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急的是臨州某部門的廖主任。
他急著拿到作品後去送拍。
許總暴雷之後,廖主任擔驚受怕了大半年,結果竟然無事發生。
於是他的心思不禁又活泛了起來。
想著,是不是可以重操舊業了?
畢竟城東那邊馬上又有新的開發項目,不掙一筆,浪費了這麼好的機會。
而他掙錢的方式,與書畫有關。
廖主任在圈內是很有名的資深書法愛好者。
他家裡收藏了很多的字畫。
每次有什麼項目要競標了,他就會把家裡的藏品拿出去拍賣掉。
拍下藏品的買家,會得到他的認可,進而帶來巨大的收益。
這種方式有一定的風險,所以廖主任很謹慎。
他家裡的書畫全是假的,而且全是他自己在古董市場和網上淘來的。
用這種方式,他成功把自己偽裝成了“韭菜”。
之前也有人想過查他,懷疑他家裡的古董是索賄得來的。
結果請專家鑒定完後,大家都對廖主任的智商產生了懷疑。
甚至是同情。
現在,半年一次的“華東民間藏家拍賣會”就要開始了,廖主任決定抓住機會,再出手一次。
他本來打算送一幅齊白石的蝦去拍賣,那是他手頭“最真”的畫。
但是沒想到,送錢的人,這次想多送一點。
這樣,齊白石普通的畫就有點不夠看了。
這種公開的拍賣會,名家的書畫都是有基準價的。
除非是流傳有序、且名人收藏過的,不然一般齊白石的畫,成交價也就在幾十萬的檔位,很難拍出天價。
而這次的交易額是百萬級。
經過簡單的商量過後,廖主任把視線投向了黃庭堅。
一位偏冷門,但是市場認可度極高的書法家。
黃庭堅的《砥柱銘》,曾經拍出過4.3億的天價,平均每個字70萬。
按這個價格,隻需要五個字,就能滿足他們這次交易的需求了。
不過廖主任手頭並沒有相關的作品。
他開始找各種途徑求購。
這種行為換做彆人,肯定會惹人懷疑,但是如果求購的人是廖主任的話,那大家都會覺得:
估計他是被什麼人忽悠了,在做一夜暴富的美夢。
結果,他剛好遇上了在網上找客戶的張揚。
收到張揚的貨,廖主任請了真正的故宮退休的專家,遠程幫忙看了一下。
老專家竟然沒有找出來問題,認為就是黃庭堅的真跡。
他還恭喜廖主任說:
“小廖啊,你被人騙了半輩子,竟然走大運,收到了一件真跡。”
“這簡直是祖墳冒青煙級彆的幸運啊!”
專家都這麼說了,廖主任當然信。
他趕緊找人把東西送到了拍賣會。
另一邊,翠池房地產開發公司的詹總,也很急。
他一天要問三遍秘書:
“主任那邊收到了貨沒?”
連續問了好多天,終於在拍賣會開始前最後兩天,收到了準確的答複:
黃庭堅已就位!
這次拍賣會就一件黃庭堅的作品,拍就完事了。
……
把貨寄給客戶後,張揚也帶著自己那份——黃庭堅的《蘭亭集序》,來到了“華東民間藏家拍賣會”的拍品征集現場。
聽說他要送拍書法作品,在繳納了100塊的入場費後,工作人員把他帶到初選大廳,掛了個號。
專家們坐在一個個小房間裡,等著叫到號的人,拿東西去房間裡鑒定。
剩下的人都在大廳裡排隊。
如果不是每個人的手上都拿著畫軸或者盒子,現場真的像在大醫院的門診排隊看病。
“0918號,張揚先生,請到三號專家室門口等候。”
大廳裡的廣播聲響起,張揚趕緊站了起來。
他到三號專家室門口的時候,前一位藏友才剛剛進去。
站在門口,張揚可以看到坐在鑒定台後的專家,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子。
旁邊有年輕的女助理在幫忙。
張揚好奇的側著頭聽了一下裡麵的動靜。
藏家上來就說:
“楊老師,我這是一幅宋代名家趙孟頫的書法作品,《歸去來兮辭》。”
“已經請國外的專家幫忙看過了,他們都說是真品,讓我送到國外去拍賣。”
“哦,國外的專家看過。”楊老師點點頭附和了一句,問藏家,“那是什麼原因導致最後沒有送拍呢?”
“這個,主要是有兩個原因。”
藏家認真的解釋道:
“一是,他們要五萬塊的入場費,我沒有這麼多錢,我得把這幅畫賣了才有錢,但是他們不同意我打欠條。”
哈哈哈,打欠條?
張揚在門外聽樂了。
這種先交錢的拍賣會,一聽就是騙局,哪個騙子會收欠條啊?
“那第二個原因呢?”楊老師問道。
“第二個原因是,我這件東西可能是國寶,我怕不讓出國,不讓拍賣。”
“要沒收,還要坐牢。”
“所以我不敢送出去。”
“你完全沒有必要擔這個心。”楊老師迅速答道,“這種東西海關不會要的。”
“不會沒收嗎?”
“絕對不會,我可以保證。”
接下來,楊老師從各個方麵,指出了藏家這件書法的漏洞。
結論是:這是一件徹頭徹尾的印刷品。
市場價值就十幾塊錢,可以掛在牆上圖一樂兒。
不一會兒,藏家走出來了。
從旁邊經過的時候,張揚聽到他在嘀咕著:
“這個專家應該是官方的人,想騙我,好沒收我的寶貝。”
“宋代又沒有印刷機,怎麼可能是印刷的呢?他說的話根本就禁不起推敲嘛。”
張揚聽了,真想給這位藏家發一張自己的名片。
這種腦補能力,天生韭菜聖體啊。
可惜楊老師的小助理已經在催了:
“帥哥,快進來吧。”
“好,我來了。”
張揚點點頭,進門後,把裝著作品的盒子遞了過去。
書法本身、加上“引首”和“後跋”,整卷長約九米。
放在鑒定台上不能完全展開,隻能一邊卷一邊看。
打開以後,書卷的“引首”位置,相當於書的扉頁,一上來就寫著四個大字:
【涪翁真跡】
落款是:“明後學徐霖題”。
“這裡麵是黃庭堅的書法?”
楊老師抬頭看向張揚問道。
涪翁是黃庭堅的雅號,專家能這麼快的反應過來,水平自然低不了。
“是啊,這是我們家祖傳的寶貝。”張揚習慣性的答道。
“你祖上是乾什麼的?”
“他們是,是開古董店的。”
“以前在燕京做生意,後來移居到這邊了。”
“這樣啊……”
楊老師神情肅穆的點點頭。
老爺子好像近視很嚴重,臉幾乎貼到了紙上,一個字一個字的,非常仔細的看著上麵的字跡。
時不時還用力的聞一下。
半晌,他抬起頭,快速的眨著眼睛,好像在思考什麼艱難的問題。
“怎麼了,楊老師?我這件東西有什麼問題嗎?”
“沒什麼問題,應當是真跡。”
“你是準備參加拍賣嗎?”
“對啊,不然我來乾嘛。”張揚笑著回應道。
“那你的心裡預期價是多少?”
“幾百萬吧,或者上千萬。”
“這個價格……”
楊老師沉吟了一會兒,臉上表情有些糾結的問道:
“如果是省博物館要收你這件東西的話,伱能便宜點賣嗎?”
“黃庭堅的書法,不知道藏友你知不知道,現在基本就隻有兩個故宮博物館裡有收藏。”
“非常的珍貴。”
“你懂我的意思吧?”
“我懂。”張揚點點頭。
他看出來了,楊老師這是跟他背後的博物館有血海深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