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最好的時機(1 / 1)

推荐阅读:

盧廠長索性站起來到他身邊來看。

然後塗廠長嫌他擋住自己,也站起來了。

所以很快程時身邊又圍了一圈人。

程時講完。

林雪霽把錄音機關上,把剛才的錄音放了一遍,確保錄上了,才說:“吃點東西吧,不記著這一時,反正也講不完。”

她給程時夾了幾筷子菜。

程時點了點頭,往後靠坐,問:“有什麼想問我的麼?現在可以問了。”

盧廠長小聲說:“這些都需要很多研發改造費用,廠裡的能力有限”

每一項都是一個技術節點攻關。

要幾家廠合作才行。

程時:“想辦法向上頭申請研發基金。”

盧廠長:“這個費用的問題一向是難題。我們申請過,但是上頭沒批。”

“那是時機不對。現在就是再申請的好時機。”程時看了一眼塗廠長,問,“明年遼省是不是有一條鐵路要進行重載改造。”

塗廠長:“對,兩個港口城市的,據說也是為了貨運需求,好像已經批下來了。”

程時:“你們可以向上頭申請校直機國產化升級研發基金,先搞25米鋼軌的焊後校直,然後在本省這條鐵路上試用。”

盧廠長意識到這是個奇人,然後跟技術人員圍著程時就各種機械問題問了足足一個多小時。

最後是塗廠長看不下去,說:“好了好了,你們也不能指望,程時同誌一天就幫忙解決所有問題。有些問題,他回答了你們,你們就要回去自己做實驗試試。”

盧廠長點頭:“好的,好的,程時同誌能不能留個聯係方式,我們以後有問題還可以請教。”

程時拿了一盒名片出來,技術人員都上來領,一下發掉了半盒。

塗廠長:“你什麼時候的飛機去晉城。”

程時看了一眼傳呼機:“那邊已經在催我了。明早吧。還沒訂機票。”

中午程時去酒店放了個行李稍微休息了一下,就去車輛廠了。

既然是要求提速,那肯定不是光鐵軌要升級,車頭,車廂,整個係統都要升級。

這個時候的車輛廠還沒有形成南北差距。

喜都車輛廠承接了部裡的許多研發和改造。

比如25z型準高速客車的研發與量產。就是開發構造時速達到160公裡的準高速列車。

程時看見麵前還隻是個雛形的列車,有些感歎。

他要是現在跟他們說:“你們廠生產的列車,以後能以400公裡的時速在祖國大江南北穿梭。”

大家肯定以為他在說夢話。

起步總是比較艱難的。

所以他小心一點,務實一點,沒有壞處。

塗廠長說:“我們現在有幾個大問題。第一就是減震,第二是製動,第三是減小車廂重量的同時要增加強度。最後一個我們知道,是材料的問題。前麵兩個就真的把我們難倒了。這麼大體積的東西,速度這麼快,要保證旅客在車上的舒適度,這個減震就是個大難題。雖然我們已經在研究怎麼讓鐵軌的起伏更小,可是在那個速度下,很小的起伏都會造成很大的波動。”

程時說:“但凡地麵運行的車輛原理其實都是一樣的。汽車雖然大部分時速到不了160公裡,但是減震的方法可以借鑒。英吉利已經用在火車上了。”

塗廠長:“是什麼?”

程時:“空氣彈簧懸掛。”

塗廠長:“往細裡說。”

程時:“就是把車廂放在一個氣囊上。可以分為橡膠氣囊卷製而成的囊式,這種壽命長、成本低,適用於載荷變化較大的場景,如貨車。還有采用橡膠膜片與金屬壓環組合的膜式,剛度低、舒適性好,適合用在客車上。”

塗廠長:“可是那樣一來,倒是能減緩落下去的瞬間衝擊,可是彈回去的時候會讓車廂震動更大。”

程時:“所以要用附加氣室,高度控製閥,差壓閥、減振器和自動控製係統一起配合,自動調節氣囊充氣量,確保車體高度恒定。”

塗廠長知道再問下去,程時不會理睬了。

他從來都隻負責指出努力的方向,不會包辦。

塗廠長又問:“那製動呢。以前都是用閘瓦製動。這樣輪子發熱,且車輪踏麵磨損嚴重。這個速度下,跑一趟就玩完。就算沒磨壞,車輪過熱也會引發脫軌風險。”

程時:“所以要換個方式。用盤式製動。通過製動夾鉗夾緊旋轉的製動盤產生摩擦力,將動能轉化為熱能實現減速。”

塗廠長:“怎麼說?”

程時拿出筆和紙開始畫:“很多事情說半天不如一張簡圖來得清楚。”

塗廠長看完,恍然大悟:“哦。”

程時點頭:“嗯。”

塗廠長把本子搶了過去,撕下了那一頁,又還給程時。

程時:“最討厭,你們這種沒有邊界感的人了。”

晚上程時拒絕跟他們吃飯,跟章啟航在樓下吃了碗麵就上去睡覺。

可是鄭擁軍的奪命連環call已經來了:“明天過來嗎?”

程時含糊地說:“我還沒買票。”

鄭擁軍:“我給你定明天最早一班飛機。就這麼說定了。”

程時:“喂,你不要替我決定啊。總得讓我有機會去逛一逛喜洲的洗浴中心。”

鄭擁軍:“逛什麼洗浴中心,你過來,我帶你玩更刺激的。我給你定頭等艙。”

然後掛了。

程時隻能早早睡了,然後一早就坐飛機去晉城。

雖然有人接送,他還是很不高興。

這就是起床氣。

章啟航有些好笑:“嘖嘖嘖。人前老謀深算的,好像個大人物。其實起床早點都要生氣。”

程時:“我跟你們這些當兵的不同。你們早起慣了,我這種自由職業者,乾嘛非要那麼為難自己。”

他嘀咕著,眼睛忽然盯著最後一個進頭等艙的男人,嘴角微微揚起,眼睛發亮:我草,陸文淵。

你小子,竟然在這裡。

真是巧了。

陸文淵,1967年出生,魯省人,身高183,體重80公斤,會中俄德法日英六國語言。

天生對酒精免疫,兩斤白酒灌下去,還能神誌清晰地站著。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