名想了想,其實有很多話跟娘子說,但又不想寫信。
思索許久,他拿了一張紙。
刷刷刷寫上了一首詩。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高大人看到每一個字落下,都讀了出來,筆起,句停。
“好詩啊,好詩。”
高大人身為天子近臣,自然也是頗通文墨的,能夠認得到好壞。
“一直都知道沈憔悴之名,如今才知道,沈憔悴果然才華橫溢,落筆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