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照料田地中提升著靈植術。
百畝農田需要的時間很久,這些並不是重點,王長林不需要一次護理完。
而後又將念頭收了回來,繼續看下了眼前的百畝農田,沉思了許久之後開始催動靈雨術,引來天地靈雨澆灌這片農田。
剛開始時全身靈力耗儘,施展的靈雨術僅僅澆灌了十畝農田,漸漸增長到十一畝,十二畝,等將百畝農田澆灌完,已經能夠澆灌十三畝了。
但肉眼可見的是,原本枯黃的靈穗米開始恢複生機,一顆顆稻穗開始泛起淡淡的靈光。
王天林每天花一個時辰到外麵照顧靈田、農田,其餘時間都呆在種子空間修煉、照顧靈田。
雖然每天用一個時辰,但他的效率卻遠遠高於王長山,靈田靈米、農田靈穗米長勢越來越好。
隨著一遍又一遍在施法,法術的熟練程度在提升,每次施法消耗的靈力越來越少,施法的速度越來越快,法術的威力卻越來越大。
上千次以後,庚金針的操縱數量達到了二十枚,熟練程度也達到了小成。
王長林成為了一名一級中階靈植師。
如果讓母親嶽素珍和家族靈植師王通杉知道王長林這麼快就達到一級中階靈植師,不知要有多麼驚訝。
要知道修真技藝的提升,無不是花費大量時間反複練習和加一點悟性,才能一階一階慢慢提升的,王長林這樣的提升速度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正常想像。
催熟法、養靈術也在提升中,主要用在種子空間中,時間大大節省,而且能夠幫助王長林更早實現靈石自由。
這一日,王長林坐在種子空間中,微閉著雙目,鼻間的呼吸按著節奏,隨著吞吸吐納,周圍有大量的木靈氣凝聚,形成一層淡淡的青光籠罩著他的身體。
木靈力如海潮般起起落落,流轉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彙聚到丹田的也越來越多。
時間一點點過去,當越來越龐大的靈力積蓄到某一個臨界點,猛然一震,丹田迅速增大,好似巨龍吸水,空間中磅薄的木靈力轉眼間被吞入其中,隨即紛紛湧入他的體內。
丹田中的種子空間也在發生著變化。
王長林睜開了雙眼,雙眼射出一抹精光。
“終於晉入煉氣五層了。”
從晉升煉氣四層到五層,按外部時間算,僅僅花費了二個月時間,這還是花費了大量時間打理靈田、農田的情況下。
五行功法各有特色,如木係生機旺盛,火係狂暴,金係主殺伐,土係厚重,水係柔弱綿長。王長林短時間內不打算更換功法。
有青木珠的加持,黃品一階的青木功,已經不亞於玄品功法了。
這第二個月,種子空間中又收獲了三輪,主要以一級中階靈米六千斤,一級初階靈米收獲了一千斤。
產量又有增加,主要是他經常以靈雨術、催熟法、養靈術、庚金針輪流照看靈田,法術的成熟度也在提升。
隨著養靈術的使用,種子空間的靈地品質也在慢慢提升中。
突破煉氣五層後,王長林感覺自己的靈力更加精純,丹田又擴大了一圈,靈力總量比起尋常煉氣六層都高。
修為升級後,施展法術的速度進一步提升,花費在靈田、農田的時間上大大節省。
家族中的靈田在王長林的養靈術後,麵積也在增加,靠近靈田的農田漸漸向靈田發展。
目前已經有半畝地基本已經達到靈田的最低標準。
隨著王長林的法術的提升,靈田的麵積還將增加。
王長林靈力升級後,種子空間也隨之變大,麵積增加了一倍,達到了七畝地。
王長林能夠種植的靈米、靈藥越來越多,他將六畝地用來種植靈米,一畝地用來種植靈藥,
各類靈藥在王長林的精心照料下,長勢喜人。
又過了十天,又收獲了一輪靈米,二畝又收獲一萬五千多斤一級中階靈米,三千多斤一級初階靈米。
王長林手中除去留的種子,已經累積了要賣的二萬一千斤一級中階靈米,四千斤一級初階靈米,按市場價,價值四萬六千塊靈石。
這將是迄今為止,王長林擁有的最大一筆財富。
為了儘快將靈米變成靈石,用來投入到空間增加麵積,王長林決定自己必須去一次臨平坊市了。
沒有父親這個煉氣後期修士的陪伴,王長林一人前去坊市,還是非常危險的。
隨便一名煉氣後期劫修,都可能將王長林擒住或殺死,把他的修真資源化為己有。
而且劫修的出現往往不是一個人的,他們通常都是結伴而行。
王長林上次是因為父親拖住了張家煉氣九層的張廣林,才能殺死另外兩名煉氣六層、五層的修士,然後同父親合力殺死張廣林。
一名煉氣中層修士獨自前去坊市,其中的風險太大了。
為了實現靈石自由,怎能不冒險?!
王長林做好一應準備後,戴著麵具一人前往坊市。
雖然沒有靈船,但王長林有種子空間,遇到危險後,可以隨時進入空間。
王長林在靈力下降到一半後,就進入空間恢複靈力。
恢複滿後,繼續趕路。時刻讓自己處於最好的狀態。
但幸好一路沒有發生被襲擊的事情,也許遇到的人因為王長林戴了麵具的原因,無法知曉王長林的底細,所以不敢輕易動手。
沒有靈船,速度自然上不去,還要走走停停,時刻觀察可能發生的突發情況。
小心駛得萬年船,特彆是自己還很弱小的時候。
一路上遇到了兩次修士相互廝殺,而且人數都比較多,很遠聽到就遠遠避開,直到感覺徹底的安全後,才躲進空間。
原本還想雙方廝殺後撿個漏。在空間中修煉十幾個時辰後,再出來向打鬥的地方探索去,發現除了留下血跡、破碎的衣服,其它什麼也沒有留下。
暗歎對方真是狠,贏都贏了,殺都殺了,留下些屍體、儲物袋不好嗎?打掃的乾乾淨淨,一點不剩,太過分了。
孰不知自己比這些人還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