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喬氏並沒有過多在意京城的事情,心思全都放在自己的行程上。
眼瞅著商船駛進了蘇州港口,閔喬氏卻忽然有些近鄉情怯了。
這是整個行程的最後一個停靠點。
下一站就是此行的重點,杭州。
閔喬氏的娘家,喬家便坐落於此。
三日後,閔喬氏一行人抵達目的地,入住杭州城最大的客棧。
“太夫人,暫且委屈您在客棧裡安置幾日。我這就帶著人去將您在城裡的陪嫁宅子給收拾出來。”
閔喬氏作為杭州城裡的出嫁女,即便是遠嫁,喬家當初也在嫁妝裡添置了一棟杭州城的豪華宅子。
本想著,閔喬氏三年五載偶爾回來一趟,也有地方落腳。
哪曾想,閔喬氏這一走就是三十多年,一次都沒回來過。也不知道那宅子現在還能不能住人。
聽到楊安的話,閔喬氏也不禁麵露苦澀。
她的船在蘇州停靠的時候,就讓人放出了風聲,說她回來了。
在杭州碼頭下船卸貨的時候,他們也耽擱了半日的工夫。
可是,直到她在客棧中安頓下來,都始終沒有一個喬家人出現!
說不失望是假的。
雖然喬家對她會是這種態度,早在她的意料之中。可人心終歸是肉長的,真遇到了,她還是會覺得難以接受。
“去吧。順便讓人打探一下喬家這些年的消息。”
她和喬家多年不聯係了,也不知道喬家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楊安帶著人離開了客棧,方嬤嬤也跟著一起去了。說是怕閔喬氏住得不舒服,要親自去看著人收拾宅子。阿依和阿雙也跟著幫忙去了。同去的還有侯府跟來的幾個小廝。
一同隨行二十幾個鏢師,幫忙將船上的東西送到客棧之後,就算是完成這趟護航差事了。
閔喬氏痛痛快快的付了費用,又額外給了每人十兩的賞錢,就叫人散了。
現在留在客棧裡的人,就隻有看守東西的幾個小廝,和阿思、阿棋、阿九三個貼身照顧閔喬氏的丫鬟。
一行人在客棧安頓好,簡單用過飯食之後,就已經是半下午的時候了。
楊安和方嬤嬤帶著人離開之後,閔喬氏小睡了一會兒,再睜眼,就已經到了傍晚。
因為睡了一覺,閔喬氏覺得精神好了一些,便帶著阿九幾個出了客棧,準備去隔壁街最大的酒樓,吃地道的杭州美食。
雖然鬆鶴堂的四個廚娘中,有一個就是專門做杭幫菜的,味道也算可口。可總覺得缺了點靈魂,始終不是她記憶中的味道。
閔喬氏帶著阿九幾個,並四個護衛的家丁,一行八人輕裝簡行到了隔壁街的鴻升酒樓。
到了門口,店小二笑意盈盈的迎了上來,“老夫人裡麵請。不好意思,現在正是飯點,雅間已經滿了。您看,給您安排大堂的位置可以嗎?”
閔喬氏隻微微蹙了一下眉頭,聞到酒樓裡熟悉的飯菜香,當即便點了頭,“行吧,給我安排兩桌,要僻靜一些的位置。”
“得嘞!您往這邊請。”
店小二熱情的領著閔喬氏一行人來到酒樓左邊臨街靠窗的角樓,兩張八仙桌,正好夠閔喬氏他們一行八人入座。
閔喬氏帶著阿九三個坐了一桌,剩下四個家丁坐了一桌。
本來,店小二還有些擔心,怕閔喬氏不好伺候。
閔喬氏一看就是主子,剩下幾人不是丫鬟,就是仆從。
誰知道,閔喬氏好說話得很。
沒雅間,大堂也能將就。這會兒竟然還跟幾個丫鬟同桌而坐。可見是個真和氣的主。
聽閔喬氏一行人是外地口音,店小二便開口熱情的介紹起酒樓的招牌菜來。
隻是,沒等他介紹幾樣,閔喬氏就笑著打斷他的話,麻溜的報了十幾樣菜名。有些是酒樓的招牌菜,有些不是招牌菜,但也是杭州酒樓廚子們必會的拿手菜。
“老夫人,您可真是行家!點的都是本地特色菜,比好多本地人都會吃!”
店小二恭維了幾句,得了一錢銀子的賞,麻溜的去了後廚。
鴻升酒樓不愧是杭州城裡的第一酒樓,不消兩刻鐘,閔喬氏點的菜就上齊了。
同樣的菜色,閔喬氏要了兩份,她們這桌一份,家丁那一桌一份。幾個家丁驚喜不已。倒是阿九幾個見慣不怪了。
閔喬氏吃到了記憶中的味道,一時間感慨萬千,不由得又想起了出嫁前的一些過往。
就在她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時,突然聽到門口處傳來一陣高聲喧嘩。
“喲,這不是喬家的三老爺嗎?怎麼不進來吃飯啊?”
“這是要打包帶走?怎麼?這是見不得人嗎?怎麼吃個飯還要躲回家去吃?”
“咦?我剛剛是不是聽錯了?怎麼堂堂喬家的三老爺,點菜就隻點一個菜?”
“哎呀,你當喬家還是當年的喬家啊?還能吃得起鴻升酒樓的一個菜,就不錯了!”
“嘖嘖,要我說啊,與其在鴻升酒樓買一個招牌菜,還不如換家小酒樓,可以買好幾個招牌菜了。”
“哈哈哈,你這就不懂了吧?人家喬三老爺要的就是鴻升酒樓的名氣!莫不是買回去招待貴客的吧?”
“來來來,喬三老爺,你叫我一聲崔大爺,我多送你兩個菜!”
……
閔喬氏聽了很久,一直沒有聽到那個“喬三爺”接話。
在她的印象中,喬家並沒有喬三爺這號人物。
直到一個陌生而蒼老的聲音壓抑著怒氣,沉聲喝道:“崔浩,你彆太過分!再怎麼說,我也是你長輩!”
“喲,長輩!我姑太奶都死多少年了?你們喬家現在什麼情況,你不清楚嗎?怎麼還有臉在我跟前衝長輩?我呸!”
名叫崔浩的年輕人,話語裡滿是諷刺和鄙夷。
“給我打,打死這個膽敢冒充我崔家人長輩的死老頭!”
眼見著崔浩身邊的狗腿子就要上去揍人,閔喬氏再也坐不住了,站起身,朝著門口大喊一聲:“住手!”
她雖然沒能聽出那個“喬三爺”的聲音,但是通過兩人的對話,她已經猜出“喬三爺”是誰了。
姓喬,又和崔家祖上聯過姻。那必然就是她們喬家的人沒錯了!
喬家人,又排行第三,想來該是她那個庶出的三弟了。
她出嫁的時候,喬三郎才八歲,現在也才四十多歲而已。可閔喬氏聽他的聲音,卻比自己還蒼老幾分。
聽到閔喬氏這突如其來喝止,眾人都朝著閔喬氏看過來。
見閔喬氏放下筷子,阿九三個也連忙放下筷子護到閔喬氏身旁。
四個家丁曄趕忙站起身,拱衛在閔喬氏身側。
見到閔喬氏這般架勢,眾人皆是一驚。
“這人誰啊?好大的排場!”
“這是誰家的老夫人啊?怎麼還敢管喬家的閒事?”
“崔家可是有人在朝為官的,喬家不過是一落魄商賈,怎麼還有人敢冒著得罪崔家的風險,幫喬家人打抱不平啊?莫不是傻了不成?”
“哎呀,一聽口音就是外地來的!不明內情,多管閒事來了!”
……
眾人議論聲,閔喬氏已經帶著人走到了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