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花槐有不同看法。
“昨天,饒全已經使用過逆向思維了,你和甄嘉月對他的判斷出現失誤。”
昨天晚上,饒全的答案是‘沒有’。
太過簡單的兩個字,讓嚴蓮把逆向思維拋之腦後,選擇了真話。
一來,她對饒全確實不夠熟悉,想著誰能讓血獵公會的首領受委屈?
二來,她自報a級玩家身份,饒全應該接觸過不少這個等級的玩家,能推測到這類玩家相應的思維模式。
極有可能為了防範她,故意說的真話。
導致嚴蓮選擇反其道而行之,結果碰了一鼻子灰。
那麼,昨天饒全答案對應的真話,是有。
恰巧對應今天,饒全所述的話。
會讓人不由自主,將兩天的事件聯係起來。
眾人腦海中浮現一個故事。
饒全在小的時候受過委屈,並在那時得到了負麵評價。
那個時候,他家裡很貧窮,甚至窮到了一定程度,才會被稱之為垃圾堆裡爬出來的孩子。
‘惡心’兩個字,更是體現出給予評價之人對他的厭惡。
但是!
這個故事不夠具體,對方可是饒全啊!
“我認為是假,不過沒有百分百的把握。”
“選擇饒全的風險太高,一人有五個選擇,我給他一個!”
“饒全是最不適合把剩餘選擇丟在他身上的人,所以今晚隻需要三人選擇他。”
那麼,還差兩人。
麵對饒全,16號、19號、20號麵露猶豫。
可以看出,他們不想選擇沒有把握的饒全。
嚴蓮瞪他們一眼,嗤了句,“真慫。”
那幾人沒敢反駁,默默應下這句話。
“這樣一來,隻剩下我和這位…姐姐了。”
嚴蓮斟酌半晌,想著甄嘉月成為詭異的年代,至少得是古代,不知道比她大多少,乾脆喊了這個稱呼。
甄嘉月倒是不在乎稱呼,點頭道:“沒意見。”
“今晚我會選擇假話。”
既然花槐和甄嘉月一致選擇假話,嚴蓮眼睛一閉,乾脆賭一把,“那我也選擇假話。”
暫時達成一致,來到2號的推測。
花槐了解花遠,他口述出來的答案,太簡短了,就算想從中做手腳,也沒有機會。
更何況,她曾見過有人給予花遠這樣的評價。
她道:“花遠口述的答案,如果跟早上填寫一致,那肯定是真話。”
甄嘉月輕笑,“依我昨晚驗證來看,花槐說的沒錯。”
嚴蓮正準備開口,16號、19號、20號三人異口同聲道:“我選擇2號。”
他們同時開口,已占三個選擇數額。
花槐退步,“那你們三個選吧。”
嚴蓮回頭瞪那三人一眼,“你們專挑軟柿子捏是吧!”
“我帶你們進a級副本是訓練來的,也是你們求著我帶你們進來的,能不能動動腦子,獨立思考一下?”
那三人笑嗬嗬,“這不是有嚴姐在嘛,我們也不是完全不思考的。”
“我們比17號聰明,明白隨機應變的道理。”
“要不然,我們也活不到第二天。”
他們五人是一同進來的,擁有天然的信任。
想必他們昨天就曾聚在一起分析討論,給每人安排好了選擇。
聽他們話中的意思,17號昨晚沒有隨機應變,故受到懲罰。
嚴蓮訓斥了他們幾句,緊隨來到3號玩家的推測。
花槐對職場不熟悉,甄嘉月更是沒有接觸過這個,隻能眼巴巴望著嚴蓮。
嚴蓮表示理解,主動道:“職場上是會有這種言論存在。”
“但是,3號那個女人太自戀,分明讓她說關於她的負麵評價,她還反倒誇了自己一把。”
“從她的言論談吐來看,我認為不至於到有人因為嫉妒,而陰陽怪氣她的程度。”
“昨天輪到她發言的時候,我就覺得她這個人自戀的很,全世界都要圍繞她一個人轉,稍不如意,立馬會怪這個世界不公。”
“她要是跟早上填寫答案一致的話,我認為假話成分更多。”
嚴蓮分析的很到位,3個選擇位置,分彆落到甄嘉月、花槐和20號手裡。
對4號玩家進行推測。
楊壽發言時,頗有種自暴自棄的既視感,對那兩句話的情緒很強烈。
他自暴自棄的轉折點,是早上公共食堂中,莊寺對他動手之後。
說明離開房間之前,他未曾有這種情緒,極有可能口述答案和填寫答案完全不同,是選擇起來極有風險的一個角色。
臨時判斷能力,嚴蓮帶進來的人還不夠強。
她自主攬下一個選擇,並讓他們自告奮勇。
三人麵麵相覷,良久,16號、19號舉手。
他們臉上,沒有半分把握。
花槐深吸一口氣,“我來吧。”
楊壽曾在宴會上對她動手,他們倆本就是仇敵般的存在。
甄嘉月不在乎選誰,既然花槐選擇楊壽,那她也不介意選楊壽。
16號、19號連忙放下手,對兩人道謝。
剩餘饒全隊伍中四人,分彆是7號、9號、14號、22號。
其中7號、22號是莊寺的目標,今晚必會被莊寺選擇。
莊寺能把他們帶到這個副本中,想來對他們十分了解,判斷正確的概率更大。
為防止散人分票,嚴蓮依舊準備給他們分去三個選擇。
9號三個選擇,剩餘全部丟到14號身上。
入夜,所有玩家回到房間中。
電腦屏幕上閃爍剩餘玩家的號碼牌,以及對應玩家填寫的答案。
花槐看見,花遠和楊壽的答案,與口述答案不相同。
花遠填寫的答案為,‘你的力氣這麼大,能用磚頭砸死人,是從怪物肚子裡爬出來的嗎?’
楊壽填寫的答案為,‘是沒人要的孩子啊,聽說他的父母出了意外事故,雙雙沒了,真是可憐哦。’
花遠腦子平滑,想要拐彎,這彎也大不到哪裡去。
仍是一句真話!
楊壽這個,細細回想,尋找突破口。
楊濱和楊壽兩兄弟的行為舉止,他們的受教育水平理應不高。
楊濱剛上初中,就學起了混混那套,顯然無心學習。
通常沒有父母約束的孩子,很容易出現這種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