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論壇永遠不缺梗,無論是典故諧音還是地獄笑話,常看常挖常新。
譬如“商鞅知馬力,比乾見人心。”
再譬如傳奇故事“六位帝皇丸”。
【六位帝皇丸,挖呀挖不完,樓主寫論文,跪求好心人多來點資料,正史野史都行,不要狗屎。】
論當代網友的逆反心理,馬上就有人在底下分享本地文件,一看標題。
《我在貞觀開後宮》。
作者是捂住小馬甲,女主是鎮唐公主殷靈毓,至於內容……我勒個百花齊放,男女皆為裙下臣。
樓主弱弱回複:……彆鬨,而且殷靈毓到死都還是小孩子,交通這麼發達是不是……
網友:你就說香不香。
樓主:……真香,但我論文怎麼辦?
幸好,正經網友也是有的。
雖然依舊歪在殷靈毓身上起不來。
【樓主寫論文的話,建議直接去唐史官網查資料啊,當年太宗後代親自捐獻的紙質資料,全部上傳電子版,哇塞滿屋子的殷靈毓手稿,震驚小小的我一萬年。】
【回樓上,最震驚我的就是小鳳和二鳳的信任度啊!封建到共和說改就改!】
【你等等!你確定?難道不是二鳳忍不住,偷偷把殷靈毓留下的給後代應急用的錦囊給拆了,才看到紅色屠龍術,然後哇哇哭的嗎?】
【那你彆管,你就說是不是改走共和路線了吧。】
【曆史拋不開好不好!史官可是記得很清楚!“太宗召群臣,商議再三,乃出示錦囊,拆之,得《共和國理念》一篇,感懷自傷,淚濕衣襟。”】
【不知道他們當時看到殷靈毓連朝代興衰都為他們想的周到,是個什麼樣的心情。】
【比起這個,難道不是鎮唐公主和她的激推粉絲團更讓人震驚嗎?】
【沒錯!貞觀大舞台,粉靈毓,有未來!】
【衛家一家子,王皓,還有李唐皇室和好多重臣……不過也不意外啦,她讓天下吃飽穿暖,天下人自然記得她的好。】
【就是,而且我第一次見正史比野史還野!這就是美強慘+白月光+萬人迷的威力嗎?】
【算了吧,野史還是遙遙領先的,王皓王大將軍都能生子了,一胎三寶。】
【啊啊啊啊啊求你彆提這個!】
【跪求一雙沒有看過的眼睛!】
一通歪樓,突然有人發問。
【那個……樓主和我們不是要討論六位帝皇丸嗎?】
底下迅速有人接話。
【哎呀,就是討論六位帝皇丸也離不開我們鎮唐國公,唯二尚書令之一,雜交水稻奠基人,多流派科學理念提出者,教育家,發明家,共和宣言創作者,七世紀頂級大腦,整個大唐最最閃耀的殷靈毓公主好吧?】
【小鳳和二鳳的稱號加起來不要太長,學生黨已陣亡……】
【這個時候就有人要問了,請問大鳳呢?】
【二鳳砍了。】
【二鳳砍了加一。】
【玄武門沒競爭過,涅槃了。】
【哈哈哈哈哈哈屬你最秀!】
【大鳳四鳳沒有,老鳳凰倒是有一隻。】
【請問你說的是一把歲數出去創業還失敗了,嘴硬說想家才回來的那位太上皇嗎?(手動滑稽)】
【李淵:不嘻嘻。】
【李淵,李世民,長孫無邪,李承乾,李麗質,李泰,整整齊齊一家子皇帝,六位帝皇丸實至名歸。】
【那沒辦法了,誰讓二鳳孝順,親自出去給太上皇去新疆那邊找場子,而且那個時候他也看到了共和宣言了,據考證,那個時候傳位於長孫無邪真不是鬨著玩兒的,隻不過英宗身體不夠好,又嫌棄和朝臣吵架太耽誤事兒,等二鳳回來才丟回去了。】
【大臣:怎麼著我們也是你們夫妻y的一環嗎?(狗頭叼花)】
【然後二鳳也玩兒野了,把李泰丟上去,帶仁宗和女帝還有親親老婆跑了,史料為證:“平宗嚎啕泣下,食不知味,罷朝三日。”】
【他就是不想上朝。(看穿一切的眼神)】
【平宗平生自號“尋仙人”,披著馬甲給出版社寫故事,當皇帝之後拚命寫,還陰陽怪氣老爹,好不容易給二鳳氣回來了,“歡喜難自已,痛哭遠廟堂。”】
【畢竟魏嫵媚當時還活著,我們李尋仙是真的不想挨罵了。(目移)】
【話說仁宗在位的時候才是魏征過的最舒坦的時候了吧?比爹穩重,比弟弟靠譜,不會一直被氣炸。】
【那誰知道,話說這些貞觀年間大佬多多少少都寫過殷靈毓的詩詞祭文吧?魏征最出名的是不是那篇《遊山懷殿下》?】
【彆說了彆說了我不想背了!】
【噩夢!】
【不過後來麗質女帝一手提拔出武曌作為共和國接班人也真的很有魄力!】
【那種權力與思想的傳遞,交疊,惺惺相惜……天呐………】
【所以我們有今天的生活真的離不開貞觀年間這些人。】
【隻可惜,小鳳早夭……貞觀諸位,無人再願賞冬雪。】
【發刀的叉出去!!!】
【你不準說話!】
【(大哭)天殺的倭國!要是能回到曆史裡,第一時間豆沙了!保護好鎮國公主!】
【彆想了,根據記載,殷靈毓身體病弱,藥聖孫思邈尚且難救,我們去了若是沒有儀器和現代藥品,也不一定能做到什麼。】
【……太可惜了。】
往下頓時也是一片被刀哭的聲音,還有人自發揭短:他家那片地方是殷靈毓故鄉,但這裡一個姓殷的都沒有,能走的全走了,生怕被認成是賣了殷靈毓的殷家的後代。
【話說樓主呢?】
樓主冒頭。
【沒什麼,修改論文選題去了,不寫六位帝皇丸了,寫殷靈毓從梁國公到鎮唐國公的追贈封號意義研討。】
【雖然是女帝和武曌的交接裡徹底完成共和製度的,但這個封號是二鳳追贈的來著吧?】
【鎮唐其實真的很大……畢竟我們現在就是大唐共和國。】
【那不也是殷靈毓帶來的?】
【說的也是,樓主加油哇。】
千百年後猶長存,她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