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絕大多數凝聚成神通種子的神通,要麼是防禦類,要麼是輔助類,純粹的殺伐神通反倒很少。
畢竟越是大能,越明白根基的重要性,過早給晚輩殺伐神通,那隻能招惹是非,還不如好好修行,把根基穩固。
故而這門【攝曜歸元】神通,乃是光照天地、亦照己心,缺處可見、破處可補的查漏補缺之法。
隨著一點光芒逐漸升起,過往的無數修行記憶仿佛走馬燈一般在腦海中轉動著。
他沒有師長,也沒有道友,全靠一個人悶頭學習,最多就是被【典藏司】的老頭指點了幾句,還花費了十道神力。
故而過去的修行中有非常多的錯漏之處。
比如他初始學習【玄元水法】,而後學習【江海潮生寶冊】,二者因為在一部分行氣路線上有重疊,他在借助曜光朗照後,竟然發現行氣的路線有含糊不清之處。
雖然看著沒啥影響,他也成功修行了這部法門,但到了一定境界之後,根基問題就會凸顯出來。
還有【開竅】境界的缺漏,所謂開竅,便是打開眼耳口鼻七竅,但實質上,開啟七竅不僅僅是為了借助七竅吸納外界靈氣,更重要的是,要照自身五識,明“所見非真所覺”的道理。
如此這一重境界才能圓滿。
這些內容在修行寶冊中是不會記載的,隻有師長耳提麵命,口口相傳。
這也是為什麼散修往往難以踏入高層次的原因,在前期錯過了太多這種細節上的修正,等到許多小錯誤積累起來的時候,就會成為牢不可破的障礙。
隨著光芒朗照,小鯉魚隻覺得背後冷汗涔涔。
他本來還覺得自己如此之快就突破【玄光】,心中還有幾分沾沾自喜,此刻發現自己的修行錯漏百出,才覺得後怕。
難怪他覺得駕馭玄光如此困難,實在是他的根基太過於輕浮了。
當下,遊鳴也立刻屏氣凝神,準備一一調整修行中的錯漏之處。
也幸好他實力不高,現在調整也完全來得及。
既然如此,那還說什麼,就從最基礎的地方調整起來吧。
隨著他的念頭轉動,那一點曜光照見周身氣脈,發現一部分原本該【江海潮生寶冊】所走的支脈路線堵塞,氣路在他的脊背位置開始出現細微偏差。
但因為有曜光造影,遊鳴隻需要在法力運轉到此處的時候,微微調整一下氣脈的走向,便能夠使得整個氣路可以順暢運行。
小鯉魚隻覺得脊背微微刺痛,但隨著法力運轉過後,一種輕微的暢快感浮現心頭。
lv3:55005510。
如果用數據來表現的話,大概他的法力上限提升了非常細微的一點,但這隻是他調整的一處最小錯漏。可想而知,若是他把所有錯漏都給填補,恐怕上限能提升一大截。
……
清晨時候,一縷晨光自遠處的山林間升起,旋即灑落人間,天地間滿是蓬勃之意。
而在元靈山娘娘廟門前的一處【許願池】內,一條雜色鯉魚一躍而起,嘴巴微張,似乎要將天上的那一輪耀陽給吞入腹中。
而在他的唇邊,晨光微微扭曲,竟然真的有光線折射,進入他的身體內。
隨著這一縷晨光收攝,他腦海中的曜種仿佛更加明亮了幾分。
神通之種,便如真正的種子一般,在種入靈台之後,須當經常吸納外界的光輝,將其壯大,最終成長為真正的神通。
培育曜種的資糧,也不僅僅是這晨光,還有那中午正光、燭火微光、雷火電光、午夜星光等等,皆可用來培育種子。
比如這晨光,乃清明、覺醒之曜,有助於破除遲鈍、靈感不通之障。
日中正光,則正氣充盈,可以辟邪、穩識,利於正念修持。
而燭火微光,可以靜心照念,照見人心的細微雜念。
諸多光華入體,讓曜種力量不斷壯大,最終照見自身的一切缺憾,成就完美根基。
如此一比,當初遊鳴想要借助這門神通來駕馭玄光,反倒成了不值一提的事情。
隨著日頭漸升,整個元靈山也熱鬨了起來。
因為附近三個村莊的新生人口不斷增加,許多人都相信元靈山的送子娘娘廟非常靈驗,故而每日力香火不絕。
【大墩村秦寡婦誠心祈求得一孫兒,您已獲得香火+033】
【長寧縣張趙氏祈求得一男丁,您已獲得香火+033】
【大陳莊陳老爺前來還願,您已獲得香火+110】
因為遊鳴前世是搞遊戲策劃的,哪怕他這一世修仙做神,依然有著將一切都數據化的習慣。
他不僅把自己的修為做成數據,把法術分出熟練度,哪怕每日香火他都得用賬目記錄下來。
隻是以前他是用手動記錄,如今得了【胎命寶冊】,隻要稍微調整一下寶冊的呈現方式,凡是他神職範圍內的一應信息,都可以用係統化的數據來表示。
一目了然,賬目清晰。
至於這數據是什麼意思,那就代表著每得到一點香火,有九成是要上繳給上頭的,隻有一成他可以截流自用。
但沒辦法,誰讓他打著碧霞元君的招牌呢,能給他留下十分之一,已經是元君仁慈了。
小鯉魚大半個身體埋在水裡,腦袋從【許願池】中探出來,看著絡繹不絕的人群,心中也是頗為滿足。
儘管自己分潤的比例少,但人來得多了,這也是一筆不菲收入。
今日大家進山拜神,卻發現娘娘廟主殿的旁邊多了一個小小的【喜胎使】的廟宇。
雖然不知道這是什麼神靈,但大家也會順勢祭拜一二。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不管是什麼神靈,隻要是神靈,拜了總比不拜的好。
【羊角水村劉張氏祈求胎兒平穩,您已獲得香火+2】
在遊鳴的胎命寶冊中,忽然跳出來這麼一句信息。
這是有人專門跑到他的小廟門口拜見了,這代表著所有的香火都歸他,不用跟元君分潤。
小鯉魚仰起頭,透過婆娑竹林,能見到一個大腹便便的婦人正費勁地將一些瓜果擺在他的小廟麵前,還恭恭敬敬上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