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三國:朕,袁術,大漢忠良 > 第五十章 蔣乾:雷簿、陳蘭?我當說之!

第五十章 蔣乾:雷簿、陳蘭?我當說之!(1 / 1)

推荐阅读:

“既如此公瑾何不輔佐孫策立業,就此擺脫袁術掣肘?”

蔣乾大喜,沒想到他與周瑜一拍即合,這次的任務,除了袁營有些過於駭人了點,竟這般順利。

他進而勸之。

“時局至此,你我之間,同窗之誼,也便不同公瑾虛與委蛇。

乾以實話告你,我今所來,便是助公瑾一臂之力,以解陽翟之圍。

孫策立業之事,若有難處,公瑾不妨直言,曹軍定傾力相助。”

“子翼有所不知!”

周瑜幽幽一歎,半是虛情,半是假意,為他娓娓道來。

“伯符素懷大誌,早有鳥上青天,魚入大海之意,我亦儘心為他謀劃。

無奈袁術背後亦有高人。”

聞聽周瑜如此說,蔣乾心知袁術、孫策之間關係,必有他們這些外人所不知道的內情,忙問之曰:

“願聞其詳。”

“子翼乃我同窗舊友,今實不相瞞。

袁公與伯符之間,絕非外間流傳,視若己出之親厚,而是深為忌憚。

實則當初伯符向袁公獻上玉璽,假意借兵渡江,討伐劉繇救母,便是為了脫離袁公掌控。

不想此計,竟被袁公背後謀主看破,這才致使伯符不僅愈發深陷羅網難以掙脫,更令袁公得以占據江東,威勢更甚。”

“竟有此事?我等外人倒是難窺內情,隻道是袁公待孫郎比之親子更甚,猶嫁嫡女許之,以為臂膀。”

見他半信半疑,周瑜又是苦笑,又是無奈。

遂把自他遇到孫策以後,如何幾次三番為之謀劃脫身之機,又是怎樣一次又一次被袁術背後謀主看穿破解之詳情一一道來。

到最後他更是發自內心,由衷一聲長歎。

“既生瑜,何生他?

此人步步料我於先,招招將我壓製!

此前我還讓伯符暗中聯絡袁營忠義之士太史慈,想以此作為羽翼。

不想他連這都猜到,提前接來太史慈老母加以籠絡,儘收太史慈之心。

伯符聯絡不成,反遭見疑,他現在都覺得是我在誤他了。

子翼啊,你就說,此情此景,你來找我,我又如之奈何?”

周瑜此番真情流露,說的全是實情,各處細節任由蔣乾如何追問都能細細說明。

如此說的竟全然都是真話,蔣乾又如何不信?不由謂然歎曰:

“公瑾之才,我已驚為天人,不想世間竟有如此人物,更在公瑾之上?

難怪曹公常謂袁公路為塚中枯骨,來日必滅,不想如今反有騰飛之勢,號召天下諸侯四路伐曹,威勢一時無兩。

近來戲軍師幾次用計,亦悉被破解,想來也都是此人謀劃,卻不知此人究竟是誰?”

“我亦不知,他隱藏極深,常居袁公幕後,從未現於人前。

即便是我也隻得從蛛絲馬跡,以及袁公前後行為不一之處,推斷此人存在。”

周瑜順勢接話,他此前所言皆出真心,悉為心聲,依他本心而言,若真能借此與曹軍聯絡,助伯符脫困,也未嘗不可。

可越是想到這一點,他便愈是感到由衷絕望。

從袁公聽到你蔣乾名字的那刻起,你我之間的一切,就都已落入那人算計,皆是他計劃安排一環,事已至此又還能圖謀什麼呢?

蔣子翼啊,非是我周公瑾要害你,而是隻有將你作為投名狀獻上,才能保住我和伯符這段時間努力掙來的信任,不遭袁公疑心。

而周瑜此前所說這一切的真話,就為了鋪墊接下來這一句,由袁術親自交代的:

“我隻聽袁公偶然一次口誤,說道是:【奉孝】二字。”

說實話,周瑜倒是不認得這個【奉孝】是誰,但根據他這段時間對袁公的了解,指定是又要坑人。

蔣乾聞言也大為驚異,“【奉孝】?我倒也未曾聽聞,不過待我回去之後,可報予諸位軍師,他們遍識天下英傑,或許知道此人。”

“如此甚好。”

周瑜微微頷首,這才回歸正題,“此番子翼所來之事,也被他提前加以防範。

未等你入得袁營,伯符已被以不食曹軍,必是通敵為由,壓入大牢。

無有伯符領頭,即便我有心與你合謀,孫家諸將也無有能聽我號令者。”

“什麼?”

蔣乾驚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以此為罪,與莫須有何異?”

“為今之計,唯有請子翼相救。”

周瑜忽朝蔣乾長施一禮,躬身下拜。

“公瑾這是何意?”

蔣乾緊握周瑜之手,將他扶起。

“誠如是,你我兩家更該合謀共進,引為同盟。

今若有難處,儘管道來,我但能做到,豈有不幫之理。”

周瑜動容之間,遞出一份文書,為他解釋。

“此乃我仿造釋放伯符之大將軍令。

我聽聞袁公甚愛子翼之才,若知曉子翼醒來,必要與你秉燭夜談,詢問天下大勢。

今可虛以委蛇,待他困倦熟睡,抵足而眠之際,私蓋袁公將印。

等子翼走後,我再暗中聯絡孫家諸將,三天後以此文書,假大將軍令私放伯符舉事,引火為號。

屆時還望子翼即刻率曹軍來援,如此大破袁軍,你我兩家,皆脫困矣。”

“和袁公秉燭夜談、抵足而眠?”

想到要和那個“生啖汝肉,渴飲汝血”的魔王秉燭夜談、抵足而眠,蔣乾就一陣脊背發涼。

然念及此次破袁大業,成敗在此一舉,他索性也是一咬牙,接過文書,答應下來。

“公瑾放心,乾必不負所托。”

周瑜深感欣慰,又諫言曰:

“不知子翼可知雷簿、陳蘭?”

蔣乾雖亦曾聽戲誌才提及二人,稱之為有古之名將風範,此時隻故作不知。

“雖未曾聽聞,但公瑾提此二人,想來必有高論,今當洗耳恭聽。”

“此二人用兵常有獨到之處,堪稱無雙上將。”

周瑜臉不紅心不跳繼續按照袁術交代,侃侃而談。

“此前他們礙於劉勳壓製,故此聲名不顯。

眼下劉勳已死,他二人不僅未得重用,反而因袁公嫉賢妒能,本部兵馬儘為所奪。

袁公雖用他們統兵之謀,卻隻以親兵對待,而無一官半職在身,故他二人常懷恨之。

今子翼可說之投曹,若得此二人相助,則三日之後,你我大事可成。”

蔣乾想到戲誌才對雷、陳二人的誇讚,若果真被自己說服投曹,又該是何等大功?

“憑我三寸不爛之舌,此事易也!”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