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秦武把水亞龍卵商品化後的弊端告訴眾人,搞的在場水亞龍不知所措。
他們不太理解李秦武描述的商業社會,一切都可以交易什麼的,沒見過啊?
按照現在他們的傳統,有魂卵拿去沙地孵化,無魂卵拿去售賣,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為什麼會有人把有魂卵也拿去賣啊?
他們不理解,但王都這麼要求了,他們表示會遵守。
李秦武沒辦法和這群文化素質不高,沒見過高度商業化社會的魔物講他們沒見過的東西。
李秦武來的那個時代,社會高度商業化,傳統價值觀幾乎被摧毀,新的價值觀又沒有建立,爆發出很多問題,比如新時代婚姻,已經淪落為一種商品。
聯盟發展起來以後,必定會步入工業化商業化社會,屆時水亞龍的傳統價值觀被摧毀,會爆發出多麼嚴重的社會問題?
在商業化社會裡,為了利益,有魂卵無魂卵真的重要嗎?要知道上輩子有一道菜可是叫毛蛋。
卵生生物對“人”的界定太過模糊,李秦武坐在這裡都能想象出數百種慘案。
好在現在聯盟剛剛起步,有些問題一開始就當做原則性問題對待,就能杜絕很多情況的發生。
雖然水亞龍們對李秦武製定的法律不太理解,但也都選擇了服從,反正水亞龍生下來的無魂卵大都由母體自己吃掉,以補充消耗的營養。
是有些雄性水亞龍戰士進行大規模體力勞動或生病治愈後,會吃些水亞龍卵補充營養,但這些營養完全可以通過其他途徑補充,因此水亞龍們對這條法律抗拒性並不高。
宴會結束,李秦武和水亞龍們商討了未來發展方向。
接下來李秦武就會製造蒸汽船,消除大河天塹,把南麵的物資往北麵運,然後開發北麵,大規模開發濕地魚塘,養殖濕地魚,種植蜜果。
李秦武希望水亞龍部落遷徙一部分到南岸去,在南岸的濕地邊發展,蒙力和長者兩人都表達了支持。
這次視察到這裡也就結束了,臨走的時候,李秦武讓長者叫了一群雌性水亞龍過來,檢查她們的腹部。
這次視察就是因為水亞龍腹部遭受重擊垂死引起的,李秦武對水亞龍的雌性生存狀況比較關心。
一排雌性水亞龍站在李秦武麵前,長者指著一個水亞龍的腹部說道:“王請看,這個姑娘的腹部非常鼓脹,再過幾天她就可以產下一枚卵。”
李秦武湊近那隻雌性水亞龍問:“我可以摸摸嗎?”
雌性水亞龍有點害羞,扭捏著點了點頭。
李秦武把手掌撫摸在那凸起的腹部上,柔軟的鱗片傳來冰涼涼的滑嫩觸感。
他能很明顯感受到,薄薄的鱗片下是一層脂肪,再下麵是層肌肉,再往裡是個硬硬的東西,應該就是卵了。
這點組織保護非常薄弱,水亞龍這輩子星成熟後,每年一半時間處於高危狀態,就靠這點保護,難怪雌性水亞龍有這麼大的死亡率。
李秦武仔細撫摸後收回手,陷入沉思。
人類懷胎10月,孕婦也是非常危險的,遭到重創也會流產大出血,但人類一輩子就1到2胎,懷胎時可以不用工作,承擔風險的時間有限,不像水亞龍,一半的人生都在高危時段。
更糟糕的是,水亞龍社會生產力不高,雌性水亞龍必須參與生產活動,進一步增加了危險。
李秦武在想,可不可以造些孕婦用品,保護雌性水亞龍的腹部?
他想用鋼鐵造專門保護腹部的鎧甲,讓雌性水亞龍穿戴,讓她們進行生產生活時避免腹部遭受打擊。
不過考慮到水亞龍的生產活動經常在水中,鋼鐵泡在水會生鏽,用不會生鏽的蜘蛛凝膠或許會更好?
蜘蛛凝膠烤乾後會變硬,類似工程塑料,這玩意思堅韌度強度不如鋼鐵,但勝在輕便防水,套個模具就能量產。
李秦武立馬告辭,帶上10隻腹部突起的雌性水亞龍,乘坐飛艇返回鐵城。
工業區內,李秦武把這10個雌性水亞龍當素材,用石膏取了她們的腹部倒模,用蜘蛛凝膠連續搗鼓了好幾款凝膠甲形,然後開始改進,最後得出一個優化產品。
這玩意和板甲一樣,一前一後兩個甲片套在雌性水亞龍腹部,形成一個硬質防禦區,穿戴方便,輕,可以承擔重力打擊。
李秦武拿著個戰錘,用3分力氣往甲片上錘,甲片承受了三次攻擊才出現明顯變形。
這已經證明它是件合格產品,反正不是上戰場,能保護雌性水亞龍一次就值回票價了。
李秦武立馬讓工人們打造100套大小不一的鐵模具,用來生產凝膠護具。
半個月後,那10隻雌性水亞龍帶著大量凝膠護具回到部落,引起了轟動,這種輕便不影響行動的腹部保護措施簡直戳到水亞龍一族的心坎坎上。
兩片簡單的乳白色護具,就能保護她們免於卵破內出血的命運,所有雌性水亞龍都瘋狂了,想獲得一套這種護具。
李秦武為了收攏人心,把凝膠護具當社會福利,免費發給雌性水亞龍們。
不過要她們自己去濕地邊的政府機關大樓領取,也算培養聯盟在水亞龍部落中的存在感。
處理好水亞龍一族的事,李秦武開始研究蒸汽船。
之前鐵歐克搞的蒸汽船沉河了,原因是聯盟沒人會造船,不知道怎麼搞。
鐵歐克搞了個船殼子,因為不知道怎麼平衡,一往上麵搬蒸汽機,船就歪了,然後進水沉了。
李秦武回到工業區,找來木塊,用小刀削木頭,看看怎樣的船型能漂起來。
他根據上輩子看過的船型,連續削了50多種船型,然後扔進水缸裡,結果平底船比尖底船更平穩。
李秦武想起來了,平底船好像更適合風浪較小的內陸河,平底船的載貨量也更多,難度也更簡單。
李秦武選了一款長10,寬6的船模,長寬比越接近,抗風浪能力自然越高,理論上來說,整個正方形扔河上最不容易沉,當然了,這樣船速就非常慢了,阻力太大。
選定了船模,李秦武派人找來鋼筋和水泥,造大號船模,李秦武打算造水泥船。
水泥船建造成本低,製造速度快,不需要處理過的木材,可以用最大的速度鋪開。
但副作用也很明顯,水泥船自重大,貨運效率低,不適合遠距離航行,幾乎沒有海航能力。
水泥船沒辦法做的太大,這點很致命,蒸汽機想擁有遠航能力,船就必須大,帶更多的煤才有性價比。
好在李秦武目標明確,他隻需要水泥平板船有渡過大河的能力,把南北兩岸聯通即可。
李秦武調了幾百個工程隊哥布林來打灰,在他的指揮下,先造了個1米x06米的混凝土船殼。
確定這玩意能飄後,李秦武又加大船模,造了個5米x3米的船模,並且在上麵用木棍代替鋼筋,製造船殼內部的結構。
李秦武還找來個鐵砧,放在大模型船底,模擬蒸汽機。
蒸汽機這種鐵坨坨重量太高,需要放在船底,這樣船隻穩定性才高。
鐵砧上了船模還能飄,李秦武就開始規劃工作間,煤間,水箱,煙道等等。
等這一切弄完,船模還飄在河上,水泥平底船的技術也就驗證完畢,李秦武開始造真船。
首先是造船塢,在大河邊挖個坑,用混凝土修整。
李秦武修船塢多次測量,主打一個橫平豎直,船塢修好了,船也不會歪。
半個多月後,一個長30米,寬20米的混凝土船塢修建完成,上麵還搭建了大量腳手架和木質吊機。
一切準備就緒,李秦武開始主導建設水泥平底船。
先是用鋼筋搭建骨架,水泥船也是要鋼筋骨架的,不然撐不住,隻是水泥船用的鋼鐵隻有普通船的一半不到。
等骨架搭建完畢,然後就是上船殼。
船殼也是需要鋼鐵參與的,不是說直接糊水泥。
先用鋼絲鏈接在骨架上,然後用木頭搭建殼子,在木殼子裡灌入混凝土就行,和搭建房子一樣。
船越大,鋼絲就要越粗,也要好幾層,李秦武這裡造的是小船,隻用細鋼絲,鋪了三層。
幾周後,船殼造完乾了,李秦武開始把蒸汽機等設備吊裝進船殼。
最早的蒸汽船用的是明輪,一左一右兩個大輪子。
這玩意的大輪子大半留在海麵上,浪費動力,而且結構複雜,所以被螺旋槳替代了,李秦武直接就是造的螺旋槳。
螺旋槳有結構強度要求,畢竟一直轉一直轉,強度不高容易折斷,但李秦武造的是小船,蒸汽機轉速也不高,對螺旋槳要求自然也不高,所以直接采用鑄造法,一體鑄造螺旋槳。
鑄造速度很快,一坤天,螺旋槳就造出來了,被鏈接到水泥平底船上,工程進度也就完成80了,隻差封頂。
但李秦武沒下令封頂,而是讓人往船塢內放水,看看這船能不能漂起來。
結果確實飄起來了,還很穩當,但是特麼的漏水!
水泥平底船在船塢裡瞟了半天,李秦武進入內部檢查,發現船底有水,仔細檢查後發現,是連接蒸汽機的動力杆船殼處漏水。
這玩意因為要高速轉動,聯通船殼外麵,所以有縫,水會流進來,就是個密閉性不行的問題。
李秦武有些撓頭,不知道要如何解決,他記得上輩子好像是通過特殊結構來解決的,具體如何又不清楚。
這就是穿越者的弊端了,什麼都知道一點,什麼都不精。
思索良久,沒什麼好注意,高速轉動的傳動杆,總不可能往裡麵塞蜘蛛凝膠吧?
然後李秦武想到個笨辦法,上抽水機。
水泥平底船進水的速度不快,李秦武在進水位置掏了個凹槽,往裡麵放了個蒸汽抽水機,隻要抽水速度快於進水速度就行。
又是幾天的改裝,進水問題解決,李秦武開始下令封頂。
半個月後,一條長20米,寬12米,2層的小船建造完畢。
李秦武將這條實驗船取名初行號,立馬在淺岸開始試航,並召集了100個水亞龍當救援隊圍在船邊。
初行號設置鍋爐工6人,其他人員6人。
初行號有兩層,最底部放置蒸汽機,煤,補給。
第二層是貨倉,然後是甲板上,有個小操作室,控製船的方向,其他位置可以站人客運。
初行號空船航速14節,滿載500噸貨物時9節,續航能力很差,幾乎隻能在大河來回跑一輪。
空出載煤的空間拿來載貨性價比更高,反正這船的目的就是來往於河岸,每次靠岸卸上貨時順帶上煤就行。
李秦武連續待在初行號上試航了5天,來往大河兩岸40多次,最終確認蒸汽機係統的可靠性,載貨極限也被定在安全的450噸。
出航號在鐵城碼頭停下,船員們開始檢查蒸汽機,李秦武下船,對一個中年人類道:“可以了,初航號已經證明可行,立馬開始擴產,先建5座30米級船塢,然後擴產30艘初行號。”
中年人類是克萊斯,一個人類工人,之前在工業區負責蒸汽機製造,因為救火有功進入李秦武的視野。
當初辦科奇時開會吃飯,克萊斯還得了個二級英勇勳章。
李秦武需要人才負責船的生產,就挑選了熟悉蒸汽機的克萊斯。
克萊斯保證道:“陛下,我一定給你管好船廠!”
李秦武點了點頭,鼓勵道:“未來我們造的船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水泥船隻是暫時的,接下來我們還要造鐵船,武裝船,海船。
你要好好乾,多學習,未來我有更大的擔子交給你!”
克萊斯瞬間挺直了脊梁,差點把胸口的二級英勇勳章頂到李秦武臉上。
“陛……陛下!保證完成任務口牙!!”
克萊斯好像看見了,未來自己成為聯盟的船業老大,造出幾百幾千艘大船,成為能被曆史記住的存在!
(s:兄弟們,征集船隻數據,大家想造什麼船可以在這裡說,未來要順著大河去打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