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此刻是真的興奮了,天降大將給他,哪怕不知道朱棣打的是什麼主意,但絲毫不影響他的高興。
就連張輔的家室,都會跟著他一起出海,加上他與張輔的關係,他都不知道還能出什麼事情。
朱高煦看向朱棣的目光,滿是感激,這次他是真的挺感謝朱棣的了。
之前他確實對朱棣有不少想法,但此刻朱棣霸氣的樣子,他恨不得朱棣能夠持久一些,多給他送一些。
前前後後三十萬兩銀子,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了,還給他送人,送大將張輔,對他已經是夠意思了。
“爹,謝了,你放心,我一定不讓你失望,絕不會墮了大明的名頭!”
朱棣看著朱高煦笑得那純真的樣子,也是笑了。
“好了,好歹是大明的漢王爺,能不能有點出息。
其他的事情,你去跟你大哥說,滾吧。”
解開心結的朱棣,心情還是非常不錯的,而且他給的這些,可不是白給的,現在朱高煦笑得開心,他可以肯定,後麵朱高煦肯定笑不出來了。
朱高煦樂嗬嗬的退了出去,片刻,朱高熾與朱高燧緩緩走了出來。
“爹。”
朱棣看著眼前的兩人,一聲歎息。
“老三,剛才老二說的話,你也聽見了。
如今老二要走,你那些心思,好好收斂一番吧,彆讓咱失望。”
“是,爹。”
朱高燧完全沒有任何反抗,在朱棣麵前,他是真做不到像朱高煦那樣敢跟朱棣叫板。
朱棣隨即看向朱高熾,來到近前,一手放在朱高熾肩上,嚇得朱高熾想要跪下,卻是被朱棣拉住了。
“老大,你也都聽見了,剛才老二說的,都是他的內心話,接下來他也要出海了,你好好做,要切記今天老二的付出,更要記住,你和老二、老三是親兄弟,血溶於水。
另外咱還有一個要求,後麵咱要是北征韃子,你得給咱解決錢的問題,明白了嗎?”
朱高熾聽到這裡,頓時知道朱棣打的是什麼主意了,這是朱高煦出海,朱棣心情不好,要準備北征了。
而且借著這事,還跟他把以後每次親征他不能阻撓的話說在前頭。
果然,他就知道,朱棣肯定有目的,他是真沒有想到朱棣繞了這麼一大圈,最後的目的竟然是他。
哪怕如今朱棣這樣說,也是間接的說明他這個太子之位徹底穩了,但朱高熾依舊沒有應下。
“父皇,老二老三是我親弟弟,血溶於水,我一直都知道,也一直銘記在心中,無論何時,我們三都是親兄弟。
老二今日的付出,兒臣心中也會記著,不僅兒臣會記著,您的大孫,瞻基也會永遠記在心中。
但對於父皇要北征韃子,兒臣也把話說在前頭,若是蒙古韃子主動來犯,兒臣沒說的,想儘辦法都湊出銀子,以供大軍所用。
但若是沒有到那一步,還請父皇不要連年征戰。
如今您才親征韃靼回來,交趾又現叛亂,需要大軍平叛,原本準備讓英國公率軍前往,如今也需要重新議定人選。
且天下需要休養生息,百姓需要休息啊爹,還請爹讓大明百姓休息幾年,再言北征之事吧。”
朱高熾說完,直接跪了下去。
其實朱棣願意北征,他是非常讚同的,但他受不住朱棣屢屢都想要親征,那些韃子但凡有一點動靜,朱棣那顆北征的心,就按奈不住了。
然而朱高熾無比清楚,大明百姓的負擔已經非常重了,就現在其實都有一些地方出現叛亂了,這是大明境內的叛亂。
大明若是再不休養生息,就真的要打亡國了。
朱棣聽著朱高熾的話語,好心情頓時沒了,本來他以為借著這事還能繼續去削弱韃靼與瓦剌的有生力量,讓大明邊境能夠安穩更久,如今看來是沒影了。
“老大,咱都已經是你的征北大將軍了,你怎麼就還這麼摳摳搜搜的呢?
你知不知道,咱帶兵過去一趟,至少能夠為大明取得數年的邊境穩定與和平,如今韃靼被咱重創,咱隻要再把瓦剌打一次,大明邊境起碼可以穩定十年!
你就答應咱,讓咱再出去打一次,這次咱隻帶二十萬人,這可以了吧?”
朱棣看著朱高熾不說話,搖頭拒絕,直接火大了,直接開始罵起朱高熾來了,什麼‘還隻是太子就想當家做主了的’話語。
另一邊的朱高煦,下來之後就來到廟內的廂房,今天發生的事,對他而言有些魔幻,而且還忒順利了些,再想想前兩天的不容易,朱高煦還在想著今天的朱棣究竟是什麼想法。
然而沒有想多久,房門就被敲響了。
“漢王,貧僧想與漢王一敘,不知漢王可否?”
朱高煦聽著這個聲音就知道是誰了,沒有絲毫猶豫,直接打開房門。
“姚叔找我,肯定有時間,我們去小亭聊。”
姚廣孝聽著朱高煦這彆致的稱呼,也是笑了,與朱高煦一同來到小亭。
來到小亭坐下,讓人拿來茶具,朱高煦開始親手泡茶,姚廣孝沒有說話,朱高煦也沒有說話。
姚廣孝看著朱高煦有點手法,但又不嫻熟動作,臉上的笑意更甚。
朱高煦並沒有去理會這些,姚廣孝來找他,他大致已經猜到姚廣孝會說什麼了,因為除了那件事,他也找不到其他原因了。
茶泡好,朱高煦給姚廣孝親手倒上。
“姚叔,請。”
“漢王請。”
朱高煦親手倒的茶,姚廣孝沒有絲毫異色的抬起喝下一口。
“漢王泡的茶,喝下之後更加清香可口,果真不一般啊。”
“姚叔,那是你心情不錯,我不擅茶藝,倒是讓姚叔見笑了。”
朱高煦依舊沒有說其他,他與姚廣孝的關係本來就不怎麼樣,哪怕他深知姚廣孝的本事,以及在朱棣心中的地位,他也沒有想要迎合的意思。
姚廣孝等待一會,見朱高煦依舊沉得住氣,此刻也是真正確認朱高煦的改變。
他此來見朱高煦,就是想要看看朱高煦的改變究竟是否為真,哪怕朱棣說得神乎其神,哪怕他前麵還在勸朱棣儘快做實朱高煦出海一事,但他心中,還是有些質疑的。
朱高煦與朱高熾之間的爭鬥,他曾經勸過朱棣,隻勸過一次,奈何朱棣不聽,並且態度堅決,他就再也沒有說過此事。
姚廣孝很清楚,若是朱棣不管束,朱高煦與朱高熾之間,最終會撕破臉,會發生大變,他其實憂心過,但又無可奈何。
這也是朱棣在與他說了朱高煦的事情後,他堅持、堅定讚同朱棣讓朱高煦出海的原因,因為隻要朱高煦出海,他知道,大明之內的權位之爭,就會結束。
片刻,姚廣孝緩緩開口。
“漢王出海,功在大明千秋,但海外貧瘠之地,不知漢王為何會突然做出此決定?”
朱高煦放下手中茶,臉上的笑意已經收起,緩緩看向姚廣孝。
“看來姚少師在這清靜之地,心中並不清靜啊。
這是皇上所問,還是姚少師所問?”
隨著朱高煦稱呼的改變,氣氛逐漸開始變得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