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禾眯起了眼,柴子良……
柴沈兩家的親事本是沈複的親事,奈何年歲相仿的隻有兩個大男人。
這樁親便被順延到了小輩的身上。
她和榮安侯夫人不算熟,就算兩個孩子有娃娃親,也不過是點頭之交。
而上一世的故事,謝青禾所知也隻是一個大概,寧兒和柴子良兩相生厭,解除婚約更是鬨的沸沸揚揚。
寧兒所遇非人,名聲掃地,最後慘死街頭。
短短是十幾個字就是寧兒的一生。
她轉頭看向已經遠走的陶夢熙背影,“寧兒,你和這個陶小姐,相識多久了。”
沈薇寧,“算起來,半載有餘。”
她抬手摸了摸小姑娘肩上的發,“我們寧兒太赤誠了,怕是會吃些苦頭。”
沈薇寧以為小姨說的是潘文嫣,哼了哼,“有人隻會耍心眼,除了貶損我她還會什麼。”
“真以為那些眼高於頂的公子貴女,會高看她一眼嗎。”
謝青禾笑了笑,“你倒是清楚,怎麼就會次次落入彆人的圈套呢。”
沈薇寧挽著小姨的胳膊,“她們巧舌如簧,我說不過,日後下了地獄,自會有閻王爺拔了她們的舌頭!”
“你倒是挺會安慰你自己。”謝青禾輕笑著揶揄她。
可她的心底早已洶湧。
現在沈薇寧還不認識那個人麵獸心的窮書生。
陶夢熙已經攛掇潘文嫣對寧兒下手,今日一計不成,這幾日必然還會有後手。
“小姨!”沈薇寧跺了跺腳。
轉頭她發現,不遠的地方站著一個衣著破舊的婦人。
她秀眉微皺,這人好像有些麵善,但就是想不起來在哪兒見過了。
謝青禾順著她的視線看過去,“她叫冷霜,是你娘以前的近身伺候的丫頭。”
“她本就是謝府的家生子,跟著你娘親陪嫁來的,正好我身邊也沒個人,就把她帶在身邊了。”
沈薇寧覺得哪兒不對,又好像沒有哪兒不對,想不出便索性不想了。
“小姨,我們去問星樓吧!那兒的燒雞最好吃了。”
“好。”
幾人前腳剛走,莊子後門就來了一輛寬大質樸的馬車。
沒有任何標識,誰也不知道這是哪家府上的車。
京城熱鬨繁華。
時隔十五年。
京城的變化不大,但又處處透著變化。
謝青禾記得以前最好吃的酒樓是盛景樓的八寶酥。
盛景樓還是十幾年前的樣子,人聲鼎沸,生意絡繹不絕,唯一不同,招牌已經變成了問星樓。
沈薇寧就像一隻快樂小鳥一樣,從出了莊子後,小嘴就沒有停過。
好像要把這十幾年的趣事全部告訴小姨。
“小姨,還有我十二歲那年,爹帶我們去陳王府赴宴,哥哥和弟弟都在男賓席,我和潘文嫣在女賓席。”
“陳王妃知道我們沒有家中長輩陪同,還叫了嬤嬤專門陪著我們。”
“我們在花園賞花的時候,我在園子裡瞎逛,潘文嫣不知道去哪兒,後來蓮池那兒圍滿了人,原來是融月郡主和韶華公主掉進了池子,走近了才知道,潘文嫣竟然一起掉進去了!”
“我不知道發了什麼事,但是我們回來後,表姑母頭一次厲聲責罵她,後近半年不準她出門!”
謝青禾笑,“你很開心。”
沈薇寧,“那是自然!這事之前,她們院子裡的下人嚼舌根,說爹那次回來是來娶表姑母為續弦的。”
“我氣得打了那個丫鬟,還和潘文嫣打了起來,表姑母自然是護著自己的女兒,我沒有討到好,氣死我了,後來發生了陳王府的事情,我心情好得多吃了兩碗飯!”
謝青禾看著小姑娘還是孩子氣的模樣,心底泛起心疼。
這種事情不知發生了多少次,才讓她生出一身的刺來。
可這身刺又總陷入彆人的利用,最後重傷了自己。
店小二滿臉歉意地走了進來,“對不住兩位姑娘,小店的燒雞賣完了,您看看是不是換成其他的菜。”
沈薇寧剛想說沒有就不要了。
恰好一個店小二端著一碗分好的燒雞從門口走過。
她瞬時不樂意了,“沒有了給隔壁送的是什麼,我們點菜的時候沒說沒有了,在這兒等了這麼久,給隔壁送過去了,你才來說沒有了!”
“隔壁是什麼人,你不敢得罪他,就敢得罪我了!”
店小二也是沒有辦法,掌櫃的叫他把燒雞給了隔壁,“姑娘就彆為難小的,旁邊是榮安侯府世子,那,那是早就定好的。”
“他在馬場羞辱我還沒夠,現在又來搶我的燒雞!”
沈薇寧氣惱地站了起來,轉身就要去隔壁說理,卻被謝青禾攔了下來。
她先對小二說,“沒有就不要了,剩下的先上。”
小二退下去後,才緩聲道,“你去了便正中彆他人下懷。”
沈薇寧看向小姨波瀾不驚的眸子,這會兒反應過來。
她是個嘴笨的,柴子良在馬場都那般羞辱,現在她過去豈不是送上門去挨罵。
謝青禾,“寧兒,他想激怒於你。”
她看著沈薇寧不解的表情,繼續道,“柴子良想退婚,可他想要名聲,便毀了你,一樣能退婚。”
沈薇寧有些震驚,“他怎麼這麼惡毒!想退婚退就是了!他以為他是什麼香餑餑嗎,我還會不同意不成!”
謝青禾,“他不是香餑餑,你爹才是香餑餑。”
“朝中半數兵權都在你爹的手裡,榮安侯不會放著沈家兒媳不要。”
“我雖來京才不過兩日,但也聽說了柴世子的才名在外,這樣一個自視甚高的少年,若是有人同他多說幾句,沈家千金不過是個胸無點墨的草包。”
“他想退婚,但若侯爺不同意,你覺得他該怎麼做才最保險。”
沈薇寧呆坐在凳子上,隻覺得後怕,今日要不是小姨攔著她,她明日就是京中的茶餘談資!
她伸手緊緊拉著小姨的手,臉上都是驚懼之色。
“這樣的人太可怕了,小姨我不想嫁給他!”
謝青禾攬過她的肩膀,輕輕拍了拍。
“自然不能嫁。”
“他配不上你。”
“彆怕。”
娘親不會再讓你遇上那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