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弱者隻能順勢而為(1 / 1)

推荐阅读:

劉光榮:“嗨,現在機械廠群龍無首,大家也沒心思上班。我坐在那天聽他們越說心越慌,還不如來這裡乾點活。”

張自強說:“這會兒機床沒有空。時哥在趕高科的零件。”

他們覺得叫程時“老板”“老大”或者“程總”都有點怪怪的。

索性學著莫曉溪不管男女老少都叫他“時哥”。

“沒事,我就坐在這裡安心一些。等機床空了我再乾活。”劉光榮壓低了聲音小聲,“師傅,你知道嗎?廠裡都在傳,上麵想請程時同誌回去當廠長。”

劉光榮自從來了程時這裡就管程永進叫師傅。反正他也跟程永進學了技術,這個稱呼也不算錯。

程永進也就隨他去了。

程永進沒出聲,張自強倒先說話了:“不可能。這麼大國營企業廠的廠長,不僅僅是看技術,更重要的是看資曆和管理能力。”

他親爸是廠長,沒有人比他更明白這裡麵的彎彎繞繞。

所謂資曆,就是看上麵有沒有人拉你。

孤木不成林。

彆人願意讓你進這林子成才,你才能成才,不然就隻能當根草。

而拉你之前,要考察你很久。

雖然發生了那麼多事,可是程時才從機械廠下崗不到兩個月,兩個月!

夏天都還沒過完。

雖然上次程時參加了市檢測公司的籌備和鍋爐的巡檢,可是講白了,那隻是個臨時崗位。

而且隻需要程時的技術。

廠長就不同,關係著一個大廠幾千人的生計和一個市的稅收,乃至相應行業的興衰。

而且不能頻繁任免。

領導連程時是方的還是圓的都沒搞明白,怎麼可能把他放到這麼重要的崗位上。

程永進說:“強子分析得有道理。我也覺得不太可能。”

劉光榮歎氣:“我覺得可能大家都想程時同誌回去當廠長,才會這麼說。”

說起來這事也是聽魔幻的。

程時才被大家票選下崗,現在又成了所有人心目中廠長熱門人選。

電話響起,張自強跑去接了電話,說是找程時的。

程時摘了麵罩過來,電話裡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程時同誌,我是機械廠的直屬上級想請程時同誌來我這裡聊幾句,不知道你下午三點左右有沒有空。”

程時微微挑眉:“有的。”

領導:“那就下午見了。我派車兩點半來接你。”

程時掛了電話,沉思了片刻:難道還真被這些人說中了。上麵想要讓我來做廠長?

張自強很關心,卻又不敢問,盯著程時欲言又止。

程時說:“放心。我不會去的。”

張自強訕笑了一下,心裡歎氣:我就沒見過上級找下級談話,還要派車來接的。可見有多重視你。雖然你不肯,當扛不住上麵求著你上。

程時進了小會議室,發現有好幾個領導在。

蔣鬱東也在。

直屬領導指了指椅子:“程時同誌請坐吧。不要緊張,我們隻是想跟你聊聊。”

程時點頭,坐下了。

他太淡定了,淡定到讓幾個領導暗暗咬牙。

這小子到底吃吃什麼長大的,心理素質怎麼能這麼好。

直屬領導:“我們考察了好幾個人,綜合考慮後覺得程時同誌是機械廠廠長的最優人選。”

程時心說:你撒謊。你分明是被人逼著選我的。

你手上適合的人名單一大串,隨便挑一個出來都比我合適。

因為我現在讓你們看到的,隻是我的技術有多強。

你們壓根不知道我其他的能力。

畢竟,撇開背景和人脈,廠長需要的是組織和協調能力,掌控大局的定力、對未來趨勢的判斷能力。

確實也要懂一點技術,但是不需要這麼精。

我現在最多能去廠裡做一個技術負責人。

連張自強都能看明白的事情,你們怎麼可能不知道?!!

程時表現出了適度的受寵若驚,然後說:“多謝領導對我的信任。不過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我資曆不夠,太年輕,擔不起這麼重的擔子。”

其實不是他對自己沒信心,也不是不想幫機械廠,而是不想以這種方式來幫機械廠。

現在機械廠那麼多職工要養活,卻沒有拿得出手的產品。

想要起死回生,隻有兩條路可走。

要麼就精簡人員機構,裁員,讓人下崗。

這就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活。

有那力氣還不如好好把自己新建的廠子辦好。

就好比給一身病痛的老將軍動手術再上戰場,還不如訓練年輕人要更有性價比,戰鬥力更強。

要麼就埋頭搞研發,把技術水平提上來。

可是這要求上下一心,下麵的人肯過幾年苦日子,領頭的人要有凝聚力,上麵大筆投入資金。

現在這三點一樣都沒有。

機械廠的人過慣了好日子,吃慣了大鍋飯,沒有經曆過市場的毒打,彆說幾年,幾個月都熬不住。

聽了程時的話,除了蔣鬱東,在場的領導心情複雜。

意外,驚喜,還鬆了一口氣。

如果程時不知深淺,真的應了,他們將麻煩不斷。

至少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麵都要頭疼怎麼讓這麼大的廠子不出亂子。

蔣鬱東坐在這裡,他們又不好直接勸說程時不要接這個擔子。

現在,程時當著蔣鬱東的麵主動推了,真是再好不過。

這樣大家都不用為難。

領導為了確保程時說的是真心話,又多問了一句:“程時同誌是怎麼看待機械廠的。”

如果程時說的是氣話,搞不好以後又要反水。

大家都覺得程時應該痛恨機械廠,所以反反複複問他這個問題。

程時說:“機械廠是我的老東家。我離開機械廠,責任不全在機械廠,而是整個時代的趨勢。而且,現在事實證明,對我個人而言,現在發展得更好。”

他重生前平等曾經痛恨機械廠的每一個人。

覺得自己被欺負了,被辜負了,被陷害了。

可是走的地方越多,見的人越多,經曆的事情越多,才越發現,其實當時不管他的技術水品有沒有被人發現,對個人事業發展而言,下崗去南方闖蕩都是正確的選擇。

人不夠強大時,隻能順大勢而為。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