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巫族族人的加入,以及不少鬼差上任,地府的運行開始步入正軌,亂糟糟的幽冥界,混亂在巫族的強力鎮壓之下,很快便是得到了平息。
而在地府的最深處,常人難以踏足之地,元易與三霄被邀請來了此處做客。
如今的地府中,主要是巫族,其餘便主要是人族。
不管是巫族還是人族,元易他們還是都有幾分薄麵的。
一座古樸的石殿矗立在此,一尊高大的塑像屹立,散發著磅礴威壓,盤古的塑像。
這裡彙聚著幾位祖巫,以及幾位大巫。
在那一場大戰之中,祖巫隕落了數位,共工、祝融、奢比屍等數位祖巫被帝俊與太一發狂拉著同歸於儘,連帝江他們都遭受了重創。
而隕落的大巫更是不少,其中刑天與蚩尤竟然都隕落了,這讓元易很是意外。
巫族沒有元神,真靈與血肉之身相融,也沒有道果依托,不像仙道修行者,縱是身隕,道果依舊映照於時光長河,真靈沉寂其中,一旦複蘇,便可直接取回自身的道果,恢複自身的道行。
巫族不行,他們的巫族之身被毀去,真靈便無處寄托,一身道行也隨之儘去,沒辦法直接自時光長河之中回歸。
大羅強者的真靈尋常而言不會進入輪回,能夠輪回的情況下,他們不需要輪回。而需要輪回的情況下,他們的敵人不會讓他們借輪回而回歸,隻會讓他們真靈在時光長河之中沉寂。
祖巫與大巫實力都是大羅乃至是準聖,他們的真靈卻不曾沉寂時光長河之中,因為他們本身就沒有道果映照時光長河。
同時,他們也做不到直接回歸。
如今,這些存在的真靈似乎都要進入輪回轉世,但不是回歸,因為無法回歸,再不能恢複祖巫與大巫之身,這是元易從他們的交談之中聽到的消息。
另外,還有三位特彆的存在要經由輪回彌補自身本源,東王公、紅雲老祖、玄龜。
如今這三位便就坐在元易他們旁邊,此刻,紅雲老祖將九九散魂葫蘆推了過來,落在元易身前。
“元易小友,你已踏入大羅之境,以你們的底蘊,他日斬得三屍入準聖,當不會有任何問題,貧道看你以截天劍作承道之器,那也確實是為你量身打造的承道法器,以你老師通天聖人的家底,想來你們也不會缺少尋常的先天靈寶用以修斬三屍之法。”
紅雲老祖看著元易,話語頓了頓,隨即搖了搖頭。
“說不定貧道此物對於你而言,也不是最好的選擇,你會有更合適的選擇,不過貧道彆無他物在身,隻有此物可贈與你,這東西不用與你細說了吧?紅雲既隕,世上便再無紅雲了,我便也不再留著它了,他日你若是用之不上,也可隨意處置,贈予他人也未嘗不可。”
說到這,紅雲老祖目光看了一眼元易另一邊的三霄姐妹。
元易看著懸在身前的九九散魂葫蘆:“前輩,這……”
“當日承你恩情,讓我能夠去到五莊觀尋我那摯友,幾枚人參果,是我老友所贈,我到底欠你一份恩情。當初貧道尚需以此物寄身,如今卻是用不上了。此物殺伐太甚,本身因果牽連也不小,與鎮元子而言實在無益,他也用不上,我便不留於他了,免得為他更添事端。
此物來曆你應該清楚,與你那水火葫蘆同根同源,七個葫蘆,其中四個掌握在四位聖人手中,另外兩個為貧道與太一所得,剩下一個不知所蹤。七個葫蘆同脈而生,自是有因果牽連,有些東西,拿到手中未必是福緣,也可能是災禍。
不過想來元易小友你無需有此顧忌,就送於你了。”
元易短暫沉默,還是點了點頭,接過了九九散魂葫蘆:“那晚輩便謝過前輩了。”
“貧道這葫蘆你未必用得上,想來小友你心中自有計較。”紅雲老祖意有所指的說了一句。
七個葫蘆互有因果牽連,其他幾個都是聖人持有,所以紅雲老祖不想留給自己老友鎮元子,擔心為他招來事端。
而元易作為聖人親傳弟子,反倒不擔心與聖人扯上關係,因為他本身就與這些聖人牽連至深,便也無需為此顧忌。
至於紅雲老祖所說的更好的選擇,若元易真以這先天葫蘆寄托三屍之身,九九散魂葫蘆當然合適。
可截天劍的非凡之處,他們都看在眼裡。
元易以截天劍承道,那最為契合的斬三屍之物是什麼,便無需多言了。
三清可是各自持有一個先天葫蘆在手的,大道契合上,比紅雲老祖的九九散魂葫蘆自是要更好。
但元易能不能去作這樣的打算,誰也說不準,眼下這九九散魂葫蘆,也可以是一個備案。
元易他們擁有的先天靈寶其實不少,隻是其他先天靈寶品階都不高而已。
元易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才收下了此物。
他也不敢說自己能去二位師伯那裡求來兩個葫蘆,萬一呢?
而且,紅雲老祖都說得那般明白了,他用不上,就轉送給三霄,給她們用,他也就不去矯情了,大不了日後再還這位一個人情才是。
斬三屍需得用三件先天靈寶,先天靈寶品階越高,三屍之身的根基越雄厚,修行效果也會更好。
而若是斬三屍所用的三件先天靈寶同根同源而出,在最後的三屍合一入準聖圓滿之時,也會相對容易許多。
真要說的話,這紅雲老祖祭煉的九九散魂葫蘆,與雲霄她們其實更加契合幾分。
“前輩,晚輩有一事不明,前輩可知何為混元之道?此前晚輩在鳳凰一族曾聽元鳳前輩提及過。”
既然提到了斬三屍之法,元易便也問起了與聖人之道不同的路,混元之道。
之前他問過元鳳,但這位並不回答他。
“混元之道嗎?你是想問混元之路與聖人之路的區彆?”
紅雲老祖笑笑,卻是搖了搖頭。
“貧道對此也所知不多,真正明白其中區彆的,怕是隻有你的老師他們這幾位聖人。
因為,聖人之道與混元之道的區彆,關係著洪荒天地存在本身的根源,你需得去問你老師他們才是。”
聖人之道與混元之道的區彆,關係到天地存在的根本?這是何解?
“聖人之道,因天地而存,也為天地而存,混元之道,則不然。以貧道之見,聖人之道,比混元之路,更為了不得。”紅雲老祖又說道。
“聖人之道更強?”元易詫異。
紅雲老祖卻是搖了搖頭:“非也,與強弱無關,隻因此道,以聖人為名,非獨善其身之道,立於眾生前,方可稱聖人。
過去貧道亦不解聖人之聖何解,不久前方才有所明悟,窺見了一角天地。人皆道我紅雲是善人,可我所行終究不過小善,未達聖人之大善,不及聖人道,怨不得人,實貧道當不得聖人之名而已。”
紅雲老祖話語帶著幾分唏噓之意,元易卻滿是疑惑,立於眾生前方可稱聖人?聖人之大善?不久前?
紅雲老祖說的是諸聖穩固洪荒天地、女媧師叔煉石補天之事?
這確實是莫大的功德,可紅雲老祖對於聖人的推崇,若隻是因此,依舊太過了,他分明感覺得到,紅雲老祖話語之中有著更深層次的東西,關於聖人。
“混元之道的混元之名,隻是一個大道修行的境界而已,聖人,可不隻是一個修行境界的命名那麼簡單。”
紅雲老祖似是看出了元易的疑惑,補充了一句。
“帝俊成不了聖人,那太一先天至寶混沌鐘傍身,聖人之下無敵手,卻也依舊成不了聖人,他們缺少的,可不隻是一道鴻蒙紫氣而已。聖人之道,非以力可強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