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之偉力,當真難測,非大羅乃至準聖可以揣度。”
自空間裂縫之中走出,元易腰間的九九散魂葫蘆之中傳來紅雲老祖的感歎。
元易目光打量四周,感受著此方天地的大道痕跡,這便已經到了西方地界?
對於紅雲老祖的感歎,他的體會並不深刻,反正大羅與聖人,於他而言,都是一樣難以想象的境界。
不過他也能模糊感應到其中的區彆,想當初,他與三霄剛剛拜入師門之後,被通天帶回昆侖,自東海而行,由老師通天親自帶著他們橫跨虛空,也耗費了不短的時間。
而如今,證道成聖的通天,直接就能將他從昆侖送到西方地界。
至於說是東海之畔距離昆侖的空間距離更遠,還是昆侖至西方地界的空間距離更遠,元易也說不清楚。
對於隻是小小太乙初期的他來說,洪荒天地依舊過於廣闊。
整個西方的地界比起東方來要更小,畢竟被公認為洪荒天地中心的不周山,可是完完全全位於東方的地界。
而在不周山以西的昆侖神山,也在東方地界,東西方地界的分界線甚至更在昆侖以西,由此可見東方地界比之西方地界要大上許多。
在元易的感應之中,西方確實比東方要更加貧瘠,這種感覺相當明顯。
天地間的先天造化之力近乎散儘,大道痕跡雜亂斑駁,地脈之氣渾濁,隱有暴戾,對於修行者來說,這等環境確實差了些。
其中緣由元易雖然不曾經曆,卻也知曉,都是更加古老時代的那一場大戰所致。
幾乎與三族大戰同一時期的仙魔之爭,彼時的道祖鴻鈞還不是道祖,而是仙道的開創者,或可稱之為仙祖。
與那位魔道之祖羅睺,在這西方地界一場大戰,驚天動地。
即便那個時候的兩人都還沒有超脫出大羅的層次,也非比尋常。
原本可以與昆侖相提並論的神山須彌山,便是在這一戰之中被毀去了大半,無量神山就此斷折。
到得落幕之時,那位魔祖羅睺,更是直接引爆了整個西方地界的地脈之力,差點將西方儘數毀去,哪怕是那個時候的道祖鴻鈞,也沒有餘力阻止,造就了如今的西方景象。
甚至元易還知道,他如今所見的西方,實則已經是經過縫縫補補之後的西方了。
西方有二聖接引與準提,於須彌山立西方教,而他們的大量功德之力,便與修補梳理整個西方地界的地脈有關。
可以想象,在修補之前的西方地界,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西方之貧瘠,倒並非虛言。
元易受自己固有認知的些許影響,對於西方教以及西方二聖並無太多好感,尤其是他如今還是截教弟子。
但元易也必須承認,勤勤懇懇修補西方地脈的他們,確確實實有著大功德,隻論這件事,當得起聖人之名。
元易抵達的地方距離鎮元子這位先天神聖的道場萬壽山所在尚有一段距離,卻也相距並不遙遠。
在紅雲老祖的指引之下,元易駕馭遁光而行,速度頗為不慢。
隨著前行,元易也感受到了天地環境的明顯變化,那種地脈混亂、先天造化之力稀薄的現象,似乎在快速消退,越是靠近萬壽山的地界,越是明顯。
就好像是茫茫沙漠之中的綠洲?
“我那位老友鎮元子,伴生一件極品先天靈寶地書,雖隻是極品先天靈寶,但卻與尋常極品先天靈寶不同,可借地脈之力,防禦之能洪荒之中少有可相提並論者。
確確實實在防禦威能上更勝一籌的,怕是隻有你大師伯太清道友所持的那座至寶天地玄黃玲瓏寶塔。
當初那一場大戰,我那老友便是借地書之威能,儘可能的護住了這一方天地,使其免遭劫難,方才有你如今所見之景象。
可惜,當初鎮元子也隻能護住這一隅之地,做不得更多了。”
紅雲老祖在跟元易解釋著這天地的明顯變化緣由,也說起了那一場整個西方的劫難。
到得最後,更是說起了當下的西方教二位聖人接引與準提,話語之中竟然帶著幾分欽佩之意,這讓元易覺得有些古怪。
因為就他所知的陰謀論,紅雲的隕落往往與西方二聖脫不開關係,說是無法償還成聖因果,所以直接讓紅雲老祖隕落以此銷賬償因果之類的。
元易便也順著話題多問了一些當初紫霄宮講道的事情,旁敲側擊問及紅雲老祖當初為接引他們讓座一事。
因為元易所知的傳聞之中,讓座的理由令元易覺得有些奇怪——隻因紅雲心善熱心腸,是個老好人。
這段時日的接觸,元易並不否認紅雲是個心善的先天神聖,但似乎並不傻,僅僅隻是一張好人卡,解釋有些牽強。
紅雲老祖的法寶是什麼?九九散魂葫蘆,散魂紅砂的大名他也有耳聞,這等凶煞法寶的主人乃至是祭煉者,當真是純粹的爛好人?
而紅雲給他的回答,讓元易有些意外了。
紅雲告訴他,之所以會給那兩人讓座,便是因為那兩人所行之事。
他說,接引與準提兩人之所以會遲到,便是在忙於修補地脈一事。
那個時候,西方地界雖然被毀,但存活的先天神聖依舊是不少的,卻隻有這兩個人站了出來,主動去梳理地脈,做些修修補補的工作,甚至聽道一事也險些被耽擱。
出於這樣的緣由,紅雲才會主動為晚到的那二人讓座,卻也因此得罪了鯤鵬。
尤其是在道祖賜下成聖道基鴻蒙紫氣一事之後,令得不少人都認為賜下鴻蒙紫氣與紫霄宮聽道的座次有直接關聯,便令得鯤鵬對他忌恨愈深。
再加上紅雲交友甚廣,曾與東王公交好,曾經為仙庭站台,試圖調停仙庭與天庭的衝突。
於是,鯤鵬借機說動了天庭的一眾強者,偷襲圍殺於他,令他落得當下的淒慘結局。
元易隻是安靜地聽著,這些個遠古的秘辛,他確實很感興趣,能夠聽到當事人的述說,能從中得知不少信息。
紅雲自己心裡對於一切事情的來龍去脈有著如此清晰的認知,讓元易是有些意外的,其中因果糾纏,複雜也不複雜。
而紅雲說起這些事情的時候,語氣平靜而隨意,似乎並沒有太多的苦大仇深。
“前輩如此境遇,為何還能這般平靜?”元易忍不住問道。
“嗬嗬,不平靜又如何?種因得果,世事如此,有此一劫,是我之命數,雖是昨日果,又未嘗不能是明日之因,大勢起伏,非無跡可尋”
說話間,元易已經徹底踏足了萬壽山的外圍地界,這裡雖然比不得昆侖,卻也是世間南尋的洞天福地。
而在進入這裡之後,紅雲老祖便是放開了自身的氣息遮掩。
不多時,便有一道空間裂縫在元易身前不遠處出現,一道身影自其中走出。
那是一位中年相貌的道人,道袍寬大,大袖飄飄,明黃之色,自有幾分厚重與古樸。
道人戴冠,麵容威嚴端莊,一看便是福緣深厚之相,周身氣息隱隱,彌漫著強大的威壓。
此刻,道人的目光徑直望來,盯著元易腰間的紫紅色大葫蘆,沉默不語。
目光之中似有怒意難以遮掩,卻也帶著幾分驚喜之意。
不需要紅雲為他介紹,元易也知曉眼前來人的身份,這萬壽山的主人,那位自己認知之中的地仙之祖,先天神聖大能,鎮元子大仙。
紅雲現出虛幻身形,笑著看向自己的老友。
鎮元子平複下心緒,臉上也露出了笑意,收斂了自身氣息威壓。
“此前聽聞你遭鯤鵬那宵小之輩帶人偷襲,我探查洪荒,卻也未曾尋到你的行蹤,隻當你真靈已然歸寂,不知何時方可複蘇,不曾想你今日尚能出現在此,當真幸事!”
說罷,鎮元子目光看向元易。
“這位小友是?”
“晚輩通天聖人門下弟子元易,奉師命陪紅雲前輩來此叨擾,見過前輩。”元易執晚輩禮,報上自己的名號與身份。
“通天道友門下?原來如此,有勞小友一路辛苦了。”
鎮元子略感詫異,卻也沒有多說什麼,態度卻是頗為和善。
而紅雲當即也是將事情經過解釋了一番,從當初遇襲躲進巫族之中,到因為先天葫蘆氣息的感應遇到元易師兄妹,及至被通天送來這西方地界。
鎮元子對於再度見到老友紅雲頗為高興,敘舊之餘也沒有忘記元易,邀請他前往其道場做客。
元易自是不會拒絕,被鎮元子遁光裹挾,徑直前往萬壽山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