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霄口中的不久之後,實則也還有數千年之久,對於他們這等生靈而言,時間的概念便是如此。
元易歸來才安頓下來些許時日,就被碧霄她們拉去參加什麼論道會。
一群大修士聚在一起,修行除了閉關悟道之外,便是訪友論道。
如今昆侖之內三教弟子眾多,幾乎是某一刻都有好友相聚在一起論道。
元易在昆侖徹底熱鬨起來之後很少留在昆侖之中,倒是不曾參與過多少這種事。
更何況,他交友不多,並不擅長與人往來,至今也就隻與三霄往來密切而已。
與其他的弟子,關係都比較平淡,不好亦不壞。
真要說起來,元易覺得現在的截教親傳弟子陰盛陽衰得厲害,男弟子隻有他、多寶以及趙公明三人。
多寶作為截教大師兄,操持截教事務,截教立教之前則是沉迷於鑽進昆侖山深處尋寶鋤地。
趙公明交友甚廣,真風一般的男子,也是整日難見蹤跡。
到頭來親傳弟子之中元易反倒是最容易被拉來湊人數的一個,畢竟他很閒。
元易也不曾拒絕,雖然因為連番得到機緣造化之下,本身修為境界稍有落後的他,如今已然真正追上了金靈等人。
以元易自己的預估,他的修為境界或許比起多寶來還要高上些許。
這位大師兄在修行方麵耗費的精力尚不及他,與喜歡論道、動手能力強的金靈這位師姐不一樣。
金靈一心修行,求道之心與雲霄相近,隻是二者的修行之道不同罷了,金靈動手能力更強,清修反倒更少些。
除了他們幾位親傳之外,截教現在的門人弟子之中還有那麼一兩位的實力也不容小覷,比如那位烏雲仙。
雖然拜入截教比較晚,但在入教之前便得到過大機緣造化,聽過大能講道,很是不凡。
十餘人聚在一塊兒,各自盤坐。
這由師姐金靈發起的小聚,論道規模確實不大,隻邀請了截教親傳弟子以及幾位隨侍弟子。
截教弟子雖多,可實際上親傳弟子的數量還比不上二師伯的闡教。
碧霄喜歡熱鬨,瓊霄也不遑多讓,雲霄在這方麵不曾阻止,被她們拉來的元易便也成了最早到場的人之一。
元易坐在三霄旁側,享用著金靈準備的靈果。
正對麵坐著兩位女子,一人一身金裙,麵容無瑕,卻氣息淩厲,眉宇間英氣極盛,正是金靈。
與之相比,其身旁的無當一身白衣,卻是氣息平和,甚至是存在感稀薄。
此刻,金靈那雙眼眸正向著元易這邊看來,微微眯起。
元易察覺到了金靈的目光,不過他選擇了無視,這人就是個好戰分子,可他元易從不好戰。
“一段時日不見,元易師弟的修為進境卻是極快,不若你我論道一番如何?”
很明顯,金靈並不懂得什麼叫做婉拒,直接出言邀請道,興致頗高。
“師姐修為高深,哪是師弟我可以相比的,如今也不過是僥幸得了些許機緣造化罷了。嗯,師姐這靈果不錯,不知從何處采摘的?”
元易乾淨利落的轉移了話題,他雖有心試試這位師姐道行深淺,可現在人還差得太多,他不想此刻和金靈動手。
金靈皺了皺眉,瞪了一眼元易。
“我洞府之中所種植的,師弟若是喜歡,送予師弟也無妨,不過嘛,師弟隻需勝過我即可。”
“”
元易笑笑,不接話,金靈覺得無趣。
這個時候,又一道遁光自遠處而來,元易幾人自是早早便根據其氣息知曉了其身份。
“小師弟這修行速度也是極快,已經摸到太乙境的門檻了吧,金靈師姐要多關照關照小師弟才是。”
元易笑著開口道,直接將剛剛到來的某人拉過來墊背。
“小師弟可比某位師弟爽快多了,不會像某位師弟那般總是推脫,難得見到一次。”金靈回應道。
清風散去,身形高大的青年道人出現在不遠處,由於元易的搶戲而最晚入門淪為小師弟的趙公明到來。
“見過諸位師姐”一到來,趙公明便是開始見禮,目光卻是突然停在了元易身上,“元易師兄也來了,趙公明見過師兄。”
因為元易在昆侖之中存在感不高,很少露麵,讓趙公明有些意外,卻不曾失了禮數。
元易等人也起身還禮,金靈安排趙公明入座。
截教親傳弟子除了忙於教中事務來不了的大師兄多寶之外,儘數到來。
內門弟子金靈、無當,外門元易、雲霄、瓊霄、碧霄、趙公明。
不久之後,又有幾人聯袂而至,正是後世傳說之中被稱為隨侍七仙的幾位,這幾人的身份定位有些奇異,不是親傳弟子,卻也與尋常截教門人不同。
真要說的話,論及在截教之中的地位,僅次於多寶金靈他們,與他們這幾個外門弟子相差不多。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修為都不算低。
尤其是烏雲仙,其根腳與元易很像,先天孕生的金須鼇魚,修為比之現在的元易都隻差一絲。
也不知道在此之前他得到過怎樣的機緣造化,隻能說元易自身福緣不淺,卻非得天獨厚,各人皆有其機緣造化。
各自見禮之際,元易也在打量這幾位名字熟悉的陌生之人。
金光仙、虯首仙、金箍仙、靈牙仙、毗盧仙,以及長耳定光仙。
元易的目光在長耳定光仙身上多停留了一瞬,這是一個身形消瘦的道人,臉頰顴骨略顯突出,帶著幾分柔弱氣質,眼瞳是通透的血色。
元易心中有些古怪,據說這長耳定光仙的本體為一隻兔子來著,兔子,還有這種讓他覺得不和諧的柔弱之態,這後世有一類人也被稱為兔子來著。
當然,元易多看定光仙一眼,原因不在此處,隻是他記得,這位定光仙在封神大戰之中手持老師通天的一件異寶六魂幡叛出截教,之後又投了西方教,是名副其實的洪荒版三姓家奴,為人所詬病,名聲很不好。
更有傳聞說,這位進入西方教之後,待得西方教成為佛教之時,他成了歡喜佛來著?
歡喜佛?這家夥也修行陰陽之道?元易沒看出來,陰陽人的氣質有一些,但無法判斷出其所修的大道,元易對他們實在談不上了解,此後倒是可以多關注一二,摸清底細,以防他日之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