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冒姓琅琊 > 第267章 好槊

第267章 好槊(1 / 1)

推荐阅读:

“我猜出來了。”

謝星涵放下紙條,神色平靜。

小凝驚得聲音發顫:

“娘子真的猜出來了?!”

謝星涵睫羽低垂,手指微微捏緊:

“我早該猜出來的,這個謎本就是為我準備的,難易剛好,隻是這家夥故意出得刁鑽,讓我無法提前猜中,唯有聽聞使團遇險的詳情後,才能勘破謎底。隻是”

謝星涵停住不言。

小凝好奇問道:“隻是什麼?”

隻是我之前猜得喪失信心,後來聽到噩耗,方寸大亂,滿心想著怎麼救人,就更沒心思猜謎了,不然不會直到今天才

謝星涵決定說謊,小聲道:

“隻是他謎題設得太難,我一時間沒想出來。”

小凝有些疑惑:“誒?娘子剛剛還說難易剛好——”

謝星涵大聲:

“你聽不聽謎底了?”

“聽聽聽!”

小凝立馬不問了。

謝星涵指尖輕輕撫平紙條上的褶皺,一字一句地念道:

“‘露垂垂,且回回,不似輕絮過簾飛。’‘露垂垂,且回回’有兩重含義。第一重含義裡,露代表淚,也就是淚垂垂,且回回,意思是讓我收回淚不要哭,嘁!誰會哭?”謝星涵一哼。

“娘子你之前——”

“你還聽不聽了!!!”

小凝馬上捂緊嘴巴。

謝星涵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

“這二重含義是字謎,露就是水,水垂落則加於下字,也就是且字,水加且是‘沮’,即虎頭路口之東的沮水!這也就是我說,他讓我無法提前猜中的原因,因為那時我根本不會往‘沮水’上麵想,唯有了解到他們出事地點的詳情後,才能想出這個‘沮’字”

小凝激動地小臉紅紅的,眼睛瞪得老大,發出嗚嗚嗚的動靜。

謝星涵無奈道:“把手放下說。”

“天哪天哪天哪!娘子你真神了!好聰明!好厲害!”小凝大覺崇拜,尤其是有了之前自己亂猜的經曆之後。

謝星涵搖頭:

“厲害的不是我,這個謎設得不深不淺,既不會太難讓我猜不出,也不會太簡單讓我預先破解,是我聽了消息、用了心思後剛好就能猜出來的程度,真是狡猾。”

謝星涵現在對王揚非常之不爽!

小凝也聽得心驚,不由感歎:

“王公子真是心機深沉啊”

謝星涵秀眉輕蹙,忍了忍,沒忍住道:

“什麼心機深沉,這叫心思縝密,智計過人,小凝你不要亂用詞”

小凝:??????

“娘子,你不是剛剛說王公子狡猾”

“我說的不是那個‘狡猾’,而是‘佼華’,庸中佼佼的‘佼’,才華出眾的‘華’,佼華。”

謝星涵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小凝神色懷疑:“真的有這個詞嗎”

“那當然”

“典出——”

“你到底聽不聽解謎了?!”

小凝瞬間坐正,小雞啄米。

謝星涵先給小凝一個威懾的眼神,然後才開啟小課堂模式:

“‘不似輕絮過簾飛’要拆開來解,先說‘輕絮’。自古楊柳互訓。《說文》言:‘楊,蒲柳也。’‘柳,小楊也’。故而柳絮亦稱楊花,這是的‘絮’即暗指‘楊’字,乃王揚之‘揚’的借代。他怕我解不出這層,所以下麵又說‘過簾飛’。絮憑風方能過簾,風吹絮為絮揚,絮飛亦是風揚,故‘輕絮過簾飛者’,揚也。還是‘揚’字的隱語。‘不似’的諧音是‘不死’,‘過’字則直取不改,和上句的沮水連在一起,此謎的謎底便是——”

謝星涵星眸如電,眉眼飛揚,在小凝驚呆的目光中,學著王揚的神態動作,反手一震,兩指並攏,如劍回探,輕聲擲道:

“揚過沮水不死!”

沮水之東,大竹嶺上,密竹披山連穀,颯颯風搖。

王揚、陳青珊、王家四衛正在吃午飯。

四衛在外,兵器放在膝上,一邊吃一邊注意周遭動靜。

王揚在內,倚著竹子坐在一塊大青布上,就著肉脯、醬菜吃酸棗麨(chao)。這是一種用麥稻磨成麵,和上酸棗汁後炒熟的乾糧,給王揚吃得懷疑人生。

陳青珊坐在王揚身邊,見王揚吃麨如咽藥,便把手中的粳米棗糒(bei)遞到王揚麵前:“你嘗嘗我這個。”

粳米棗糒是把熟飯曬乾後搗碎篩出,再拌上用蒸紅棗榨出的膏汁,吃的時候用水一泡,有點像今天的米糊。王揚嘗了一口,覺得還過得去,起碼沒有酸棗麨那種酸膩的感覺。

陳青珊見王揚吃得眉頭舒展開來,有些歡喜,把棗糒塞到王揚手中:“你吃我這個吧!我吃酸棗麨。”

王揚趕緊勸阻:“酸棗麨不好吃”

陳青珊認真道:“其實酸棗麨才好吃,裡麵還加了棗花蜜。”

不加還好點

不過每個人口味不同,小珊覺得好吃就行。王揚把自己吃過的地方掰掉,遞給小珊:“下麵的我都沒碰。”

陳青珊接過,用很小很小的聲音說道:“沒關係的。”

“什麼?”王揚沒聽清。

“沒寬力!”陳青珊慌張脫口。

“啥?”王揚一愣。

陳青珊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說的是啥,結巴道:“我我我是說,我們吃完是接著休息嗎?還是繼續走?”

王揚想了想,讓陳青珊附耳過來,低聲說了一番,陳青珊越聽神色越古怪,遲疑道:“這能行嗎?”

王揚笑道:“左右沒事,說著玩嘛,先吃,吃完再說。”

眾人吃完飯,王揚醞釀了一下,然後仰天大笑,笑聲不止。

按照王揚的交待,現在本應該陳青珊說“台詞”了,可陳青珊還想著剛才“沒寬力”的事兒,心思雜亂,再加上並非是像王揚這樣的“老藝術家”,臨場難免掉詞。王揚正要給陳青珊使眼色,便聽孫舉問道:“公子為何發笑啊?”

王揚暗道一聲接得好,當即抖擻精神,振袖而起,走出幾步。陳青珊則持槊跟在王揚身旁。

王揚負手於後,朗聲道:

“我不笑彆人,單笑主事者無謀,畫策者少智。若是我設伏,預先在這兒伏一隊人手,為之奈何?”

話音未落,竹影驟然破碎!

二十幾名蒙麵殺手從竹林深處竄出,劍光映著竹葉的冷綠,連成一片銀網,呈半弧形向王揚等人奔來,如一柄快速收攏的折扇!

陳青珊和王家四衛立即擋在王揚身前。王揚不退不避,搖扇而立,眼看著他們漸近,扇子一收,一聲高喝:

“螳螂已至,黃雀何在!”

隻聽嘩的一聲,左右兩側竹奧低地裡突然暴起一片人影!

積年的腐葉混著灰塵衝天騰卷,在半空中形成兩道渾濁的葉幕。

葉片如蝗群般簌簌飛濺,三十餘道刀光破葉而出!

柳家護衛從左右兩側殺出,對殺手們呈合圍之勢!

殺手首領隻是略一猶豫,便劍指王揚,吼道:“先殺此人!”

眾殺手完全不顧身後,如一頭頭獵豹撲向王揚!王家四衛及先到的柳家護衛上前阻殺,陳青珊保著王揚,向後退走。殺手首領繞過四衛,飛身躍起,劍尖直指王揚咽喉!劍光之快,讓王揚根本來不及反應!

陳青珊左手拽住王揚手腕後拉,右手馬槊下截!

隻聽金鐵交鳴之聲一震,劍刃立被格開!

首領劍勢已偏,卻未潰散,手腕一扭,內旋疾進,橫劈而來!

好快!

陳青珊轉身避開,雙手持槊,一記橫掃!然槊鋒未至,槊杆卻已被兩竹架住!

首領趁勢欺近,劍光如蛇信!

陳青珊急撤步,立槊回防,勉強擋住一劍。那首領應變極快,根本不收招再出,而是劍鋒一顫,竟擦著槊杆,直絞而進!

電光火石間,陳青珊驟然鬆手,背身而轉!同時右手如靈鶴探水,在視線未及的情況,精準地扣住旋轉中的槊杆中段,一提一劃!

背靠青筠騰鶴步,鋒轉流星走虯蟒。

一招將敵手連人帶劍,逼退三步!

本來槊勢未絕,更要再進,誰知手中長槊一滯,竟又被兩側竹身所阻!

陳青珊這柄槊四棱破甲,柘木為芯,流水磨紋,髹以朱漆,是柳惔命人選的良槊。其實論品質不比上柄槊差,隻是沒有槊名,所以不像“夜沉鐵拂”那樣顯得高大上。

王揚見陳青珊失落,便親自為此槊起名為“斷霞”,取自張說“朱闕青霞斷”之句,又說青珊用朱槊,斷霞掃殘雲。寒光驚百鳥,冷魄懾千軍。這斷霞與青珊乃是絕配,比什麼鐵拂什麼的有格調多了。給陳青珊聽得美滋滋的,立時將此槊視為珍寶,愛不釋手!

槊是好槊,名是好名,隻是此處竹林太密,陳青珊一身高絕槊法施展不開,隻幾招之間便被逼得左支右絀,險象環生!手臂已被劃出一道血口!

陳青珊抵擋不住,槊法已亂,被連環搶攻,完全沒有機會重整陣勢,隻怕這一口氣到底,自己便要死於劍下,急叫道:“公子快走!”

王揚哪裡肯走,又不敢貿然上前分陳青珊心神,心急之下,手掌用力一拍,神色激動,大聲吼道:“封叔刺他後心!”

首領一驚,方才隻顧酣戰,竟未察覺身後有人!趕忙閃身躲避,卻見對方人手正被己方高手拚力截住,殺得難解難分,根本沒人靠近!這才知道受騙,心下大怒,反身又上!

陳青珊一口氣喘勻,撿回一命,正要再叫王揚快逃,隻聽王揚喊道:

“崩雲碎玉,斷霞破竹!”

陳青珊鳳眸一亮,凝氣灌勁,霎那間,身形拔地而起,雙臂借腰力猛然掄掃!

朱漆槊杆,彎弧成月;四棱鋒刃,掃空如虹!

但聽“哢嚓嚓”的裂帛之響——

棵棵翠竹,應聲炸裂!

漫天竹屑,紛揚如霧!

首領心知,一旦沒有遮擋,讓此人施展陳家槊,自己恐怕不是對手,當機立斷,足下成風,側身出劍如線,不退反進!

近身則贏,遠攻則敗!

那首領憑著劍走輕盈,迅疾身法,趁著陳青珊槊風未回之機,竟真讓他搶至近前,手中寒光乍現,突進似流星!

陳青珊手腕一傾,急步回退,槊尖倒挑,槊尾在地上拖出一道長痕!

疾風掠影,驚破山河半式;

斷霞凝霜,記取生死須臾。

生死一瞬之間,兩人身形同時停住

待塵煙落定,隻見首領劍尖停在陳青珊咽喉半寸之前,而陳青珊鐵板橋後仰,斷霞槊自腋下斜出反刺,槊鋒已沒入首領心窩三厘。

此時四周翠竹儘毀,陽光再無阻礙地傾瀉而下。

陳青珊在一片金黃中,轉頭望向王揚,嘴角揚起,輕聲道:“斷霞,好槊。”

————

注:隋煬帝賜柳為楊遂稱楊柳的說法來自《開河記》,乃唐宋小說家言。唐前楊柳互稱,其例甚多。《戰國策》記養由基擅射雲:“去楊葉百步而射之。”《史記》同記此段言“去柳葉百步而射之”,非記述事實之異,而是當時行文之法,楊柳通用。不過宋之前古詩文中稱“楊柳”,大多數情況下就是指柳,而非楊,亦非楊柳都有,類似偏義複詞,或者同義連文。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