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並不知道二龍山已經被人占了,率領人馬上得山來,才發現三座雄關緊閉。
關上擺著擂木炮石,硬弩強弓,苦竹槍密密地攢著。
山峰生得雄壯,中間隻一條路。
所以要上山,就必須過這三關。
宋江又驚又怒的往關上一看,一麵麵綠旗迎風飄揚,上書一個“董”字。
吳用也很驚訝:“山東地麵兒上除了梁山泊已經再也沒有其他山寨!
“二龍山哪裡來的草寇?”
便在此時那關上出現了一員大將,除了歪鼻子、一隻耳以外威風凜凜!
兩個小嘍囉兒在大將身後豎起了兩麵大旗:
一麵寫著“英勇雙槍將”,另一麵寫著“風流青州王”!
每個字都比磨盤還大,十分醒目!
宋江情不自禁脫口而出:“來者不善呐!”
李逵接下茬兒:“哥哥,你才是來者!”
“雙槍將董平?”
花榮眼力最好,雖然董平已經大變樣了,他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
畢竟董平缺了的那一隻耳朵,就是被他射掉的……
原來董平從東平府逃走之後,無路可走,帶著幾個心腹到處東躲西藏。
結果被他逃到了二龍山,發現地勢易守難攻,乾脆就在此占山為王了。
他在一路逃亡的過程中,憑借武力陸陸續續的收了一百多個小嘍囉兒。
在二龍山占山為王之後,豎起反旗,幾個月時間就發展到了三四百人。
三四百人對抗二萬多人肯定不行,所以董平急忙到關上看看怎麼事兒。
董平一眼也先看到了花榮,當真是仇人見麵分外眼紅:
“哼!姓花的,你可敢與我大戰三百回合?”
花榮正中下懷:“好呀,你開門出來呀!”
“哼!”
董平瞅瞅花榮背後密密麻麻數以萬計的梁山人馬,情不自禁的縮卵了:
“你想得美!”
花榮:“……”
“董都監——”
宋江和吳用對視一眼,上前揮了揮手:
“彆來無恙啊——”
彆來無恙?
董平冷哼一聲:我就站在你的麵前,你看我有幾分像從前?
瞅瞅董平的歪鼻子,又瞅瞅董平的一隻耳,宋江乾咳一聲,轉移話題:
“董都監當年意氣風發,豪氣衝天!
“不知為何今日在二龍山做了同行?”
“哼!你還好意思說?”
董平怒氣衝衝的說:
“還不都是被你們梁山泊那個‘賽玄德’迫害的?”
嗨呀?
宋江下意識和吳用對視一眼: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啊!
“董都監,小可宋江!
“江湖中人抬愛,都喚我作‘及時雨’!”
宋江對董平拱了拱手:
“宋江對董都監十分景仰,想要和董都監交個朋友!”
“哼!”
董平怒目而視:
“交朋友?
“你莫不是想騙開關門,奪了我的二龍山?”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宋江隻不過在蔡福身邊黯然失色,其實他能名列“四大寇”,自然也是有些膽識的。
於是宋江果斷叫道:“董都監若不放心,可放下吊籃來!
“宋江一人入關,隻為與董都監傾心交談,互訴衷腸!”
“哥哥不可!”
旁邊秦明下意識叫道:
“萬一這廝心黑,對你下了毒手……”
林衝叫道:“哥哥何必親身犯險?
“我們有十萬大軍,踏破三關有何難?”
“不必攔我!”
宋江君子坦蛋蛋的大手一揮:
“我觀董都監是條好漢,必定不會害我!”
董平還真有“擒賊先擒王”的想法,但是宋江的膽識還讓他挺佩服的。
最主要的是林衝的話把他嚇到了:
十萬大軍?
那我這三關確實擋不住……
問題是梁山泊有十萬大軍嗎?
董平放眼望去,人頭密密匝匝的一直延伸到山下,沒有十萬也有一萬!
其實不用十萬,他們山寨裡隻有三四百人,一萬大軍也能踏破三關了。
一咬牙一瞪眼兒,董平讓人放下了吊籃,宋江果然獨自坐吊籃上來了。
上來之後,董平剛想給宋江一個下馬威,沒想到宋江起手一個滑跪!
“哧溜——”
宋江熟練的滑到董平麵前:
“董平兄弟,宋江願替花榮兄弟向你賠罪!”
“啊這……”
宋江把董平給整不會了,董平隻好說:
“彼時在戰場上,各為其主,怪不得他!
“再說了,我最恨的人是‘賽玄德’!”
宋江一聽就站起來了:
“董平兄弟,不瞞你說,我與姓蔡的不共戴天!”
董平一愣:“這是何故?”
宋江說出來都是淚啊:
“董平兄弟,你有所不知,巴拉巴拉巴拉……
“所以咱們不是敵人,咱們是盟友!
“姓蔡的,就是咱們共同的敵人!
“再說董平兄弟孤掌難鳴,何不與我聯手,一起對付姓蔡的?
“對付完了姓蔡的,咱們再一起接受朝廷招安,豈不比做個山大王好?”
董平成功的被宋江說服了,納頭便拜:
“小弟董平,拜見宋公明哥哥!”
妥了!
宋江得意的雙手扶起董平:
開門紅!
一離開了姓蔡的,就有好運來!
實錘了,姓蔡的果然克我!
……
梁山泊。
“什麼?”
蔡福難以置信的睜大眼睛:
“小黑胖子竟然跟‘一隻耳’混到一起了?”
“一隻耳”就是蔡福給董平取的新外號。
時遷彙報:“正是,小弟打探清楚了。
“小黑胖子入主二龍山之後,搞出了一個‘五子神將’,分彆是林衝、花榮、董平、秦明、呼延灼!
“又搞出了一個‘十彪大將’,分彆是李應、徐寧、黃信、穆弘、李逵、雷橫、韓滔、彭玘、歐鵬、馬麟!
“又任命吳用為正軍師,朱武為副軍師。
“在二龍山豎起‘替天行道’大旗,招兵買馬……”
蔡福一聽,有丶兒意思!
隻不過小黑胖子又早早的就搞階級固化,看似奢遮,實際斷了下麵人的上升渠道。
也就是剛開始看起來花團錦簇,並不利於長久發展。
“先把他養肥一波再說。”
蔡福嗬嗬一笑,賞了時遷,然後召集兄弟:
“下個月天下武舉子都要到東京考武狀元,我們也去湊個熱鬨。
“若是能招攬來一兩條好漢最好,招攬不來,也要把他攪和黃了。”
三年之後是原著之中嶽飛那一屆考武狀元,許多未來的嶽家軍大將都是出自嶽飛那一屆。
所以這一屆蔡福想去撿個漏兒,或者掀個桌子。
【下一更可能會很晚,等不了的兄弟先睡吧,記得投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