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科幻靈異 > 你的遊戲為何有曆史感 > 第四十二章:政書之祖,史書之源

第四十二章:政書之祖,史書之源(1 / 1)

推荐阅读:

“老王彆在那bb了,耽誤我等儒家弟子學習。”

“我們是來聽伏老生講學的,不是來看你的。”

“快把鏡頭看向伏生。”

王揚墨的自我感慨,引來粉絲們的不滿。

尚書記載上古之事!

這對了解遊戲裡的炎黃史,至關重要。

不多時,nc伏生講學結束,學宮人去樓空。

王揚墨等人都有些傻眼,剛剛伏生講得牧誓,似乎是周武王伐紂的內容,他們聽得雲裡霧裡,不解其意。

“老王你就瞎搞節奏吧,這回好了,伏生講學都結束了。”

粉絲們在公屏抱怨。

但很快,遊戲來了提示。

仔細一看,竟是一張人物卡。

內畫有伏生跪坐於案幾執筆一圖。

【伏生】

【典籍記載著炎黃血脈的故裡,忘不掉,抹不去】

【是否查看履曆cg】

還有意外之喜。

“看不看。”王揚墨詢問直播間眾人。

“看!”

一片附和聲。

【請充值2元解鎖】

“我淦!”

王揚墨懵了,兩元解鎖是什麼鬼,難道隱藏劇情都這樣

兩塊錢不多,問題在於這隻是一個cg,萬一這大漢帝國遍地cg呢,估摸著玩家得去賣腰子了。

猶豫片刻,他略有不舍終是開通cg。

隨即一副竹簡展開,出現有關伏生的畫麵。

【伏生曾為秦博士,秦皇政焚書坑儒,天下書籍大多被毀,隻餘國藏尚書一部,家藏一部】

【項羽入鹹陽,又起大火,國藏書化為灰燼,尚書中僅存家中一部】

畫麵轉變。

那是鹹陽城的大火染紅天際,一輛載滿竹簡的馬車,及壯年時的伏生全家向東往齊地。

中途這一家人遭遇兵匪,伏生之子為護書,以命相搏,死於亂兵。

那一年又天降大雪,無數災民要燒伏生的書簡,伏生之妻誓死力拒,哭嚎向民眾,也是不久,伏生之妻躺在他懷中病亡。

“說來不是我舍命護書,是我全家舍命護書!”

“因我顛沛流離二十載,書簡多已朽毀,如今篇目僅存二十八篇,我一生護書,不曾想卻因我殘缺大半。”

一幅幅畫麵出現。

伏生壯年時的遭遇,及蒼老聲音傳至眾人腦海。

王揚墨和粉絲們恍惚間,cg裡出現年邁的伏生,他拄著老拐,步步前行:

“尚書記載著上古時期的炎黃一族,我豈能不舍命護書!”

“我一生讀書,傳書,而今將書還於天下,書有了你們的傳承,我放心了。”

蒼老的聲音像是說給玩家們聽。

伏生回首,那一眼噙滿淚水像是注視到玩家,飽含欣慰與釋懷。

直播間裡的粉絲們無不為之共鳴。

王揚墨也在為伏生那傳神的一眼,陷入動容。

足足過了許久,才逐漸緩過神,想起伏生和楚漢傳奇對上號,也算一個小小的驚喜。

對項羽入鹹陽他非常熟悉,那場大火就是楚陣營玩家乾的。

所以伏生對炎黃曆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是沒有他,炎黃一脈的上古曆史極有可能就此斷掉傳承!

王揚墨和粉絲們,普遍在回憶著伏生的事跡。

為了一車書簡,妻兒相繼慘死,真的值嗎?

“儒家子弟為後人傳承,不惜舍命,我真是愛死儒家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這也就是遊戲,現實不會有人這麼傻。”

“就是,遊戲製作人做曆史,一點都不考慮邏輯,書再重要,也沒生命重要。”

“叫伏老先生一點都不為過。”

“莫非隻有我覺得合理嗎,彆用咱們的眼光看炎黃曆史,彆看炎黃曆史是遊戲,但是有一種無法言明的魅力。”

“樓上說的對,認為不合理的人,那是因為他們達不到伏生的境界。”

“典籍記載炎黃一脈的故裡,這就相當於民族最後的文化傳承在手上,你敢丟嗎,你敢扔嗎!”

“”

直播間裡的粉絲們對伏生的看法各不相同。

小部份粉絲認為伏生舍命保書的精神值得傳頌,但現實不應該存在這種人。

更多的粉絲結合遊戲製作人勾勒出的炎黃曆史,覺得伏生的事跡很合理。

那是一種為了血脈傳承,可以漠視自身生死的精神。

“都彆吵了,伏老先生舍命護書就是為了傳承,既然傳到咱們手上就不該質疑。”

王揚墨動容舍命護書的事跡,及時製止公屏上的爭吵。

而且,心底敬仰伏生,對神秘的儒家有了些許好感。

他再回首,卻發現老人已不再是伏生,化作一卷綿延不絕的竹簡出現在人物欄當中。

【已獲得尚書】

【是否點擊查看】

“兄弟們,隻有看了尚書,才算是一名真正的儒家子弟。”

“讓咱們看看裡麵的內容。”

王揚墨對粉絲們說了一句。

不做任何猶豫,點擊查看。

【請充值2元解鎖尚書全篇,內含解釋】

6!

遊戲製作人果然沒有一個好東西,就會一門心思的想著怎麼掏空你的錢包。

就像現在,明明獲得了尚書,想看還特麼要再花一分錢!

“這也就是尚書記載的東西吸引我,要是獲得其他書籍,我老王充一分錢就是狗!”

王揚墨咬牙購買。

【你已經解鎖尚書】

【尚書:政書之祖,史書之源,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十六個大字,道儘內容。

【虞篇】【夏篇】【商篇】【周篇】

“這不比那個老梁造反有意思。”

王揚墨點擊堯典。

【堯帝為黃帝五世孫,令羲氏與和氏,遵循天數推算日月星辰運行規律,製出曆法擬出二十八星宿,一年為三百六十六天,確定春夏秋冬四季來成歲】

【禹帝為黃帝五世孫,(不同分支)與炎帝十四世孫伯夷共治大水】

王揚墨帶著一眾粉絲找到[大漢帝國]的正確玩法,研究起尚書。

“兄弟們,找到源頭了!”

王揚墨拍著大腿,興奮嚎叫。

一直以來,他們就對炎黃一族非常陌生,找不到半點關聯,如今從上尚書的文字信息中,找到炎黃一族的源頭。

炎黃一族,為炎帝、黃帝之後!

這個信息拋出去,絕對屬於炸裂內容,王揚墨覺得能輕鬆吊打老梁造反那件事!

“尚書當真是一部寶典!”

眾人繼續看下去,越看越心驚。

堯帝和禹帝是部落時期古人推選出的首領,能通過肉眼研究出一年為三百六十天,確定四季?

部落時期的沒有太空飛船,是怎麼研究星辰的,靠左腳踩右腳?

王揚墨神色誇張,眉飛色舞。

“哦~我懂了,炎黃史的古人應該屬於神話時代,兩眼能比天文望遠鏡!”

“還有大禹治水靠雙腳走出九州!”

總感覺內容太過玄幻了,令人歎為觀止。

不過,這也讓王揚墨和眾多粉絲認識到一件事,炎黃一族的先驅有大智慧,大毅力,大勇敢!

上行下效,先人奠定規範,留有傳承,再看那伏老先生舍命護書的事跡,似乎也能理解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