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惶恐跪地,結結巴巴道:“但…但是,西院…真的少…少了…四個人!”
“這…這幾日…來,府中接…接連…失蹤了…好幾人。”
原先,他們還能強行解釋那些人私自出府,做了背叛甄府的事情。
可如今看來,那些人恐怕遭到了池塘中怨鬼的襲擊。
昨夜共有四人,前兩人下水後,一直沒有上來,但也沒人看見他們死了。
後兩人死亡,是確有人看見的。
後日,是甄府小姐的出閣之日,不論發生什麼事情,都不能影響這件事進行。
接連有府中人失蹤,身為主子的老爺夫人不是一無所知的。
現下隱隱有幾分相信下人的說辭,愣是嘴硬道:“不就是少了幾個下人而已,晚些時候你再去人牙子那裡買些回來。”
根本不是少幾個下人的事情,府中所有人的性命在受到威脅,他們怎麼聽不懂呢!
性命之憂,似乎完全抵不上榮華富貴、步步高升。
下人頭也不敢抬,怕他的表情會暴露出真實想法。
怎料,老爺又道:“出門之後不準亂說話,要是影響了小姐出閣,你們死不足惜。”
還能說什麼呢,他無話可說。
下人退離,向露邁進。
她依照往常行禮,“替小姐,向老爺夫人請安。”
在向露的身上,他們沒有看到與往日不同之處。
可能還沒有聽說那件事,所以神態如常。
請安流程結束,向露卻未曾離開,鬥膽開口道:“老爺和夫人,當真準備放任池塘不管不顧?”
這樣的問話形式,很容易惹惱主子們。
在他們發怒之前,向露一副為他們著想的模樣,接著說道:“完全放任不管的話,老爺和夫人也會有危險的。”
“沒有人知道,池塘裡的怨鬼會不會爬出來作惡。”
為了甄府的聲譽,確保甄賀兩家的婚事順利進行,老爺和夫人估計不會請道士上門做法。
但若牽扯到他們自己的性命,至少會產生斟酌的心思。
飛黃騰達和他們的性命,究竟孰輕孰重呢!
要不要賭一把,賭贏了,性命和飛黃騰達他們都能獲得。
甄府中有這麼多下人,怨鬼不一定會挑中他們。
接近百分之一的死亡概率。
也就是說,存活概率有接近百分之九十九。
還是很值得賭一賭的吧!
當然,他們也不介意聽一聽向露會說些什麼。
畢竟,這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損失。
“你想說什麼?”
大夫人發問了。
爭取到時間,向露緩緩道來,“奴婢在進府之前,曾讀過一些書,恰巧在這個時候能用上。”
“那本書上說,會作惡的怨鬼,通常非自殺而亡,且成為怨鬼後,會在死亡時的地點附近徘徊作惡。”
“起初,它們成為怨鬼的怨氣並不強烈,所以無法遠離自身早已死亡的軀體。”
“但隨著時間推移,怨鬼逐漸強壯,它們就可以遠離自身死亡的軀體。”
“想要擺脫怨鬼有兩個法子。”
“其一,幫助怨鬼找到殺害它的凶手,交給怨鬼泄憤,以化解怨鬼的怨氣。”
“其二,找到怨鬼的屍首,以特殊的法子鎮壓怨鬼。”
老爺和夫人從未接觸過這種詭異的事情,聽向露說,整個人腦袋暈乎乎的。
夫人忍不住道:“找凶手,是衙門該乾的事。”
“再說了,西院那名家丁,不是自己失足落水嗎?”
也沒聽說,那名家丁與誰結了仇怨。
他們忘了一件事,那名家丁的屍首早就被打撈出來了,仍有屍首殘留在池塘裡的話,必不是那名家丁。
逐漸地,他們反應過來,“你的意思是,池塘裡的怨鬼,另有其鬼?”
向露給予肯定,“想必如此,夫人也說了,那名家丁是自己落水,不該有這麼大的怨氣。”
略顯遲疑,問道:“老爺夫人,可曾記得府中,還有誰人死在池塘中?”
他們是貴人。
貴人哪裡會記住這種小事。
他們眼中有些許茫然,夫人懊惱道:“不知道死在池塘中的人,是不是就沒辦法找到殺害怨鬼的凶手了?”
這是理所應當的。
向露的目的,是讓老爺和夫人執行其二那一條。
剛才說的話,全是她瞎編的。
她要的是破除幻境,而不是找出凶手。
“找不到凶手不要緊,咱們也不擅長辦案,要是辦錯了案,怨鬼的怨念更加恐怖。”
“所以,要用其二的法子。”
“白天怨鬼不喜出沒,它們害怕陽光,我們得趁著這個時機,將怨鬼的屍首打撈起來,”
“至於後續的事情,老爺和夫人放心交給奴婢。”
“奴婢有法子鎮壓住怨鬼,讓它永不能作惡!”
向露的身形看起來很單薄,眼神倒有幾分銳利。
一個奴婢口中說出的話,值得信任嗎?
能將甄府發展的這樣壯大,大老爺的功勞不小,是個精明的人。
起初觸及到他不了解的知識,是有些茫然的,但要說信任與否,他持懷疑態度。
老爺沉聲道:“那你再說說,鎮壓怨鬼的法子是什麼?”
向露不慌不忙,類似的經驗充滿她的腦海,隨意略過其中的幾條經驗,就能出口唬人的話。
“說到這個,奴婢還要請求老爺和夫人的幫助,讓人去采買鎮壓所需物品。”
“其中包含糯米十斤、銅錢劍一把、符紙百張需上寺廟請主持念經加持方可有效。”
除此之外,向露又念出近十樣物品,聽起來像模像樣。
話落,她看窗外的天色。
“池塘不小,老爺和夫人認為此法可行的話,請立即派人前往西院池塘打撈。”
“儘量在天黑之前,把怨鬼的屍首打撈上來,以免生變。”
花槐告訴過向露水下骨架的位置,但她不能直接跟老爺夫人明說。
否則,她的處境反而會變得危險。
老爺和夫人找不到向露話語中的破綻,向露提出的請求,他們都可以讓下人們辦到,沒理由拒絕。
正準備同意時,有人跨進正堂,步履沉靜平穩。
“爹、娘,孩兒聽說昨夜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