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紅曆九年(1 / 1)

推荐阅读:

東小院裡,賈寰細細看完了玉,重新遞還給賈寶玉。

怕兩人僵坐著尷尬,他主動尋找話題,問起賈寶玉身上那件褐色香雲紗對襟薄衫——

“此物甚是難得,可惜色澤不夠鮮亮,二哥哥怎麼想起來穿它?”

“前兒老太太賞的,說用這種料子做衣衫輕薄透軟,不易黏身,暑天穿是極好的。”

“二哥哥好福氣,我已經半年沒見到老祖宗,也不能去請安,真是不孝。”

“……”

“二哥哥每日去榮慶堂,有沒有聽老祖宗問起過我?”

“……”

“三姐姐也許久沒來我這小院了……”

“……”

賈寰句句紮心,偏又一副天真無邪的語氣。

賈寶玉俊臉上的淡笑漸漸掛不住,身下藏了針一樣不斷挪動。

小丫鬟端來一碟櫻桃冰酪讓他嘗,他瞥一眼不理會,直接說出來意:

“聽說環兄弟最近誦書習字,甚是用功?”

賈寰一怔,捏起的櫻桃又放回盤中。

他就知道,這東小院裡藏不住秘密。

不是這個丫鬟多嘴,就是那個婆子嚼舌,連最恨讀書的寶二爺都聽說了他“用功”,闔府上下早該傳遍了吧?

寶玉無視他的訝異,立逼著他把最近抄寫的《四書》篇章全部拿出來——

“老爺馬上要回府,前日還讓小廝傳信,要查我這半年的功課,我最厭讀書,這半年又廝混過去的,功課沒甚麼長進,如今悔也遲了……”

賈寰心中哂笑。

賈政出門半年,回來肯定要考校鳳凰蛋的功課。

現在知道抱佛腳了,早乾什麼去了?

賈寶玉毫無反省之心,滿臉急迫地催促賈寰:

“環兄弟!好兄弟!快把你抄的《四書》都給了我罷,若有《詩經》也一並給我,先把老爺糊弄住。”

“這一時糊弄住了,往後可怎麼辦呢?”

“混得一時是一時,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

賈寰聽得無語。

這鳳凰蛋十級厭學症,還疊加極品紈絝buff,熊孩子中的王者。

想要把他掰正,必須得下狠手。

每天給他吃一頓竹筍炒肉,吃個一年半載的,才能初見成效。

純純打少了!

他“且顧眼前”的想法也太想當然了!

他想要糊弄住賈政,單有抄寫的《四書》文章是不夠的,還得腹中有貨。

賈政考校時隨口提一句讓他續背,他背不出,立馬露餡!

就算他撞了大運,沒在《四書》上出乖露醜,因為年紀比賈寰大了三歲,《四書》之外還得背誦古文——

“左傳”、“國策”、“公羊”、“穀粱”,外加上曆代名篇,他如何搪塞?!

賈寰心中搖頭,去書案旁翻出厚厚一摞白麻紙,紙上端端正正的全是《四書》篇章,《詩經》也有,都跟《春秋》混在一起。

寶玉心急,當麵一張張挑揀出來,喜得口不擇言——

“環兄弟這回救了我的命!”

“救命之恩,當有回報,二哥哥那個八音盒借我頑幾日可好?”

“何必頑幾日,就送給環兄弟了。”

“二哥哥慷慨,回去之後記得熬上幾晚,把我抄寫過的文章都背熟了,免得老爺當麵問起,你支支吾吾答不出,咱們老爺的板子打人可疼!”

禍福自招,勿謂言之不預也!

從始至終,這個鳳凰蛋隻顧著他自己的難處,沒問過一句庶弟該如何應對“考校”。

賈寰已經開蒙一年,也有一份課業!

送走了這個金玉其外的鳳凰蛋,賈寰喝了一盞涼茶潤口,重新躺回藤椅上午睡。

再醒來時,太陽都快落山了,趙姨娘施施然從外頭進來,眉飛色舞地說起賈政要回府的事。

“你老子馬上就回來了!咱娘倆又有人撐腰了!看誰還敢刻薄咱們——”

賈寰掰著手指數給她聽:“太太、老太太、東府和東大院那邊的太太,王家的舅太太,再加上璉二奶奶,她們誰都敢。”

他張口就戳趙姨娘的心窩子,氣得趙姨娘跳腳咒罵——

“撞了屍的小□□崽子!就會氣老娘!”

“實話實說而已,姨娘何必罵人呢?”

趙姨娘冷哼一聲不理他,自顧坐下來吃葡萄,一雙杏眼卻依舊黏在他身上,繼續絮叨道:

“你這孽障過了年就滿七歲,按府裡的規矩得加冠,太太裝聾作啞,我得好好纏一纏老爺,讓他儘早幫你預備上。”

賈寰對紅樓中這些繁文縟節一竅不通,看書的時候誰留意這個?

像現在這樣綁個衝天辮不是挺清爽?

戴冠佩玉的瞎折騰,何必呢。

他不以為意,趙姨娘不這麼想,處處比照寶玉,寶玉七歲擁有的,他也得有——

“你這小孽障就是個書呆子,懂個屁!你不加冠,怎麼出去見貴客?天天就縮在這東小院裡裝鱉受氣?老娘都替你臊死了!”

她尖尖的指頭戳過來,唬得賈寰一溜煙跑遠。

……

暑熱一天比一天更甚。

榮國府內花木蔥蘢,各處院窗上都新糊了茜紗,顏色鮮亮又薄透,與四周的花木相映成趣。

穿梭往來的丫鬟們慵懶妍麗,所到之處笑語歡聲。

賈母因為上了年紀,胃口不佳,讓大廚房更換了最新的流水牌,變著法子做出奇巧吃食。

她一個老太太哪兒吃得完呢?

遇到喜歡的就多吃幾口,餘下的賞給孫男娣女——

三春、寶玉、賈蘭乃至巧姐兒都能享受到,唯獨“賈環”活在被遺忘的角落裡。

這倒也罷了,最可恨的每日晨昏定省,他冒著酷暑走去賈母院中請安,人才剛到湘簾外,就被丫鬟們攔住。

說甚麼“暑天心躁,老祖宗怕小孩子吵”,讓他在外頭行個禮就罷了,早點回去歇著,彆中了暑氣鬨病。

轉過頭,鳳凰蛋也過來請安,賈母一串“心”、“肝”、“肉”地喊著讓迎進去。

厚此薄彼如斯!

一來二去的,賈寰也疲了。

每日不等丫鬟來攔,自己就止步廊下叉手請安,虛唱一聲“問老祖宗安”,轉身就走。

相見兩厭,不如不見。

……

去皇陵公乾的賈政,回來的比預料中要晚好幾天。

中元節前兩日,他才一路驛馬趕回府中,先去賈母院裡問過安,再去王夫人房中敘彆後的家務人情瑣事,一起用罷晚膳,當晚歇在趙姨娘處。

夫與妾小彆勝新婚,王夫人唯有苦恨,又無可奈何。

她雖是做了祖母的人,但成親早,年歲並不大,就這麼戒了男歡女愛,吃齋念佛也無法平心靜氣。

賈寰知道一場暴風雨即將到來,識趣地躲在東小院避禍。

是禍躲不過。

隻消停了一天,賈政就讓人傳話,叫他和寶玉都去小書房,當麵考校他們的功課。

趙姨娘喜上眉梢,曉得兒子這幾個月十分用功,考校必定能壓過寶玉,拔得頭籌。

賈寰則打定主意裝呆。

他讓奶娘幫著換了一件佛青色縐紗褂,搭配撒團花的薄綾褲,頸間掛著響鈴銀項圈,叮叮當當地出門去了。

一小三分理,該賣萌的時候,就不能太耿直。

賈政的“小書房”不在儀門外,在內宅。

榮國府第三代“文”字輩兩房分治,老大賈赦襲爵,老二賈政掌家且占住了榮禧堂。

這有違禮法。

賈政飽讀詩書,自詡正人君子,鳩占鵲巢難免心虛,榮禧堂便常年空關著。

他和王夫人的日常起居,挪到了東廊下的三間小正房裡,與賈寰住的東小院很近,就隔著一片花木,說是眼皮子底下毫不誇張。

因為離得近,賈寰先一步來到小正房外。

守在門口的趙姨娘替他撩起門簾,順便給了她一個得意洋洋的眼色。

賈寰目不斜視,一步邁入。

迎麵就看見賈政端坐在花梨木案幾旁,西首陪坐著王夫人,雍容古板的臉上大理石一樣毫無表情。

單論姿色,王夫人不比趙姨娘差多少1,隻是年紀大了許多。

用兩人生下的兒女年紀做比較,探春隻與寶玉的年紀相當。

趙姨娘的年紀則與賈珠相當,她與王夫人整整懸殊了“一個賈珠”。

王夫人雖然家世顯赫,但美人遲暮,性子又被磋磨得沉鬱呆板,在“詩酒放誕”2的老boy賈政眼裡十分寡淡無趣,迷上了趙姨娘的潑辣鮮活。

王夫人即便風韻猶存,日常也隻能在佛堂念經了。

這場妻妾床笫之爭,王夫人完敗。

算算時間,十年前趙姨娘剛得寵時,王夫人也就三四十歲,虎狼之年孤衾冷枕,豈能不恨?

賈寰對嫡母的怨憤十分理解,但這主要是賈政的鍋。

他這個當家老爺起了納美妾的心思,就一定能心想事成。

沒有趙姨娘,也會有李姨娘、張姨娘……一堆姨娘。

賈家不缺美婢,更不缺急嗷嗷想上位改命的美婢。

賈寰身為“庶娃”,從娘胎裡帶出來的立場,他必須站在趙姨娘那一邊。

他彆無選擇。

他姐姐賈探春能在王夫人麵前得臉,可不止是因為她不認趙姨娘這個親娘,是因為她是庶女,生下來就注定沒資格跟賈寶玉爭!

賈環身為庶子,有利也就有弊。

他走不了探春“賣母求榮”的撇清路線,隻能跟嫡母嫡兄一爭到底。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