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塵跟著門房來到乙字房,房間不大,卻收拾得乾淨整潔。一張木床,一套桌椅,角落裡擺放著一個衣櫃。墨塵打開衣櫃,裡麵疊放著幾件嶄新的儒袍,觸手生溫,質感上乘。他迫不及待地脫下身上那身現代裝束,換上儒袍,對著銅鏡一照,嘿,還真有幾分古代文人的模樣,隻是那一頭短發有些紮眼,好在門房早有準備,遞上一頂儒巾,墨塵學著記憶裡古人的樣子束好頭發,整個人瞬間煥然一新。
“墨先生,小的帶您去膳堂用膳。” 門房微微躬身,語氣恭敬。
墨塵點頭應下,跟在門房身後,一路上左顧右盼,好奇地打量著學院的景致。亭台樓閣錯落有致,假山池沼相映成趣,小徑旁繁花似錦,蝶舞蜂飛,處處透著古樸雅致。行至膳堂,隻見一眾學子正井然有序地排隊打飯,飯菜的香氣撲鼻而來,墨塵的肚子適時地咕咕叫了起來。
“墨先生,您請這邊。” 門房引著墨塵來到一處單獨的桌案前,不一會兒,便有小廝端來飯菜,兩葷兩素一湯,葷素搭配得當,色澤誘人。墨塵也不客氣,大快朵頤起來,飯菜的味道竟比他想象中還要好,沒一會兒,桌上的飯菜便被他一掃而空。
用過午膳,墨塵回到房間,本想小憩一會兒,可一想到下午還要給學子們上課,心裡既興奮又緊張。興奮的是自己竟真的在古代當上了夫子,緊張的是怕自己露餡,畢竟肚子裡那點墨水,在這古代可不夠看。他在房間裡來回踱步,思索著下午上課的內容,突然靈機一動,既然學子們愛聽故事,那不妨接著上午的《西遊記》講下去,再穿插一些簡單的道理,既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又能達到授課的目的。
下午上課的鐘聲準時敲響,墨塵深吸一口氣,穩步走進教室。學子們早已端坐在座位上,見墨塵進來,紛紛起身行禮:“夫子好!” 聲音整齊洪亮,充滿朝氣。
“學子們請坐。” 墨塵微笑著示意大家坐下,“上午我們講到石猴自告奮勇鑽進瀑布,尋找泉水源頭,大家還記得嗎?”
“記得!” 學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那石猴鑽進瀑布後,又有怎樣的奇遇呢?” 墨塵故意賣了個關子,目光掃過台下一雙雙充滿期待的眼睛,這才繼續說道,“那石猴穿過瀑布,竟發現裡麵彆有洞天,有一座鐵板橋,橋邊立著一塊石碑,上麵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石猴大喜,忙帶著其他猴子進洞,從此,這水簾洞便成了他們的家,石猴也因率先發現此洞,被眾猴拜為猴王。”
學子們聽得入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墨塵,仿佛被帶入了那個神奇的世界。墨塵見狀,話鋒一轉:“猴王在水簾洞逍遙自在,可他並不滿足於此,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教室裡頓時安靜下來,學子們紛紛低頭思考,片刻後,一個紮著羊角辮的小姑娘舉手說道:“夫子,是不是因為猴王想學習更多的本領,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這位學子說得很對!” 墨塵讚許地點點頭,“猴王胸懷大誌,他不甘於在花果山虛度一生,於是漂洋過海,曆經千辛萬苦,來到靈台方寸山,拜菩提祖師為師。在祖師門下,猴王勤奮好學,學會了七十二般變化和筋鬥雲,成為了一個本領高強的神仙。從猴王的經曆中,我們能學到什麼呢?”
“要努力學習,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不能安於現狀,要有遠大的誌向!”
“遇到困難不能退縮,要勇往直前!”
學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積極踴躍地發言,墨塵滿意地看著他們,心中湧起一股成就感。
就在墨塵沉醉於學子們積極回應的氛圍中時,教室後方突然傳來一陣輕微的響動。他抬眼望去,隻見一位身著錦袍、氣質不凡的中年男子不知何時站在了那裡。男子麵龐方正,眼神深邃而銳利,正饒有興致地打量著課堂上的一切。
“這位是?” 墨塵心中暗自疑惑,還沒等他開口詢問,原本喧鬨的教室瞬間安靜下來,學子們紛紛起身,畢恭畢敬地行禮:“王大人好!”
墨塵這才意識到,眼前這位想必是城中有頭有臉的人物,心中不禁有些緊張,下意識地整理了一下儒袍。
王大人微微抬手,示意學子們免禮,隨後目光落在墨塵身上,上下打量一番後,嘴角泛起一抹笑意:“聽聞學院新來一位先生,授課方式頗為新穎,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墨塵趕忙拱手作揖,謙遜道:“大人謬讚了,塵不過是略施小計,想讓學子們對課業多些興趣罷了。”
“能把故事講得這般引人入勝,還能巧妙地引導學子思考,絕非易事。” 王大人一邊說著,一邊踱步走向講台,“墨先生這故事倒是有趣的僅,就連王某都未成聽聞過”
這一問,恰似一道驚雷在墨塵心頭炸響。他在現代雖說學的是曆史,可這古代的師承淵源、學術流派,自己壓根兒就摸不著頭腦。但墨塵腦子轉得快,麵上依舊保持鎮定,神色間帶上幾分感慨:“塵自幼四處遊學,所學駁雜,不成體係,隻想著將些有趣的見聞、道理分享給學子們。”
王大人聽了,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目光掃過台下的學子:“如此獨特的教學之法,倒也難得。隻是這治學,終究還是要回歸經史子集,不知墨先生往後可有計劃,引導學子們深入研讀經典?”
墨塵沉穩開口:“自然是有的,故事不過是引玉之磚,往後塵定會循序漸進,帶學子們領略經典的魅力。隻是這經典晦澀難懂,學生想著先以趣味為引,激發學子們的興趣,往後學習起來,想必能事半功倍。”
王大人聽完,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深意:“墨先生能有這般考量,實屬難得。不過,這經典之中,《論語》為儒家根本,不知先生打算如何向學子們講授?”
墨塵心裡 “咯噔” 一下,《論語》他自是知曉,可真要按照古人的路數去講解,他實在沒把握。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墨塵定了定神,開口道:“回大人,塵以為講授《論語》,不必拘泥於傳統釋義。可先從生活實例入手,譬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讓學子們想想,日常與人相處時,若自己不願被這般對待,便也不應如此對待他人。如此,讓他們先對語句有所感悟,再深入經典原文,剖析字詞含義、思想精髓,這樣由淺入深,或能讓學子們更好地領會。”
王大人饒有興致地看著墨塵,雙手抱胸,接著追問:“那《孟子》又當如何?其行文氣勢磅礴,多論及治國理政、民生疾苦,先生有何高見?”
墨塵暗暗叫苦,表麵卻不露聲色,思索片刻後說道:“《孟子》篇章,滿含家國情懷。講授時,可結合當下民生之事,像城中賦稅、水利灌溉等,引導學子們思考孟子所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道理。讓他們明白,為政者當以百姓福祉為先,如此,方能將經典中的治國智慧,與現實緊密相連,使學子們不僅知曉書中文字,更能理解背後深意。”
王大人聽後,沉默片刻,突然撫掌大笑:“妙!妙啊!墨先生見解獨特,不拘泥於舊法,若能將此教學之法貫徹到底,學院學子定能受益匪淺。” 說罷,他又看向台下學子,神色和藹:“今日聽墨先生授課,諸位可有收獲?” 學子們紛紛站起身,齊聲答道:“回王大人,收獲頗豐!”
王大人滿意地點點頭,再度看向墨塵:“墨先生,往後學院教學,還望你多多費心。若有難處,可隨時告知學院主事,王某也會持續關注。”
墨塵趕忙拱手謝道:“多謝大人信任,塵定當竭儘全力。” 王大人又在教室裡轉了一圈,這才轉身離去。
送離王大人,可把墨塵累夠嗆,步入課堂,墨塵就像感覺魚兒入了水,輕鬆自然道:“故事呢,給你們可說了不少,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上午學習的內容”
隨著話音落下,學子們竟然整齊劃一的背誦起來
“很好,我們接著學習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許是故事的沉迷,又或者是大人物剛離去的氛圍,墨塵隻是朗誦了一遍,學子們竟然大都記住了,隨著連貫的朗誦,下課的鐘聲悄然而響起
“學子們再見”
待到最後一個字聲落下,課堂哪還有墨塵的身影