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我兒子!”
男人目眥欲裂:
“這事兒跟我兒子沒關係,你們不要傷害無辜!”
小孩兒似被男人的模樣嚇了一跳,怯怯地喊了聲兒:“爹。”
“春兒,你怎麼樣?有沒有受傷?你快放開我兒子,否則我跟黃水村沒完!”
“爹,烤玉米好香呀!”
不諳世事的小孩兒舉著烤好的玉米棒子往前走了幾步,跳躍的火光映出他的臉。
見兒子沒有受傷,男人稍稍放鬆。
轉眼瞧見烤得香噴噴的玉米棒子,他又激動起來:
“彆吃,春兒,那玉米有毒,不能吃。”
“我不吃。”春兒笑著揮了揮:“我給爹留著。”
男人的雙眼一下濕潤了:“春兒……”
葉青禾踱步到春兒旁,蹲下摸著他的腦袋:“春兒,肚子還難受嗎?”
摸了摸微微隆起的肚子,春兒扯出一個笑:“不難受。”
“多好的孩子,可惜,長不大了。”
“你胡說什麼!”男人聞言瞬間暴怒:“我的春兒能長大,他會活得好好的!”
“吃多觀音土會腹脹如球,最後活活憋死。”
“春兒已經不吃了,他不會有事的。”
“你胡說!”葉青禾雙目驟然淩厲:“你明知官府施的粥裡有觀音土。”
“我囑咐過春兒,他隻挑裡麵的樹根和米粒。”
“可春兒是個多好的孩子,他寧願自己病,也不願讓你受相同的罪。”
男人瞬間呆了,說話都磕巴起來:“春兒,你……”
“做個交易吧。”葉青禾站起身:“你告訴我幕後黑手,我幫你治好春兒。”
“若我……”
“彆急著回答,等你想通了,來黃水村找我,我叫葉青禾。”葉青禾拍了拍春兒的肩膀:“去吧,找你爹。”
得了允許的春兒立刻笑著跑向男人。
近了,又怕爹生氣,隻把玉米棒子舉過去:“爹,你吃。”
男人眼淚奪眶而出,把孩子緊緊抱在懷中。
“快!這邊!”
就在此時,一道低喝響起。
隨即便是急匆匆的腳步。
幾人忙躲在黑暗中。
探頭看去,一群饑民雙眼泛光,手中或拿石頭、或拿木棍,直奔東邊。
他們走的是通往周邊村子的路。
“難道他們像之前一樣,去攻打村子?”
“林村。”
聞言,葉青禾和葉真兒齊刷刷盯住男人。
沒察覺到二人吃人的目光似的,男人聳肩:“我跟他們不是一夥兒,隻是聽到過風聲兒。”
“你們以為做這種事一定要有人教唆嗎?”
“難民飽受饑苦,千裡迢迢趕到此處,盼著的就是能有個落腳的地兒。”
“沒人願意收留,隻能自己打地盤兒。”
葉真兒黑了臉:
“這話倒顯得你們很無辜了?那些被傷被搶的村民就是活該?”
“不敢反抗中飽私囊、吃香喝辣的狗官,卻去欺負同樣飽受旱災之苦的百姓?畜生。”
她狠狠瞪了男人一眼,快步往東跑去。
“畜生。”葉青禾陪了句。
被臭罵一通的男人腦子空白,直到漆黑的林子沒了人影兒,他才撓撓頭:“春兒,咱回去。”
……
林村。
砰!
木門忽傳來一聲巨響,睡夢中的村長一家被驚得身子一震,醒了過來。
村長媳婦兒氣不打一處來。
趿拉上鞋子打開家門,中氣十足的聲音像頭小獸:
“大半夜的不睡覺,哪個殺千刀的砸我門?你小子最好彆被我發現,否則有你好果子吃!”
話到嘴邊,葉青禾咽了回去。
清清嗓子刻意壓低,她重新道:“有流民來打村子,他們已經在路上了。”
村長媳婦兒眼睛還沒完全睜開:“嘿!渾小子,做了壞事兒不跑,還敢胡說八道?看我不把你找出來抽一頓!”
“有三十多個,你們自求多福吧。”
“出來!你小子給我……”
罵了一半兒,村長媳婦雙眼陡然睜大。
流民來襲?
前兩天,黃水村就遭過這事兒!
她一踢鞋子,跑進屋子。
不多時,整個林村都亮起了火把。
……
林村被襲的消息是在第二天傳到黃水村的。
據說有人受了傷,還有五、六戶人家的糧被搶走了。
聽得村民們膽戰心驚,把家裡的糧藏得更深。
葉常安正琢磨著在石頭屋裡挖地窖的時候,門被敲響了。
門一打開,田嬸子直接闖了進來:“二丫頭回來了嗎?我的糧找回來了嗎?”
葉青禾迷迷糊糊地來到院兒裡:“田嬸子,流民太多,沒找到。”
“誒呀!到底是哪個殺千刀的趁亂搶糧啊!”田嬸子又開始哭了:“糧沒了,我家老田獵的羊上交了,就是雞毛都沒留下一根兒,沒法兒活了!”
下一秒,一隻肥嘟嘟的雞被抓到了自己麵前。
她沒忍住,笑得吹了個鼻涕泡。
忽地想起什麼,又開始乾嚎:“我的糧呦!要不是去縣裡,我的糧就不會丟,真是可憐呦!”
可這次,她生生嚎了一盞茶的功夫,也沒有彆的東西被遞到自己麵前。
抬眼一瞧,二丫頭笑眯眯看著自己,不為所動。
她覺得有些丟人,抹了把早已乾掉的淚痕,雙手把雞抱在懷裡:
“不去縣裡,我也拿不到那二十斤糧不是?有隻雞也滿意了。”
“嬸子,你聰明了呦。”
田嬸子謙虛地擺擺手:“從縣裡拿不到糧,從彆處拿就是。”
葉青禾來了興趣:“還有這等好事兒?嬸子,跟我說說唄,讓我也去拿點兒。”
田嬸子乾笑兩聲:“不是拿,是借,不過彆人行,你不行。”
“為啥?”
“我要去的是葉家老宅。”
葉青禾瞧了眼太陽。
太陽沒打西邊兒出來啊。
老宅那麼一家子摳搜人兒,會把精貴的糧食借給彆人?
簡單收拾一番,她跟在田嬸子屁股後麵去看熱鬨。
幾日不見,孫氏愈發紅光滿麵。
穿著一身兒新做的暗紅麻布衣裳,坐在門口的小板凳兒上笑盈盈地看著拜訪者:
“時間、人名、糧食數兒,還有應還的利息都寫清楚了。”
“對了,手印兒不能忘記按。”
“大家彆說我不近人情,實在是糧食金貴,怕日後你們賴賬不肯還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