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趙明枝置若罔聞,卻是讓黃門謄抄妥當之後,又請諸位官人一一簽字確認,若非畫押實在難看,甚至還想當場就拿紅泥出來,請他們逐個留下手印。
要知道當殿同意,事後反複琢磨,又做反悔的事,又不是隻有從前皇帝做得出來?
一時簽字完畢,便再無人去提什麼內庫空虛,唯恐屏風後公主想一出是一出,又鬨出什麼幺蛾子來。
而趙弘拿著那一疊諸位大臣認領的出借金銀、絲絹、酒水、糧穀等等文書,翻了又翻,又在心中默默去計算累加數字,隻覺殿中這許多人,從未如此順眼起來。
不過他到底知道事情不可逼迫太過,過了把癮,便先將麵前東西放到一旁,本欲開口,猶豫一下,還是轉頭看向趙明枝,得了對方點頭,之後,方才道“三軍犒賞當要再行增添,張卿,今次北麵將帥隻給這樣考功,是否太過簡慢?”
他單點張異,張異卻正等天子來問,上前道“啟奏陛下,今次考功,乃是樞密院仔細斟酌而為,方方麵麵都要平衡考量,複土自然是大功勞,可凡事不能隻看表,還要看裡,前線北麵雖僥幸得勝,其中難道隻三軍之功,自有天子信任放權、仁德澤被,才使得將士上下用力,百姓齊心,又有朝中補給得當,轉運得力,否則又如何能勝?”
他頓一頓,又道“至於那裴雍,本來年輕,資曆又尚淺,今次能得晉身樞密院,已是看在其人功勞卓異份上,特意拔擢,否則以他從前行事,今次實乃戴罪立功,不追過去罪行便已是陛下萬分寬容了。”
說完裴雍,他又提及幾名西軍將領去向,按著兩府安排,雖都有升職,卻是東南西北,任在各方“京兆府本為朝廷心腹之患,往日難做插手,畢竟君王率土,豈能自成一派?既然況且官員本有任滿遷轉慣例,一防官吏上下勾結,難道旁人儘皆遵守,京兆府上下便不能了?”
張異所言,乍然一聽,好似甚是有理。
官員遷任本是製度,要是紮根一地太久,極易尾大不掉。
京兆府中官員任免從來自專,朝廷難以插手,也因如此,轉運副使錢綱被殺一事後,因難以追究其中真正緣故,也無力懲罰,最後隻好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如今樞密院要借由北麵大勝將裴雍調入京城,又調任西軍將領,以此打散京兆府一脈,其實也是應有之舉。
趙弘並不是不講道理的人,聽得張異如是說,不禁低頭思索,隻是總覺得其中有些不對。
張異一時又道“若說簡薄,金銀賞賜之外,還特為那厲衍加爵、晉階,又將此人調入京中——如此高升,難道還不能滿意。”
“如若西軍複回西北,又挾有大功,今後朝中如何去管?那裴雍本就權高勢重,又據有地利,如若不早做籌謀,日後怎生得了?”
張異若說其他倒還罷了,可他一提到厲衍,趙弘便察覺出其中差異來,翻開手邊一本書冊其中一頁,仔細核對兩遍,複才皺眉道“崇寧三年時候,張卿也在樞密院麼?”
張異愣了一下,點頭應是。
“閻得景開邊河湟,兩府可不是這麼賞賜的——那時候金銀之外,賜給閻得景田地,另加爵位,家中父母妻子各有賞賜,連三個孫兒都給了蔭補,至於追封祖先更不必提,其人也得入樞密院中,直任樞密使……”
眼看趙弘竟是翻起了舊賬,還翻得如此嫻熟,不獨張異,便是殿中其餘臣子都頗有些不適起來。
張異道“殿下所說不假,隻是此一時,彼一時——崇寧三年時候江南豐收,也不曾有歲幣之說,而河湟新得沃土無數……”
他連著數了閻得景幾重功勞,最後又道“況且閻相公三任三地,外放一方,再回京城入兩府,不管資曆、能力,都足能勝任,兩者自不可同日而語。”
“另有一樁,那裴雍、厲衍二人皆無父母兄弟在,也無家室子女……”
他說到此處,不知想到什麼,忽的頓了頓,過了一息,才又道“便是欲要加封也不能——不過追封其二人父母,倒是並非不可。”
事事反駁,未免過分明顯,這等惠而不費的事情,張異自然願意順水推舟。
趙弘看了看殿中眾人反應。
人一旦生出成見,就很難更改。
他本就對張異方才所說就抱有十分狐疑,眼下聽他如此分辨,那狐疑便轉為十二分的不信,當即問道“就因為他二人父母兄弟不在,也無家室,其餘東西就能儘皆不賞?”
不等人回話,他便又翻著手中宗卷示例,其中既有本朝,也有前朝,其中不乏同樣情況的,但彼時所得賞賜與今次京兆府相比的,當真差異太大。
趙弘一一舉例,殿中人人安靜,半晌,倒是楊廷率先站了出來,慢聲道“陛下,抗敵複土,裴雍自是難得功勞,但京兆府素來自成一體,不從朝廷號令也是事實,如若不稍加懲治,隻一味封賞,朝中秩序何在?眼下交趾、河湟藩部俱有蠢蠢欲動之勢,蜀地也多次生亂,另有廣南東西二路,荊湖兩路也有流民同亂匪舉事,未嘗安寧片刻,一旦為人看在眼裡,有樣學樣,各地各為割據……”
他聲音甚是鄭重“眼下正當艱難之時,不是不能重賞,而是不好重賞,殿下向來厚待臣下,世人皆知,況且雷霆雨露,全為君恩,豈能由為臣者挑剔?那裴雍從前所行多有罪錯,陛下不做追究已是寬宏大量,此人但凡還有絲毫忠義之心,便當感懷君恩,若是心懷不軌,哪怕施恩再重,也一般無用。”
有了楊廷助陣,張異精神更為振奮,肅容道“臣附議!況且我朝連年戰事,百姓流離,莊稼不時,正當借機休養生息,可一旦重賞,叫武將誤以為尚武是朝中風向,為立軍功不惜妄開邊釁,或擅挑民意,如此風氣,朝廷如何承受?難道應當?”
他稍停一息,又道“便似楊中丞所言,那裴雍要是還有忠義之心,便不當為眼前浮利所動,應要體會君心才是。”
難得兩府一文一武最為權重二人一搭一唱起了基調,其餘人如何會做半點異調,自然無不附和。
然而趙弘總覺得不是這個道理,忍不住氣道“難道因為怕今後還沒影子的事情,叫眼下功臣不能得獎賞?如此做法,其餘武將又當如何看待?將來再遇戰事,哪個將士肯用命?!”
“張卿,你從前在大名府領兵時候不也為下屬請功,當初怎的不是這樣說法?!”
他早有準備,此時特地將命人從庫房中尋出來的張異從前厚厚一摞奏章挪了出來。
然而對麵人立在階下,卻是絲毫不為所動,當即道“陛下聖明,隻此一時,彼一時——況且臣為戍邊將士請功,對自身微末所得向來並不在意,臣並無卓異之處,隻一片忠君之心……”
趙弘哪裡想到張異會如此嘴硬,偏又尋出這樣理由。
此人確實沒有為自己請功,可世上又哪裡有為自己請功的道理?況且哪怕不用他說半句話,當時朝中仍是彭相公主事,又如何會叫自己門下有功不得賞?
他心中實在氣憤,又兼不服,隻是抬起頭來,就見前次張異欲要以頭搶之的柱子還在一旁,上頭雖無血跡,兀自立得十分穩固,可撞柱當時混亂場景卻是曆曆在目。
趙弘雖然做皇帝不到一載,年歲也小,許多事情弄不懂,卻曉得眼下再無一個宗茂、宗骨能死,也無狄人大軍能破,再追問下去,這一位張相公要是再說出一句“天日昭昭”來,場麵會更為難看。
他隻得恨恨然閉上了嘴,唯恐一張口,便要說出難聽話來,又忍不住再去看前方屏風。
趙明枝早知弟弟脾氣,也不叫眾人在此處耽擱,隻道“今次大軍得勝,當要好生厚賞,不能薄待了功臣,還請樞密院再做斟酌。”
這樣一份賞賜擬出來,本就是等著同天子討價還價的,殿中眾臣各自領命應是,便不再多言,依次退下。
而趙弘本以為還要糾纏,不想眾人答應得如此爽快,隻覺茫然,等人走了,忍不住問趙明枝道“阿姐,先前不是說今次賞賜已經極厚,不能再加,怎的一下子全變了樣子?”
趙明枝直言道“這樣賞賜,難道張異不曉得過分簡薄?不過拿來試探而已——你當他當真願意把裴雍、厲衍二人留在京中?”
“要是那裴雍真入樞密院,與其平起平坐,縱使其人在京中根基尚淺,一則正當青壯之年,二則挾功晉身,正值風勢之上,另還有天子信用,難道張異全無芥蒂?”
趙弘似懂非懂,聽得趙明枝如此說,忍不住憂心忡忡,問道“那他今次做什麼還要主動讓裴雍入樞密院?”
趙明枝指著他手中文書道“按樞密院所呈安排,京兆府今次帶兵將帥升遷之後,俱是由西北派遣各方,隻裴、厲二人調任京城,卻又解釋兵權,如若你是他二人之一,得了這樣‘賞賜’,會怎的想?”
趙弘一下子想到了自己所讀史書中許多故事,頓時臉色都有些發白,不禁脫口問道“不會是想要逼京兆府騎兵造反罷!”
趙明枝愣了愣,道“倒也不至於到這樣地步。”
又道“隻是這樣封賞,必定不能得過,又要再做改動,一拖二拖,等到裴雍回京——也就這幾日事情,少不得得知消息,屆時正好以此為引,說不得既能叫人回京兆府,不占樞密院位置,他還能再自家賣一個人情出去。”
趙弘半晌未曾言語,手中還捏著那寫滿了封賞的折子,好似低頭細看,卻是暗自長長籲了口氣。
他隻恨自己學得太慢,又太過遲鈍,許多東西哪怕阿姐掰碎了味,也不能掌握多少,然則實在又不知如何是好,好似每每十分努力,最後也無甚作用。
但他此時已經不肯再把妄自菲薄話語說出口來,因知隻會叫阿姐分心安慰。
走神了好一會,趙弘才終於開口問道“阿姐,你說裴雍最後有可能會留在京城麼?”
趙明枝乾脆搖頭道“我也不知。”
“如若他真能留在京中,進樞密院就好了。”趙弘也覺得自己有點異想天開,隻得接著歎了一口氣,“我原想著如若中書不舍得給太重封賞,我再自家貼補一點,同他坦白說清,日後再做補償,可眼下做得如此難看,我再如何補貼又有什麼用處?”
又道“況且我昨夜再想——今日功勞,來日再補,早已不是同樣事情,叫人看了隻會笑話我這個當皇帝的做事做人小氣,毫無人君之相……”
見弟弟如此焦慮,趙明枝無奈之餘,確實無法,隻得道“你既有如此想法,也無甚東西可給,不如同他說罷。”
她頓了頓,看著對麵弟弟臉上驚訝表情,又道“左右也無甚可給的——當日我去京兆府勸他帶兵北上,也未做什麼許諾,其人所圖如若金銀賞賜,如若升官加爵,又豈會有如此行事?與其在此處猜測,將來胡亂許之,到不如兩相說個明白。”
“你旁的沒有,隻一片天子心意,先前曉得做藥送藥,今日胡亂做些什麼,與他做禮便是。”
趙弘一時抬頭,竟是有些發怔,心道怎能如此直白,然而把這許多話在心中咂摸半晌,好似也再無其餘更好辦法,當下捏著那文書,許久沒有說話,竟是一副癡了模樣。
且不說姐弟二人此處如何商議,兩府上下又有何等計算,莫說楊廷、張異等人,便是那呂賢章在京都府衙之中,忙碌之餘,也忍不住暗暗數點起日子來。
不等樞密院中議定封賞,才過端午,滑州方向便傳來信報,前線大軍已然應詔回返,抵京就在三五日內。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