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會一味的幫著太子妃說宣平侯府喬太夫人的不是,更不會直言不諱的說太子妃娘家人的不是。
更何況,太子妃現在這態度,明顯就是偏幫娘家人的。
雖說太子妃也時常嫌棄娘家人給她惹麻煩。可真出了事,她還是站她娘家那邊的。
要不然,之前跟皇後娘家鬨起來的時候,太子妃就不會在太子麵前哭哭啼啼的給娘家求情了。
彆人不知道,她可是知道的,太子親自進宮求了皇後娘娘,讓皇後娘娘念在太子妃肚子裡的這第三個孩子的份上,這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
可天知道,皇後娘娘送走太子之後,就將手邊的茶杯給摔了。
也就太子妃娘家那些人還以為,皇後娘娘都對他們家忌憚三分呢。
啊呸!就他們也配?
太子妃心裡對閔喬氏生了怨,想著什麼時候給閔喬氏添點堵。
隻是還沒等她行動,李三七就找上門來了。
皇後娘娘生下四個孩子,長子李承鈞,自幼被冊立為太子。今年二十四歲,娶妻太常寺卿長孫女吳氏,育有兩子。一個五歲,一個三歲。
次子李承銘,排行第五,現年十七歲。尚未娶妻。
長女排行第三,乳名三三,出身體弱,不足一歲夭折。
幼女李三七,排行第七,現年十四歲,定親新科狀元路明,原閣老路尚林之孫。
或許是因為李三七身上寄托了皇後娘娘對早夭長女的遺憾,所以格外偏疼一些。
孝昭帝也格外寵愛這個唯一的嫡女。
再加上太後娘娘的疼愛,李三七彆說在公主中的地位是獨一檔的。就是在皇子中,也是地位極高的那個。
對於太子這個嫡親的七妹,太子妃素來是和顏悅色的。在初嫁太子之時,她對李三七甚至是帶著幾分討好的。
也就這幾年她接連生下兩個兒子,坐穩了太子妃的位置,這才在李三七麵前有了底氣。
說話也少了幾分小心翼翼,多了幾分自在和隨性。
“七妹可是稀客,快來坐!”
見到不請自來的李三七,太子妃熱絡的招呼人進門。
李三七也上前親切的挽著太子妃的胳膊,“嫂嫂怎麼還親自出來迎接我?你這肚子裡還懷著我的小侄兒、小侄女呢?可彆累著嫂嫂了。”
“走幾步路,哪裡就能累著我了?”
姑嫂倆有說有笑的進了屋。
婢女上了茶,退下去,姑嫂倆又客客氣氣的寒暄了一陣,太子妃這開口才詢問李三七的來意。
李三七素來不是個委婉的,見太子妃主動詢問,便也直言不諱道:“我來是給嫂嫂提個醒。嫂嫂有時間還是多約束約束嫂嫂娘家的人才好。若真等到他們給嫂嫂惹出禍事來,可就為時晚矣。”
太子妃秀眉微蹙,“七妹此話何意?好端端的怎麼說出這沒頭沒尾的話來?”
李三七撇了撇嘴,對於太子妃這明知故問的態度十分不屑。
以前她還覺得她這個大嫂是個端莊大氣、和善明理的人。
日子久了才知道,這就是個上不得台麵的女人。動不動就跟太子哭。堂堂太子妃,卻端的是一副妾妃做派。
不僅如此,她還不明是非,十分護短。
遠的不說,就說之前吳家和外祖家的事情,明明是吳家老太太仗著輩分高欺負了她舅母。
結果就因為她的一哭二鬨,愣是讓受了委屈的舅母反過來登門給吳家老太太道歉。
因為這事,母後對太子妃已經有些不悅了。
現在,還要在她麵前裝模作樣?
李三七也沒跟她客氣,“嫂嫂娘家人跑去宣平侯府,逼著喬太夫人將溫泉莊子白送給吳家的事,彆說嫂嫂不知情。”
太子妃一怔,眉宇間瞬間染上了怒色,“七妹還是謹言慎行的好。我娘家怎麼會做出此等惡事?沒有證據的話,七妹還是不要亂說的好。”
李三七也冷下臉來,“當時晉國公府的鄭太夫人就在現場!吳家三太太可是親口說的,讓喬太夫人將溫泉白送給你調養身子。還說,能將溫泉獻給太子妃是喬太夫人的造化。”
“聽聽,我就沒聽過這麼不要臉的話!”
“明明就是硬搶人家的好東西,還說是人家的造化。”
“嗬,當真是好大一張臉!”
“這怎麼可能?”太子妃不敢相信,“我三嬸分明是帶著誠意上門去協商購買溫泉的事的,怎麼就是硬搶了?”
“七妹還是彆聽人胡說八道的好。”
李三七撇撇嘴,“嫂嫂娘家人是什麼樣的,嫂嫂心裡真的不清楚嗎?”
“若不是她想白拿人家的東西,人家喬太夫人能不留情麵的將她攆出來?”
說著,李三七又提醒了一句:“嫂嫂怕是還不知道吧?喬太夫人莊子上之前出了幾條人命,據說也是吳家的手筆!”
“先是給人下毒,後又暗中收買工匠,破壞山莊修建進度。”
“人證物證,人家都收集齊了。”
“要是人家將證據往衙門一遞,吳家就等著吃官司吧。”
此話一出,太子妃頓時臉色大變,“不!這不可能!他們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的膽子?”
“嗬,怎麼不可能?你這個太子妃就是他們的底氣!”
“有你給他們兜著,他們有什麼不敢做的?”
李三七也不想再多廢話,最後警告道:“喬太夫人說了,看在嫂嫂的麵子上,這次就這麼算了。若是吳家再敢從中使壞,她就不會這麼客氣了。”
說完,站起身就要往外走。
見太子妃還呆愣愣的坐著沒動,李三七又補充了一句:“哦,對了,那溫泉莊子我也有份,誰要是再敢打主意,彆說是喬太夫人了,就是我也饒不了他。”
說完,頭也不回的走了。
原本還沉浸在娘家人膽大妄為的震驚中的太子妃,在聽到李三七最後這句話之後,所有的情緒都轉變成了憤怒!
好你個閔喬氏!
我要溫泉莊子,你不給!
轉過身就將莊子給了李三七!
還慫恿著李三七來質問她!
士可忍孰不可忍!真當她是好性子,任人欺辱的嗎?
太子妃原本對閔喬氏三分的怨,此時也變成了七分的恨。
閔喬氏自然不知道李三七的好心給她幫了倒忙。
此時,她正忙著籌備宴會呢。
那天鄭太夫人提出舉辦宴會給喬遠遙相看人家的事後,她就跟周氏母女說了。
周氏自然是滿心歡喜的應允了。
喬遠遙本來是反對的,可看自家親娘這滿心滿眼的期待,實在不好違逆。隻得勉為其難的點了頭。
有了這母女倆的同意,宴會的事情也就緊鑼密鼓的安排起來了。
閔喬氏也怕到時候沒人上門,所以事先讓人放了風聲出去。
宣平侯府喬太夫人的娘家侄女,二十歲,嫁妝豐厚,不求門第多高,隻求人品端正,家風清明就好。
不消幾日,還真有不少人家派了人上門來求請帖。
看著漸漸減少的請帖,閔喬氏對宴會的事情,也越發的上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