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仙娥皆被散去,在這裡的便隻剩下了三教一眾弟子二十餘人,以及天帝昊天,王母瑤池。
眾人目光看著昊天,等著這位師叔開口,此前昊天是以師侄叫住他們的。
“諸位師侄,都是師兄門下親傳弟子,想來也知曉,重立天庭,是老師的意誌。而天庭如今的情況,你們也都看見了,當下的天庭,一應神位儘皆空缺,正值用人之際,各位可有想法?”
昊天沉默了一瞬,開口道。
“各位若是有意,當下天庭一應神位,自可與各位挑選。想來你們也已經知曉了何為神位與神格,不用我再與各位說其中之事了,天庭與妖庭不同,應天命而立,為的不是某一個人的權勢私欲,而是為了天地,為了蒼生萬靈……”
昊天話語真心實意,元易等人安靜的聽著。
其他人如何想元易不知,他隻是越發覺得,這位天帝師叔有些單純,比碧霄都要心性純粹,更像是一位理想主義者。
想要拉攏人入天庭,卻是搞錯了重點,這樣怎麼可能說得動人?
為天地,為眾生,這樣的話很偉大,元易也在這話語之中聽到了真誠,這位天帝師叔心裡想著的,還真是為天地與眾生這樣高大上的目標。
在元易的判斷裡,昊天屬於理想主義派。
待得昊天話語說完,目光看著眾人。
“師叔,不久之後,會有一位前輩來天庭,相助於師叔。”玄都上前開口道,“隻是玄都需得侍奉老師左右,以及打理人教事務,無暇抽身,還請師叔見諒。”
聽到玄都的話,昊天眼中閃過一絲喜意。
太清聖人讓一具善屍之身坐鎮天庭之中,如今玄都又說會為天庭拉來一位大能存在,對於昊天來說,這當然是好消息。
玄都口中稱前輩,那便無需多說了,此人當是先天神聖根腳出身,這樣的強者對於天庭來說,幫助實在太大了。
至於說玄都自身不入天庭為神,昊天從一開始就沒有奢望過玄都來天庭任職這件事。
太清師兄就這麼一位親傳弟子,他都不好開口跟太清師兄要人。
“如此有勞玄都師侄了,替我謝過太清師兄。”
人教之後,便輪到闡教與截教了。
闡教出麵之人卻不是廣成子,而是南極仙翁。
南極仙翁上前一禮後,開口道:“師叔天庭神位一事,老師已經告知於我等,對於此事,師叔比我等更為清楚,神位一事,實非我等所願。
不過天庭之事,順天而成,天命所歸,乃天地眾生之幸。弟子如今修為尚淺,力有不逮,擔不得神位,但師叔若有吩咐,我等願為天庭之事儘綿薄之力。”
昊天先是皺了皺眉,接著又沉默了下來。
南極仙翁的意思也很明確,他們闡教弟子,不會入天庭為神,但可以為天庭做些事。
這樣的回應,昊天自是說不上滿意,但他也明白,眼前的這些人,對於天庭神位本身,是看不上的,自己原本以為的籌碼,卻不足以打動這些人。
對此,昊天倒也理解,畢竟他自己都明白,對於這些聖人親傳弟子來說,神位與天庭,遠不比得他們選擇的身份。
聖人門下親傳弟子,這就已經是洪荒天地中最有分量的身份之一了,更勝過天庭的什麼神位。
至於這一絲失望,卻是因為他發現,這些人思考的都是自身得與失,而非天地與眾生。
闡教弟子說可以幫忙,但到底是不入天庭。
對於天庭而言,拉攏聖人弟子本身的意義,可不在於實力方麵,而是在於其影響力。
要說實力,現在三教弟子之中,修為最高也不過大羅初期而已,南極仙翁等人都停留在太乙境圓滿而已。
這樣的修為境界,算不得低,卻也絕對不算高,他們本身的實力,對於天庭能夠發揮的作用是有限的。
昊天剛才就看明白了,聖人大教,對當下天庭來說,最重要的是影響力,若是有聖人親傳弟子入天庭,那就能作為對外的宣傳,引得其他人進入天庭,讓天庭迅速壯大。
“諸位師侄的顧慮,我都明白,以你們的根腳資質,無需什麼神位,他日斬得三屍成就準聖,亦非難事,你們不願為天庭所束縛,我也理解。”
昊天目光在闡教弟子與截教眾人臉上掃過,繼續開口道。
“這樣如何?你們無需凝練神格,隻在天庭掛名,先暫代天庭神位,日後再議其他,可否?如此,也不會影響你等的道途。”
比起眾人的實力,昊天更看重的是聖人親傳弟子入天庭這件事本身帶來的影響力。
比起這些聖人親傳弟子實際上屬不屬於天庭,能不能為天庭出力這件事,昊天已經放棄了,他退而求其次,想要讓聖人親傳弟子在名義上歸屬於天庭,以此求洪荒的聚勢與發展。
不需要你真的屬於天庭,成為天庭的神,但在對外的名義上,將你歸屬於天庭之中,掛名神職。
南極仙翁沉吟,在思索著這件事。
元易聽到昊天這樣的話,也是有些詫異,這是打算招編外人員?
應該也是看明白了,天庭對於他們沒有吸引力,所以都沒說讓他們真履職,而隻是要求一個名義上的身份歸屬。
隻是一瞬間,元易便是明白了這位師叔的目的,這是在招他們作為代言人啊,昊天看中的,是聖人大教本身的影響力對於天庭的作用,而不是他們這些弟子。
或許在昊天心裡,此刻其實也更想直接招攬大能存在入天庭吧。
隻是掛個名字的話,對於他們來說,倒也沒有什麼壞處。
當然,也沒有什麼好處就是了,僅僅隻是如此,量劫降臨之時,該入劫的,依舊不能以此避劫。
“此事便依師叔所言,南極願聽從師叔的安排。”
在思索之後,南極仙翁點頭應下了此事,同時,將事情攬到了自己身上,表明由他代表闡教,掛名在天庭,他比起其他人,也更合適。
他是元始天尊門下首徒,而廣成子則是闡教立教之後的第一個弟子。
元始天尊首徒與闡教首徒,他與廣成子顯然更具備代表性,有鑒於此,南極仙翁便選擇了將此事攬在自己身上,左右不過是在天庭掛個名而已。
見南極應下此事,昊天點了點頭,轉而目光看向截教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